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點頭不足奇群山說法報君知
“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林涌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他說由于善業的業力所感而到達三昧的境界,此時一切有情的眾生,及無情的樹林、涌泉,全都歸到法性之流,平靜了!佛經甚至記載,樹木自然躬身合掌、彎腰、磕頭。
唐玄宗時代,皇帝親自在朝廷主持佛學辯論,就有人辯到有情無情說法的問題。有人說沒有見過無情說法;浙江南陽忠國師...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頑石點頭不足奇群山說法報君知
“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林涌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他說由于善業的業力所感而到達三昧的境界,此時一切有情的眾生,及無情的樹林、涌泉,全都歸到法性之流,平靜了!佛經甚至記載,樹木自然躬身合掌、彎腰、磕頭。
唐玄宗時代,皇帝親自在朝廷主持佛學辯論,就有人辯到有情無情說法的問題。有人說沒有見過無情說法;浙江南陽忠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