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血崩伴眩暈1例

周某,女,41歲,初診:1984年11月18日。

素月經量多,近三個月來,月經量特多,每用紙4~5刀,經行7~8天干凈,經行腹痛,色紅有塊,經期提前一周左右,經凈后白帶中夾有血絲。經行時常發眩暈,甚時不能起床,睜眼視物旋轉,惡心嘔吐,耳鳴;平素口干苦,小便黃,大便干,納差乏力,入睡多夢,牙齦出血,煩躁、心慌、多汗,末次月經1984年10月30日。西醫診斷:梅尼埃病、繼發性貧血。曾用中藥治療,多用化痰之藥,無效,舌質淡,苔黃微厚欠潤,脈細數滑。

此肝腎不足,肝陽偏旺,肝旺侮脾。治宜滋腎潛陽,健脾止嘔。

竹茹10g 白術10g 山藥15g 甘草4.5g 橘紅9g 白芍20g 枸杞子15g 石決明30g 熟地20g 茯苓12g 旱蓮草24g 阿膠15g

二診:1984年12月5日。

服藥后月經于11月25日來潮,量減少,僅用紙3刀+,經行6天干凈,腹痛減輕,眩暈發作次數減少,余癥均明顯減輕,仍納差,舌淡,苔薄,脈細。

繼服上方去阿膠。

三診:1985年2月25日。

服藥后月經基本正常,眩暈近一月未發,納食增加,余無特殊不適,舌紅,苔薄,脈細。

繼服上方以善其后。

按:月經量多伴眩暈,內科就診以其苔厚、嘔吐、脈滑數均以痰熱論治,治痰之藥燥而傷陰,病情有增無減。黃老觀其月經量多,肝血腎精受伐,肝體柔性剛,賴水以養,今失其陰柔則剛燥之性易萌,肝乃風木之臟,風性喜動,木性外發,又內寄相火,一有激動龍雷不潛,相火外騰,上擾清空而眩暈、耳鳴;肝旺侮脾,納差,使胃氣上沖則嘔吐;肝陽化火故口干苦,小便黃,大便干結,熱擾血室,疏泄無度,則月經量多。若是痰濁為患,大便應溏,且服化痰藥后病情應緩解,今病情加重,可見非痰所致。實肝腎不足,肝陽上擾,肝旺侮脾。正如葉天士說:“水虧不能涵木,厥陰化風鼓動,煩勞陽外,病甚自發矣。”雖眩暈、嘔吐、耳鳴表現在上,實病根在下,長期精血耗損所致,伐其下者,枯其上也。治宜滋養肝腎為主,方用熟地、枸杞子、旱蓮草滋腎壯水,滋其苗者灌其根也,重用白芍、阿膠養肝血、柔肝斂陰,阿膠、旱蓮草又可止血崩,此肝腎同滋,抑木務先滋水,陰平則陽自秘,平肝重在養血,血充則肝自平。白術、山藥、茯苓、甘草健脾,木橫土衰,培中可效;用竹茹清肝熱,利小便,又可降胃中上逆之氣,使之下行;石決明平肝潛陽,正如葉天士所曰:“凡肝陽有余,必以介類潛之”,收攝橫逆龍相之火。全方肝脾腎三臟同治,滋腎之液以清熱,緩肝之急以熄風,培土之虛以生精血,扶陰分之不足為主,抑陽分之有余為輔,不治月經而月經自調。從此例可見,治此等虛風暗動之癥,其風非發散可解,其火非沉寒可清,重在滋補,以培其本。正如《景岳全書》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之一二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得荣县| 湖南省| 滦平县| 房产| 平乐县| 阜平县| 延川县| 云梦县| 呼图壁县| 灌南县| 象州县| 六安市| 天水市| 民乐县| 隆子县| 漾濞| 舟山市| 丰都县| 乌什县| 本溪市| 宁蒗| 咸丰县| 华亭县| 象山县| 兴化市| 海林市| 虎林市| 汾西县| 青龙| 延庆县| 芒康县| 富蕴县| 紫阳县| 体育| 阳原县| 类乌齐县| 安西县| 蓝山县| 平昌县|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