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搜神記
  • (晉)干寶
  • 8363字
  • 2019-12-31 16:25:17

·卷一

神農鞭百草

神農1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2,臭(xiù)味3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號“神農”也。


注釋:

1.神農:又稱炎帝。傳說中太古帝王名,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故稱神農氏。

2.平毒寒溫之性:指草木無毒、有毒、寒熱、溫良方面的藥性。

3.臭味:氣味。

雨師赤松子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1也,服冰玉散2,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昆侖山,常入西王母3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4時,復為雨師,游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


注釋:

1.雨師:傳說中的司雨之神。

2.冰玉散:傳說中的一種長生不老藥。

3.西王母:又稱西華金母。相傳為女仙之首,是長生不老的象征。

4.高辛:即帝嚳(Kù),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相傳為黃帝曾孫,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

赤將子輿

赤將子輿(yú)者,黃帝1時人也。不食五谷,而啖2百草華。至堯3時,為木工。能隨風雨上下。時于市門中賣繳(zhuó)4,故亦謂之繳父。


注釋:

1.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2.啖:吃。

3.堯:帝嚳之子,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

4.繳:系在箭上的生絲繩。

寧封子自焚

寧封子,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1。有異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之寧2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


注釋:

1.陶正:主管制造陶器的官員。

2.寧:古地名。周武王改寧為修武,漢武帝時改修武為獲嘉。舊址在今河南獲嘉。

采藥

偓佺(Wò quán)者,槐山1采藥父也。好食松實。形體生毛,長七寸。兩目更方2。能飛行,逐走馬。以松子遺堯,堯不暇服。松者,簡松也。時受服者,皆三百歲。


注釋:

1.槐山:古山名?!渡胶=洝ぶ猩浇洝?“(朝歌之山)又東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錫。”

2.更方:更改方向。此處指雙眼能同時看不同的方向。

彭祖仙室

彭祖者,殷時大夫也。姓錢,名鏗。帝顓頊1(Zhuān xū)之孫,陸終氏2之中子。歷夏而至商末,號七百歲。常食桂芝。歷陽3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禱請風雨,莫不輒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今日祠之訖4,地則有兩虎跡。


注釋:

1.顓頊:姬姓,號高陽氏,相傳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

2.陸終氏:陸終是中國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人物,楚國先祖火神吳回之子。

3.歷陽:古郡縣名,秦時置歷陽縣,晉時置歷陽郡。即今安徽和縣。

4.訖:消失,不存在。

師門使火

師門者,嘯父1弟子也。能使火。食桃葩2。為孔甲3龍師。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殺而埋之外野。一旦,風雨迎之,山木皆燔(fán)4??准嘴舳\之,未還而死。


注釋:

1.嘯父: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仙人。劉向《列仙傳》中亦記載有“嘯父補履”的故事。

2.桃葩:桃花。

3.孔甲:姓姒,名孔甲。夏朝帝王之一。

4.燔:燃燒。

葛由乘木羊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1時,好刻木作羊賣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2。綏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里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


注釋:

1.周成王:姬誦。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位君主。

2.綏山:今二峨山,道教仙山之一。位于今四川峨眉山市與樂山市沙灣區交界處。

崔文子學仙

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學仙于王子喬1。子喬化為白霓2,而持藥與文子。文子驚怪,引戈擊霓,中之,因墮其藥。俯而視之,王子喬之履3也。置之室中,覆以敝筐。須臾,化為大鳥。開而視之,翻然飛去。


注釋:

1.王子喬:姬晉,字子喬,是東周時周靈王(姬泄心)的太子。道教最早的仙人之一。

2.白霓:白虹。

3.履:原作“尸”。據聞一多《楚辭校補》注改為“履”。

冠先釣魚

冠先,宋人也。釣魚為業,居?。⊿uī)水1旁百余年。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常冠帶2。好種荔3,食其葩實焉。宋景公4問其道,不告,即殺之。后數十年,踞宋城門上,鼓琴,數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祠之。


