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高估值:打造價值型互聯網商業模式
- 穆勝
- 1262字
- 2020-01-07 16:06:58
創業者矩陣
用如此嚴格的標準去篩選創業者,最終能留下多少合格者?但事實不正是如此?創業者中真正能夠成功的鳳毛麟角,這才是客觀規律。
價值觀是創始人身上固化的品質,很難改變,卻易于觀察,從創始人若干行為的蛛絲馬跡中都可以發現。戰略素養是創始人身上后天習得的知識和技能,是靠經驗累積的,這個方面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很好判斷。
基于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把創業者分為四類(見圖2-1)。

圖2-1 創業者的戰略素養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
第一類創始人是“稚童”。他們異??粗刈约旱囊划€三分地,同時又沒有將商業模式落地為行動的戰略素養,只能幼稚地呼喊一下自己的理念,而周圍人顯然也不會在意他們說了什么。
第二類創始人是“空想家”。他們有開放平等的價值觀,但缺乏將價值觀落地為事業的戰略素養。這好比書生鬧革命,談到自己的理想國,激情澎湃;一旦開始做事,漏洞百出。在觀察過不同年齡段的創始人之后,我有個異常強烈的感觸——經驗是無法逾越的鴻溝。而回想2014年前后,在“互聯網思維”如火如荼的“風口期”,整個社會的輿論一致推崇90后創業,甚至矯枉過正地認為互聯網只屬于年輕人,這是不是走入了誤區?事實上,太多創業者連財報都不會讀,又怎么可能創業成功?
第三類創始人是“殺手”。他們更看重自己的帝國,皇權思維根深蒂固,同時還具備一定的能力來打造這個帝國。這類創始人頗似“項羽”,表面看特別有人格魅力,但是,他們能做“小創業”,卻不能做“大創業”,能偏安一隅,卻不能平定天下。如果用互聯網平臺型商業模式的標準來看,這類創始人是應該被警惕的。
《史紀》中,韓信評價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匹夫之勇”說的是他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愿相信別人,連一個范增都用不好。項羽喜歡身先士卒,每次打仗都沖在最前面,但作為一個將軍不去信任將領,讓他們去廝殺,這不過是匹夫的勇氣罷了?!皨D人之仁”則是說他優柔寡斷,缺乏格局。當部下生病了,他會因為同情而哭泣,可是真等到部下立下戰功,他卻舍不得封爵位給他們,大印都刻好了,還放在手里搓來搓去,舍不得送出去,這只是婦人的仁慈。
第四類創始人是“圣雄”。他們猶如圣雄甘地一樣,既有遠大的理想構建,又有腳踏實地的戰略執行。他們的價值觀早已形成,他們的戰略素養則是經過了千錘百煉。他們擅長一磚一瓦地構建商業模式,又甘于在商業模式構建成功后退出舞臺中心。用《道德經》的話來說,“太上,不知有之”,即最高明的領導,被領導者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大家還會覺得自己的成功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
想想,這是多么糾結的要求!話說回來,能夠平定一個產業的人,也不會是普通人。正因為如此,有的風投機構的投資邏輯并不是投產業、投風口、投項目,而真真正正是“投人”。某頭部風投機構的高管告訴我:“××是連續創業者,從他手上做出來的項目做一個成一個,我們太清楚他的價值了。所以,只要是他要做的事情,我們一定死跟,項目都不看,我們也會跟進?!?/p>
商業模式的故事再好,最終駕馭故事的依然是人。故事可以抄襲,但人終究是不同的。從這個角度說,企業家是企業的底線,也是企業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