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欽安盧鑄之醫學講授
- 彭重善主編
- 1111字
- 2019-12-27 17:51:31
第二講 脈訣(三)和鄭盧醫學傳承簡介
時間:2O11年2月2O日上午
地點:西御街
一、啟思語:贈送大家一個字和一句話
一個字———善。
我們能夠坐在一起,是因為有著善因、善緣和善果。
善因是大家都想學好鄭盧醫學,為別人服務。而我愿意把我早學幾十年的東西傳授給大家。
善緣:大家都是通過推薦人而坐在一起的,因為有了推薦人,讓我們結成傳與受的關系。傳,是把老一輩的東西傳給大家;受,是學習。
善果:我們一起學習、研究鄭盧醫學,把鄭盧醫學純正精高的東西學到手,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善果,我相信每一個在座的同學都能達到這樣的善果。這種善果,就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的,是一種真善美的善果。真,大家容易體會到,我們要學真本事,真正的醫學;善,我們要用良善之心對待醫學,完善地學好鄭盧醫學;美,講醫學技術怎么就講到美了呢?你們翻開鄭欽安《醫理真傳》,序中兩句話:“余沉潛于斯二十余載,始知人身陰陽合一之道,仲景立法垂方之美。”他就用美來概括對張仲景醫學的體會,希望我們今后也能達到真善美這樣的境界,學了鄭盧醫學之后,還感覺到是美的,不僅是真的善的,心里還很舒暢,從各方面看,都是完善的。
大家看《弟子守則》后面蓋的章———重善堂,我們的醫德、醫風和醫藝都是要集中體現在善字上的,在思想上要正確認識,這個善也是盧鑄之太老師提出來的。
一句話———醫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藥。
盧鑄之太老師遺訓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要贈送給大家的———醫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藥。我們整個學習,包括我自己傳授,就當本著這句話,這句話就是你們今后學習的整體思路和指導思想。這是太老師在接近八十歲的時候的總結。
理,包括兩方面,一是基礎的、根本的理論,這就包括了我們要逐步學習的《易經》《內經》和《傷寒論》;二是鄭欽安、盧鑄之的醫理。
我們學醫理,不是去背,而是通過兩個方面完成,一是跟師實踐中,在每一個診病中講到的醫理。二是就像今天這樣集中學習,重點、系統地結合鄭盧醫學實踐來講《易經》《內經》《傷寒論》,同時也講鄭盧醫學不同于教科書上的理論,講鄭盧醫學最突出的理論特點。必須把鄭欽安、盧鑄之的理論弄通了,才能學得到下一步———法。
法,不是我們聽到的吐、下、泄等法,而是從診病到辨證、立法、出方的法,法是中心環節,是重點。以后講法,就要分類,比如有桂枝法、附片法、非桂枝法等幾個部分,結合實際,把盧鑄之醫學的理法給大家講。理學通了,法掌握了,才算是掌握了鄭盧醫學的根本。所以,必須先明理法,而后才可言方藥。我們講方藥,都是在講法的時候,結合著就介紹了,不專門講。
太老師的遺訓中最后一段,又重復了這個意思:“學醫不應專究方藥,尤貴窮理得法,方能見病知源,不致誤人。諸子勉之。”最后的諸子勉之,就是要我們在一開始學時就要弄清這個規律,做了特別的強調,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