- 漢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 殷飛
- 1277字
- 2020-05-22 17:09:40
24. 孝順

孝,讓父母更有尊嚴地活著
《說文》:“孝,善事父母者?!毙温曌?。對“孝”字含義的不同理解來自于對該字上半部分的不同解讀,對下半部分“子”的解讀沒有爭議。
一說從老,從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本義: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犊滴踝值洹罚骸啊缎⒔洝贩蛐?,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p>
一說從爻,從子?!帮@揚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順也?!?a href="../Text/chapter1_0026.xhtml#jz_0_71" id="jzyy_0_71">(3)
無論對“孝”字如何解讀,“順”都是應有之義,承順父母,順應生生不息的變化規律與天倫、人倫的道義。
孝的首要意思是承,承是接受、托著的意思。父母是與子女對應的角色,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在身體和生理上開始走下坡路,對衰老和疾病的擔憂會時時困擾他們,子女是可以讓他們安心的保障,可以讓他們的情感有所寄托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安全感。
即使在社會保障日益完善的今天,父母這樣的心態依然沒有根本的改變,如不少準備生二孩的父母,他們生孩子的動機依然是養老問題。
人類社會剛開始的集合大體都可以從物質需要與安全保障發端,但是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超越物質的心理、文化需要變得日益重要起來。
孝,也不例外,經過儒家文化的演繹與發展,孝的內涵開始超越給父母提供物質上的保障,精神的愉悅與被尊重變得尤為突出。如《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反映了在孝的問題上情感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現代人的孝不能僅停留在物質層面,還需要在情感層面下足功夫。
再后來,為家族的傳承,孝又多了“子承父業”的含義,鼓勵兒女承父母之志,或繼承父母的職業,完成人生大業。這在現代社會變得較為難得。
順,讓父母有價值地活著
《說文》:“順,理也。從頁從川。”《康熙字典》:“《玉篇》從也。……《釋名》順,循也。”會意字。本義:沿著同一個方向。
孝順,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長達幾千年治國理家邏輯的起點。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孝的理解發生了些許變化,這是對家庭中親子關系性質重新定位的體現。
今天,我們討論的焦點常常集中在“順”上,新的文化要求人與人之間要民主、平等,而“順”很容易被理解成愚孝。理解成放棄自己獨特的價值和獨立思考能力,盲目順從父母。
確實,在封建社會,子女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個性被壓抑,一種固有的關系和制度被穩定地傳承,這也才有了我們幾千年綿延不斷的文明樣態。
新時代,我們該如何理解“順”的意義?怎么發展孝順的內涵?
筆者認為,順應該超越關系,轉向人。超越關系是指超越僵化的不平等關系,創造在情感上以愛為主題,人格上以平等、尊重為主題,關系上以民主為主題的孝敬文化。
順,沒過時。但是順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言聽計從,片面理解為聽話。而應該在情感上順,當父母不理解時或者跟不上時代時,要理解他們的困惑、擔憂和情緒,順應他們的情緒,多給父母了解的機會,多帶領父母跟上時代。
同時,還要順應父母的習慣。父母有自己習慣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作為子女不能以自己的習慣和好意強迫父母改變習慣,要在順應的基礎上帶領父母去體驗,慢慢發生改變,因為越是老人,改變起來越難。
順,根本目的是讓父母擁有他們這個年齡的尊嚴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