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白山通經調臟手法流派臨證經驗集
- 劉明軍 張欣 卓越
- 529字
- 2019-12-27 17:36:10
五、點穴治脊法,舒解頸源性心痛
頸椎病分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等,是由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等原因,致使頸神經根、椎脊髓、椎動脈受壓,表現出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頸椎病患者常伴有心前區疼痛,其發病機制有以下幾種:頸椎關節對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產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發病;頸椎上中下段骨質及軟組織病變,使頸椎旁或頸椎前交感神經受擠壓;脊髓型頸椎病骨贅形成,擠壓頸脊髓或擠壓脊髓血管,造成側角內交感神經細胞的功能受損,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障礙;骨質增生直接或間接擠壓頸神經根;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
頸源性心痛主要的發病原因是:交感神經自頸椎和胸椎發出后,分布到心臟,影響心臟的活動。當頸椎出現病變時,會壓迫到交感神經,從而影響到支配心臟的神經繼而引發心臟疾病。于是就表現出了類似冠心病、心絞痛的癥狀。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心臟病癥狀。
治療本病,常采用點穴治脊法,療效顯著。具體操作:首先點按百會、風池、四神聰、曲池、內關、合谷、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大杼、肩中俞、大椎等穴。同時對病變椎體附著的筋膜、關節囊及頸肩部軟組織及痛點,使用理筋松解手法以緩解炎性癥狀。再使用治脊手法整復移位關節,使雙側肌張力得到平衡,以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