注釋:

1.睢水:又名濉河,中國古代著名河流。今僅余睢縣附近一支匯入惠濟河。

2.冠帶:戴帽子,束腰帶。

3.荔:即薜荔,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植物,果實可解暑。

4.宋景公:宋國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時為春秋后期。

琴高取龍子

琴高,趙人也。能鼓琴。為宋康王1舍人。行涓、彭2之術,浮游冀州、涿郡3間二百余年。后辭入涿水4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潔齋,候于水旁,設祠屋。”果乘赤鯉魚出,來坐祠中。且有萬人觀之。留一月,乃復入水去。


注釋:

1.宋康王:戰國時期宋國國君,也是宋國最后一位君主。

2.涓、彭:指涓子、彭祖。

3.冀州:古九州之一,漢武帝時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大致位于今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

涿郡:古郡名,漢高祖時置涿郡,直隸于漢朝廷。治所在今河北涿州。

4.涿水:水名。源出于河北涿鹿縣涿鹿山。

陶安公通天

陶安公者,六安1鑄冶師也。數行火?;鹨怀⑸?,紫色沖天。公伏冶2下求哀。須臾,朱雀3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時,安公騎之,從東南去。城邑數萬人,豫45安送之,皆辭訣。


注釋:

1.六安:郡國名。漢武帝平淮南王、衡山王叛亂后,取衡山國六縣、安豐等縣首字,別置衡山國為六安國,寓“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2.冶:鑄冶爐。

3.朱雀:傳說中的祥瑞四靈之一,其他三靈分別為青龍、白虎、玄武。

4.豫:預先,事先。

5.祖:祭祀路神。

焦山老君

有人入焦山1七年,老君2與之木鉆,使穿一盤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當得道。”積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訣。


注釋:

1.焦山:山名。在今江蘇鎮江東北長江中。相傳因東漢隱士焦先隱居此山而得名。

2.老君:即太上老君。道教奉老子為道祖,稱太上老君。

魯少千應門

魯少千者,山陽1人也。漢文帝2嘗微服懷金過3之,欲問其道。少千拄金杖,執象牙扇,出應門。


注釋:

1.山陽:古縣名,漢代置山陽縣,屬河南郡。位于今河南修武縣境內。

2.漢文帝:劉恒,漢高祖劉邦之子。

3.過:拜訪。

淮南八老公

淮南王安好道術,設廚宰以候賓客。正月上辛1,有八老公詣門求見。門吏白王,王使吏自以意難之,曰:“吾王好長生,先生無駐衰之術,未敢以聞。”公知不見,乃更形為八童子,色如桃花。王便見之,盛禮設樂,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


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來下兮。

公將與余,生羽毛兮。升騰青云,蹈梁甫兮。

觀見三光2,遇北斗兮。驅乘風云,使玉女兮。


今所謂《淮南操》3是也。


注釋:

1.上辛:每月上旬辛日。

2.三光:日、月、星。

3. 《淮南操》:古琴曲名,又稱《八公操》。

劉根召鬼

劉根字君安,京兆長安人也。漢成帝1時,入嵩山2學道。遇異人,授以秘訣,遂得仙,能召鬼。潁川3太守史祈以為妖,遣人召根,欲戮之。至府,語曰:“君能使人見鬼,可使形見。不者,加戮?!备唬骸吧跻?!借府君前筆硯書符。”因以叩幾。須臾,忽見五六鬼,縛二囚于祈前。祈熟視,乃父母也。向根叩頭曰:“小兒無狀,分當萬死?!边称碓唬骸叭曜訉O不能光榮先祖,何得罪神仙,乃累親如此?!逼戆@悲泣,頓首請罪。根默然忽去,不知所之。


注釋:

