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中學生活心理誤區
- 馬志國
- 1745字
- 2020-01-03 20:31:41
不羞不怕說“性夢”
心路迷障:我干了一件缺德事
“老師,我真卑鄙啊!我不是人,我干了一件缺德事……”心理咨詢室里,中學男孩曉彤剛剛落座,就非常痛苦地懺悔自己的罪過。
我雖說故作平靜,卻也有了幾分緊張:“不用怕,說說看,出了什么事?”
曉彤不敢看我的眼睛:“那天上生理衛生課,學了生殖系統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晚上我睡覺時,做了一個離奇的夢……”
“夢見什么?”
曉彤猶猶豫豫:“我夢見……我脫光了衣褲,躺在小姑懷里……醒后,短褲上黏糊糊的。書上講,這是‘性交’……天啊!我怎么會干出這種見不得人的丑事啊!小姑是我爸爸的親妹妹,是我的長輩,我這不是‘亂倫’嗎?”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我笑了,平靜地向他解釋說:“這是在做夢嘛。你實際上并沒有這么做,根本不能算‘亂倫’。”
曉彤依然深深地自責:“聽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做這樣的下流夢,思想一定很骯臟。我從小由小姑照看,我很感激她,也很尊敬她,把她當親媽媽一樣看待。我將來有了出息,一定報她的恩。可是,我壓根兒也沒有想過要同她……因為這個夢,最近一個月來,我心煩意亂,就像犯罪了一樣,上課在想,自習也在想,我怎么會突然冒出這種壞思想啊?從此,我不敢回家,不敢見小姑的面,我的身體也要壞。我怕極了,我感到我要完了。老師,您幫幫我!”
心理透析:潛意識的性心理活動
性夢,在我們的文化中至今似乎還是個讓人又羞又怕的話題。
因為性夢中的情景,是少男少女在清醒時做不出來的性行為,如擁抱、接吻、露陰、性交等,并伴隨有性高潮或遺精,所以,醒來時往往感到惶惑、恐懼、內疚、煩惱,羞于見人,有自卑感和犯罪感。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對少男少女的身心健康,對學習生活以及日后的性觀念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曉彤正是為此而困惑不解,而擔驚受怕,而自責自罪。
其實,這是杞人憂天,我們應該科學地認識性夢。
首先,性夢不是身體有毛病。
性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性心理活動,是性自慰的一種形式,也是機體自身調整緊張性張力的一種心理防御功能,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不是疾病。
少男少女進入青春發育期,體內大量分泌性激素,生理和心理急劇發展,性欲開始產生,與異性接觸的欲望普遍增強,而且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比如,喜愛看性知識方面的書籍,喜歡摘抄文學作品中有關愛情的精彩描述,并由此引起性的聯想。同時也喜歡對異性關注,渴望和異性接觸,喜歡在異性面前顯示自己,希望博得異性的好感,有的甚至想方設法通過某種挑逗來引起對方的注意。心理學上把這個時期稱為“對異性憧憬時期”。但是,這時的性需要還不能在現實中滿足,因而就常常以夢境的形式來獲得滿足。
再有,性夢更不是思想骯臟。
既然性夢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自然反應,是自發的生理心理現象,是不由人的理性控制的,因而不應與道德品質相提并論。而且,夢不等于現實。所以,性夢不存在道德評價意義,不存在道德品質問題,說不上思想骯臟不骯臟。如果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道理的話,那是就總體的夢境性質來說的,比如說,有了青春期性心理,就有了青春期的性夢。如果就具體的夢境內容來說,卻是不確定的。所以,到底是誰進入夢境作為具體的性對象,完全是不由自主的。至于有時候是自己親近的人,進入夢境并成為性對象,是因為少男少女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異性,往往是自己親近的人,唯有自己最親近的異性才更能留下深刻印象,才容易進入夢境。所以,同樣沒有道德評價意義。
心靈跨越:拓寬自己的生活興趣
為了走出性夢的心理困擾,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人要給少男少女以健康的性心理衛生教育。家長和老師應給少男少女的性心理發展以理解,不僅給他們以性知識,更要培養他們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還要破除陳舊有害的性觀念,不要再以陳舊的性觀念來影響孩子們,不要片面強調“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把孩子的性夢當成“罪惡”,以免他們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自責自罪中,以致不能自拔,導致嚴重的身心障礙,甚至影響一生的發展。
二是少男少女要重視自己的性心理保健。應懂得對兩性關系的關注、理解、體驗等性心理是正常的,對性夢不必如臨大敵,應處置自然。應該以上面我們談到的科學觀念,來看待自己的性夢。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和生活上,拓寬自己的生活興趣,減少對性的關注。這樣,我們的夢中才有一個多彩的世界,我們的人生才是一幅多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