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七雄博弈
- 朱良
- 1097字
- 2020-01-16 11:17:27
晉國末路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親自頒下誥令:分封魏、趙、韓為諸侯國。
這等于公開承認了三個公卿家族篡權奪位的事實。
三家經過五十多年的運作,終于使得周天子承認了自己的合法性,“三家分晉”因此有了官方認可,正式被國際社會接納。這是魏、趙、韓三家的重大勝利,也是天下一切亂臣賊子的重大勝利。
天子牽頭,公然推倒周禮,支持亂臣賊子以下犯上,這還是開天辟地以來頭一遭,給諸侯們造成的震動可想而知。
既然君不像君,臣當然也就不必像臣,大家從此可以甩開膀子干了。諸侯們感到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只講實力不講道義的時代在華夏大地上拉開了帷幕。
周威烈王因此被后世罵得狗血淋頭。很多人想不通身為天子的他為什么要帶頭支持逆臣,但看看他的父輩干的那些事也就明白了——謀朝篡位本來就是他們的家族傳統:公元前441年,周貞定王駕崩,長子去疾繼位,是為周哀王。三個月以后,他弟弟殺死了他,繼位為周思王。五個月以后,周思王的弟弟又殺死了他,繼位為周考王。周考王就是周威烈王的父親。
有這樣的光榮傳統在,周威烈王對于魏、趙、韓三個逆臣當然也就倍感親切,支持他們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完成了冊封魏、趙、韓的大事,了卻了一樁心愿,也把華夏帶入了戰國亂世。
這時候,國際社會的目光都聚集在這三個光彩奪目的新興諸侯身上,沒人注意到縮在絳城角落里瑟瑟發抖的晉烈公。
從當年的晉哀公開始,晉國君主就已經是傀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晉哀公傳位給晉幽公,再到晉烈公,他們都只是擺設而已,不僅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三家對晉國的拆分,甚至身為國君的晉幽公還得低聲下氣地去朝拜三家的領導人。
曾經的天下第一強國就這樣在無所事事中混著日子,默默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三只巨獸肢解,最終被執行安樂死。
公元前349年,魏、趙、韓三家把晉靜公廢為庶人,瓜分了晉國最后的土地,晉國滅亡。
現在天下的主人是七大強國:齊、楚、秦、燕、魏、趙、韓。
其中,齊、楚、秦、燕分別占據東、南、西、北四方,三晉被圍在中間,是爭斗的主角。
另外還有魯、宋、鄭等少數幸存下來的小國,在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它們之所以還沒滅亡,只是因為大國之間達成了平衡而已,真要消滅它們只是分分鐘的事。
春秋初年的一百多家諸侯國,幸存到現在的也就是這二十來個而已。
這造成了一種很惡劣的后果——大國之間沒有緩沖地帶了。幾個大國彼此摩肩接踵,面對面地比拼,一旦打起來就是大戰,甚至很容易就把所有大國都裹挾進去。春秋時代很罕見的“世界大戰”現在隨時都可能爆發,戰國時代競爭的慘烈遠遠超過了春秋。
另外,魏、趙、韓三家成功上位,也給了別的陰謀家很大啟發,大家都想來嘗一嘗當國君的滋味。下一個受害者是立國六百多年、傳位三十二帝的呂氏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