1.漢成帝:劉驁,西漢第十二位皇帝。

2.嵩山: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五岳之中岳。

3.潁川:古郡名,秦時置潁川郡,因潁水而得名。位于今河南禹州。

王喬飛舄

漢明帝1時,尚書郎河東王喬為鄴2令。喬有神術,每月朔,嘗自縣詣臺。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候望之。言其臨至時,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伺,見鳧,舉羅張之,但得一雙舄(xì)3。使尚方4識視,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注釋:

1.漢明帝:劉莊,東漢第二位皇帝。

2.鄴:古地名,位于今河北臨漳西。

3.舄:鞋子。

4.尚方:古代為帝王制造所用器物的官署。

薊子訓長壽

薊(Jì)子訓,不知所從來。東漢時,到洛陽,見公卿數十處,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曰:“遠來無所有,示致微意。”坐上數百人,飲啖終日不盡。去后,皆見白云起,從旦至暮。時有百歲公說:“小兒時,見訓賣藥會稽1市,顏色如此。”訓不樂住洛,遂遁2去。

正始3中,有人于長安東霸城,見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相謂曰:“適見鑄此,已近五百歲矣?!币娬吆糁唬骸八E先生小住。”并行應之。視若遲徐,而走馬不及。


注釋:

1.會稽:古郡名,秦時置會稽郡。位于今江蘇東部及浙江西部。

2.遁:隱避,離開。

3.正始:魏齊王曹芳年號。

漢陰生乞市

漢陰生者,長安渭橋下乞小兒也。常于市中丐1,市中厭苦,以糞灑之。旋復在市中乞,衣不見污如故。長吏知之,械收系,著桎梏(zhì gù)2,而續在市乞。又械欲殺之,乃去。灑之者家,屋室自壞,殺十數人。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p>


注釋:

1.丐:乞討。

2.桎梏:束縛手腳的鐐銬。

卒常生

谷城1鄉卒常生,不知何所人也。數死而復生。時人為不然。后大水出,所害非一,而卒輒在缺門山2上大呼,言:“卒常生在此!”云:“復雨,水五日必止。”止,則上山求祠之。但見卒衣杖革帶。后數十年,復為華陰3市門卒。


注釋:

1.谷城: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陽西北。

2.缺門山:又稱鐵門山。在今河南洛陽新安西三十里處,有龍鳳二山相對,澗水中流,故稱缺門山。

3.華陰:古縣名,戰國時期置華陰縣,漢時屬弘農郡。治所在今陜西華陰東南。

左慈顯神通

左慈字元放,廬江1人也。少有神通。嘗在曹公座,公笑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者,吳松江2鱸魚為膾?!狈旁唬骸按艘椎枚??!币蚯筱~盤貯水,以竹竿餌釣于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公大拊掌,會者皆驚。公曰:“一魚不周坐客,得兩為佳?!狈拍藦宛D釣之。須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鮮可愛。公便自前膾之,周賜座席。

公曰:“今既得鱸,恨無蜀中生姜耳?!狈旁唬骸耙嗫傻靡?。”公恐其近道買,因曰:“吾昔使人至蜀買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3?!比巳ィ汈н€,得生姜。又云:“于錦肆下見公使,已敕增市二端?!焙蠼洑q余,公使還,果增二端。問之,云:“昔某月某日,見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p>

后公出近郊,士人從者百數,放乃赍(jī)4酒一罌(yīng),脯一片,手自傾罌,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飽。公怪,使尋其故。行視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怒,陰欲殺放。放在公座,將收之,卻入壁中,霍然不見。乃募取之。

或見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誰是。后人遇放于陽城山頭,因復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復相殺,本試君術耳。今既驗,但欲與相見?!焙鲇幸焕萧疲╠ī)5,屈前兩膝,人立而言曰:“遽(jù)6如許。”人即云:“此羊是?!备偼爸?。而群羊數百,皆變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許?!庇谑撬炷⊙?。

老子曰:“吾之所以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哉?!比衾献又畠墸╟hóu)7,可謂能無身矣,豈不遠哉也。


注釋:

