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國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均等受益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均等化狀態。健康保障均等受益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體居民,不分城鄉、地區、身份,在健康方面享有充分且均等化的制度、服務和經濟等保障。同時,必須全面考慮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供方的公平性、可及性以及責任性等方面雷海潮,周志男.中國全民統一健康保障程度的定量研究:基于乘法模型[J].衛生經濟研究,2013(5):3—9.。換句話說,就是人們一旦有所需要,人人均能平等地接受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有病時能看病是眾所周知的社會公正準則,為所有的文明社會所接受。如何確保人人(無論收入高低)均可獲得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尤其是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成為衡量醫療衛生體系是否健全的一項重要指標。劉民權,顧昕,王曲.健康的價值與健康不平等[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12.健康保障均等化是現階段保證實現公民基本健康權益所必須遵循的政策理念和必須依賴的政策途徑,是從政策上創造平等、和諧的狀態,最終實現社會正義與人的全面發展。邱霈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民均等受益、共享發展成果[J].紅旗文稿,2010(3):28—30.

隨著醫療衛生的技術革新、醫療保障的制度覆蓋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等,整個人類的健康狀況獲得了極大的改善。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顯示:全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從1950年至今已經提高了15歲,一些國家的進步更為驚人。胡宏偉.國民健康公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016年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以“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為主題。但另一方面,健康不公平現象也層出不窮,國民在健康方面的受益狀況存在著嚴重的不均等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僅存在于國家之間,也存在于不同的人群以及個體之間。當前至少有一半的世界人口沒有享受到全面的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服務,而對于特定的衛生服務,其中超過10億人患有未被控制的高血壓,2億多婦女的計劃生育覆蓋率不足,近2000萬嬰兒未能完全享受到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的初級保健。衛生干預政策需要在促進公平性方面做出努力。從我國的現實背景來看,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社會結構的二元化、公共衛生投入的差別化等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國在健康保障受益方面存在著極大的不均等現象,主要表現為醫療保險、公共衛生、醫療服務以及藥品供應方面在可及性和公平性上的差異,即我國城鄉之間在起點(資源配置)、過程(服務使用)、結果(健康水平)整個動態過程中都存在明顯的差異。仇雨臨,黃國武.我國醫療保障制度轉型研究[J].保險研究,2013,(8):107—117.因此,梳理和分析目前中國城鄉居民健康保障的均等化現狀,探索實現國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機制與路徑,為醫療體制及社會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和參考意義,具有現實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也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

第一,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均等化的實現提供了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每年都以較高的速度增長(表1-2),這為國民健康保障均等化和改善國民健康狀況奠定了可持續的物質基礎。從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間,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到了744127億元,增長了約204倍,年均漲幅達到了10%左右,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全球最快。在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國家的財政收入相對地增長,這樣財政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也進一步地增加。新醫改推進的2009—2013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累計達30682億元,年均增長24.4%,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的比重從2008年的4.4%提高到2013年的5.9%。2014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安排首次突破1萬億,達到1.2萬億元,比2013年執行數增長10.5%。數據來源:第二批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啟動——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首次突破1萬億[N].人民日報,2014-06-14(2).隨著政府醫改力度的加大,我國在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醫療衛生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有效促進了地區之間、人群之間在醫療衛生方面的均等化。

表1-2 2009—2016年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收支狀況

數據來源:歷年統計年鑒及歷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第二,醫保制度的逐步健全為均等化的實現提供了保障條件。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標,我國從2009年開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簡稱“新醫改”。“新醫改”方案確立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目標,指出要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做好城職保、城居保、新農合及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同時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隨著國家對醫保制度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新醫改的全面實施,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開始建立,全民醫保制度逐步健全,制度的公平性也在不斷提升,這些都為國民健康保障均等化的實現提供了保障。

第三,健康素養的普及提高為均等化的實現提供了動力機遇。健康是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和醫療保健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需要重視健康影響因素的綜合防治。目前,高血壓、糖尿病、中風、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已成為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而且精神疾病正成為社會的重要健康威脅。因此,提高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預防保健素養和健康生活行為素養等健康素養水平,顯得非常迫切和重要。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推進,群眾潛在的健康需求不斷被激發,再加上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普及,以及媒體在普及健康知識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在穩步提升,2015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0.25%,較2008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增長3.77、1.45、0.77和0.46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數據根據衛計委官網整理得出。因此,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健康權益的普及,國民追求健康的意識和素養也在不斷提高,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不僅局限于簡單的診療,還包括衛生保健、疾病預防、職業康復等,這種由需求激發的健康追求會進一步推動健康保障均等化的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江川县| 孙吴县| 故城县| 三门峡市| 博湖县| 辽阳县| 上高县| 辉县市| 汉川市| 柘城县| 赤壁市| 丰顺县| 兴化市| 西丰县| 延长县| 古丈县| 进贤县| 邳州市| 图木舒克市| 冷水江市| 井冈山市| 邵阳市| 马公市| 普兰县| 思茅市| 怀化市| 安新县| 泾阳县| 娄烦县| 连平县| 荔波县| 吴江市| 兴化市| 来宾市| 吉木萨尔县| 清流县| 广东省| 平乐县| 长葛市|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