1.廬江:古郡名,漢時置廬江郡。故城在今安徽廬江西十千米。

2.吳松江:即吳淞江,又稱蘇州河。

3.端:古代計量布帛的長度單位。一端約二丈。

4.赍:持,帶。

5.羝:公羊。

6.遽:懼怕,恐懼。

7.儔:同類,輩。

于吉請雨

孫策1欲渡江襲許2,與于吉俱行。時大旱,所在熇(xiāo)厲3,策催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見將吏多在吉許。策因此激怒,言:“我為不如吉耶?而先趨附之。”便使收吉至,呵問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艱澀,不時得過。故自早出,而卿不同憂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態,敗吾部伍。今當相除?!绷钊丝`置地上,暴(pù)4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云氣上蒸,膚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總至,溪澗盈溢。將士喜悅,以為吉必見原,并往慶慰。策遂殺之。將士哀惜,藏其尸。天夜,忽更興云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

策既殺吉,每獨坐,仿佛5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后治瘡方差(chài)6,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撲鏡大叫,瘡皆崩裂,須臾而死。吉,瑯琊人,道士。


注釋:

1.孫策:三國東吳政權創立者,孫權長兄。

2.許:許昌。

3.熇厲:炎熱。

4.暴:曝曬。

5.仿佛:大致相同。

6.差:同“瘥”,痊愈。

介琰隱形

介琰者,不知何許人也。住建安1方山,從其師白羊公杜2受玄一無為之道。能變化隱形。

嘗往來東海3,暫過秣陵4,與吳主相聞。吳主留琰,乃為琰架宮廟,一日之中,數遣人往問起居。琰或為童子,或為老翁,無所食啖,不受餉遺。吳主欲學其術,琰以吳主多內御5,積月不教。吳主怒,敕縛琰,著甲士引弩射之。弩發,而繩縛猶存,不知琰之所之。


注釋:

1.建安:古郡名??ぶ卧诮窀=ńóT。

2.白羊公杜:傳說中的道士名,因常乘白羊,而稱白羊公。

3.東海:古郡名,秦置東海郡。治所在今山東郯城北。

4.秣陵:古縣名,秦置秣陵縣。在今江蘇南京。

5.內御:妃嬪。

徐光種瓜

吳時有徐光者,嘗行術于市里。從人乞瓜,其主勿與,便從索瓣1,杖地種之。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實,乃取食之,因賜觀者。鬻(yù)2者反視所出賣,皆亡耗矣。

凡言水旱甚驗。過大將軍孫(chēn)3門,褰(qiān)4衣而趨,左右唾踐?;騿柶涔?,答曰:“流血臭腥不可耐。”聞惡而殺之。斬其首,無血。及廢幼帝,更立景帝5,將拜陵,上車,有大風蕩車,車為之傾。見光在松樹上拊手指揮,嗤笑之。問侍從,皆無見者。俄而景帝誅。


注釋:

1.瓣:瓜子。

2.鬻:賣。

3.孫:字子通,東吳貴戚,把持朝政,后為景帝誅殺。

4.褰:用手提起。

5.景帝:孫權第六子孫休。

葛玄使法術

葛玄字孝先,從左元放受《九丹液仙經》1。與客對食,言及變化之事,客曰:“事畢,先生作一事特戲者?!毙唬骸熬脽o即欲有所見乎?”乃嗽口中飯,盡變大蜂數百,皆集客身,亦不螫(shì)2人。久之,玄乃張口,蜂皆飛入,玄嚼食之,是故飯也。

又指蝦蟆及諸行蟲燕雀之屬,使舞,應節如人。冬為客設生瓜棗,夏致冰雪。又以數十錢使人散投井中,玄以一器于井上呼之,錢一一飛從井出。為客設酒,無人傳杯,杯自至前,如或不盡,杯不去也。

嘗與吳主坐樓上,見作請雨土人,帝曰:“百姓思雨,寧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乃書符著社中,頃刻間,天地晦冥,大雨流淹。帝曰:“水中有魚乎?”玄復書符擲水中,須臾,有大魚數百頭。使人治之。


注釋:

1. 《九丹液仙經》:相傳為道家煉金丹的秘籍。

2.螫:毒蟲或者毒蛇蜇人、咬人。

吳猛止風

吳猛,濮陽1人。仕吳,為西安2令,因家分寧3。性至孝。遇至人丁義,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術大行。嘗見大風,書符擲屋上,有青烏銜去,風即止?;騿柶涔?,曰:“南湖有舟,遇此風,道士求救。”驗之果然。

武寧令干慶死,已三日,猛曰:“數未盡,當訴之于天?!彼炫P尸旁,數日,與令俱起。

后將弟子回豫章4,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畫江水,橫流,遂成陸路,徐行而過。過訖,水復。觀者駭異。

嘗守潯陽5,參軍周家有狂風暴起,猛即書符擲屋上,須臾風靜。


注釋:

1.濮陽:古郡國名,晉代置濮陽國,后改為濮陽郡。故城在今河南濮陽西南。

2.西安:古縣名,三國時吳國置西安縣。縣治在今江西武寧西。

3.分寧:古地名。在今江西修水。

4.豫章:古郡名,漢代置豫章郡。郡治在今江西南昌。

5.潯陽:古縣名,漢代置潯陽縣??h治在今江西九江。

園客養蠶

園客者,濟陰1人也。貌美,邑人多欲妻之,客終不娶。嘗種五色香草,積數十年,服食其實。忽有五色神蛾,止香草之上,客收而薦2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神女夜至,助客養蠶,亦以香草食蠶。得繭百二十頭,大如甕,每一繭繅(sāo)3六七日乃盡??売櫍c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注釋:

1.濟陰:古郡名,漢代置濟陰郡??ぶ卧诮裆綎|定陶。

2.薦:鋪陳。

3.繅:剝繭抽絲。

董永與織女

漢董永,千乘1人。少偏孤2,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3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愿為子妻?!彼炫c之俱。

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庇涝唬骸懊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敝髟唬骸氨貭栒?,但令君婦為我織縑(jiān)4百匹?!庇谑怯榔逓橹魅思铱?,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釋:

1.千乘:古地名。在今山東博興、高青一帶。

2.偏孤:早年喪父或喪母。

3.鹿車:古代一種窄小的車子,因車身狹窄僅能裝下一只鹿而名鹿車。

4.縑:雙絲織的淺黃色細絹。

鉤弋夫人

初,鉤弋(yì)夫人1有罪,以譴死。既殯,尸不臭,而香聞十余里。因葬云陵2。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發冢開視,棺空無尸,惟雙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無尸,獨絲履存焉。


注釋:

1.鉤弋夫人:漢武帝寵妃趙婕妤,漢昭帝之母。因住鉤弋宮,而稱鉤弋夫人。

2.云陵:鉤弋夫人陵,因葬云陽而稱云陵。在今陜西淳化北。

杜蘭香與張傳

漢時有杜蘭香者,自稱南康人氏。以建業四年春,數詣張傳。傳年十七,望見其車在門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從?”傳,先改名碩,碩呼女前,視,可十六七,說事邈然久遠。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鈿車1青牛,上飲食皆備。作詩曰:


阿母處靈岳,時游云霄際。

眾女侍羽儀,不出墉宮2外。

飄輪送我來,豈復恥塵穢。

從我與福俱,嫌我與禍會。


至其年八月旦,復來,作詩曰:


逍遙云漢間,呼吸發九嶷(yí)3。

流汝不稽路,弱水4何不之。


出薯蕷(yù)5子三枚,大如雞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風波,辟寒溫?!贝T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碩食盡。言:“本為君作妻,情無曠遠,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歲東方卯,當還求君?!碧m香降時,碩問禱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無益?!毕阋运帪橄А?/p>


注釋:

1.鈿車:鑲嵌著金玉寶石的車子。

2.墉宮:即墉城,相傳為西王母居所。

3.九嶷:山名,相傳舜葬于此處。在今湖南寧遠南。

4.弱水:古水名。相傳弱水環繞昆侖仙境。弱水不能載舟,只有得道之人才能過去。

5.薯蕷:山藥。

弦超與神女

魏濟北郡從事掾弦超,字義起。以嘉平中夜獨宿,夢有神女來從之。自稱天上玉女,東郡1人,姓成公,字知瓊,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從夫。超當其夢也,精爽感悟,嘉其美異,非常人之容,覺寤欽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一旦,顯然來游,駕輜軿(zī píng)2車,從八婢,服綾羅綺繡之衣,姿顏容體,狀若飛仙。自言年七十,視之如十五六女。車上有壺、榼(kē)3、青白琉璃五具,食啖奇異,饌具醴酒,與超共飲食。謂超曰:“我,天上玉女,見遣下嫁,故來從君,不謂君德。宿時感運,宜為夫婦。不能有益,亦不能為損。然往來常可得駕輕車,乘肥馬,飲食??傻眠h味異膳,繒素常可得充用不乏。然我神人,不為君生子,亦無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義?!彼鞛榉驄D。贈詩一篇,其文曰:


飄飖(yáo)4浮勃逢,敖曹5云石滋。

芝英不須潤,至德與時期。

神仙豈虛感,應運來相之。

納我榮五族,逆我致禍菑(zāi)6。


此其詩之大較,其文二百余言,不能盡錄。兼注《易》7七卷,有卦有象,以彖為屬。故其文言既有義理,又可以占吉兇,猶揚子8之《太玄》、薛氏之《中經》9也。超皆能通其旨意,用之占候。

作夫婦經七八年,父母為超娶婦之后,分日而燕,分夕而寢,夜來晨去,倏忽若飛,唯超見之,他人不見。雖居暗室,輒聞人聲,常見蹤跡,然不睹其形。后人怪問,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云:“我,神人也。雖與君交,不愿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復與君通接。積年交結,恩義不輕,一旦分別,豈不愴恨?勢不得不爾,各自努力!”又呼侍御下酒飲啖,發簏(lù)10,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又贈詩一首,把臂告辭,涕泣流離,肅然升車,去若飛迅。超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去后五年,超奉郡使至洛,到濟北魚山下陌上。西行,遙望曲道頭有一馬車,似知瓊。驅馳至前,果是也。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刈笤棧酥谅濉K鞛槭壹?,克復舊好。至太康中,猶在。但不日日往來,每于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旦、十五日輒下,往來經宿而去。張茂先11為之作《神女賦》。


注釋:

1.東郡:古郡名,秦時置東郡??ぶ卧诮窈幽媳辈颗c山東西部部分地區。

2.輜軿:泛指有帷幕的車子。

3.榼:盛酒、盛水的容器。

4.飄飖:隨風飄動。

5.敖曹:形容樂聲嘈雜。

6.禍菑:“菑”同“災”,災禍。

7. 《易》:《易經》,闡述天地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8.揚子:即揚雄,漢代著名辭賦家、經學家。有《法言》《太玄》《方言》等傳世。

9.薛氏之《中經》:未詳,或已散失。

10.簏:竹編容器。

11.張茂先:即張華,字茂先,晉代文學家,著有《博物志》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凉山| 临安市| 天全县| 靖西县| 霞浦县| 岗巴县| 辽阳市| 华坪县| 平安县| 岳普湖县| 西峡县| 东安县| 兴业县| 舞钢市| 仪征市| 侯马市| 肃南| 毕节市| 绥宁县| 瑞昌市| 通道| 河源市| 青阳县| 教育| 舒城县| 金昌市| 奉节县| 铅山县| 宝坻区| 日喀则市| 三河市| 津市市| 周口市| 青河县| 故城县| 永修县| 宁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镇安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