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張耀醫學新悟
  • 張耀 張一琳
  • 4991字
  • 2019-12-27 17:42:44

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是多種疾病的終末表現,所有嚴重疾病(臟器衰竭)、復雜疾病的終末期均會累及腎,即《景岳全書》所謂“五臟之傷,窮必及腎”。人體含水在75%左右,腎每天過濾血漿180L左右,排尿1.8L左右,腎是人體的黃金水道。腎臟有病,影響范圍不僅是泌尿系統,也會累及循環系統,對身體危害很大。本病沒有明確單一的病因,沒有主導病機,一旦發病,即呈不可逆和進行性,其治愈的目的始終難以達到,屬于世界性難治病。

一、病因病機

本病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多種致病因素所致的因病致虛,久虛不復,造成脾腎等多個臟腑功能減退,以致氣血陰陽虧虛,三焦氣化失司引起。脾失健運,腎失開闔,濁邪壅塞三焦,正氣不得升降,呈本虛標實之候。本虛是指臟腑虛損,特別是脾腎衰敗;標實指臟腑虛損,氣化功能障礙,濁邪內留。其病程長,病機龐雜,表現錯綜,治療棘手。

本病雖與脾腎等多個臟腑相關,但腎失開闔是本病的關鍵環節。不論感受何邪,凡損傷于腎,腎的氣化、固攝功能失常,導致腎關開闔失度,水谷精微下泄,則出現水腫或蛋白尿。《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關開闔,是腎主水藏精、留精泄濁的重要環節。腎為胃之關,司職開闔。其含義是腎為脾的散精(水谷精微)、津液(水液)的代謝把關,即腎關開闔具有泄濁升清、固精藏精作用。腎關開闔的過程是:氣化則開,固攝則闔;開則泄濁,闔則留精;開中有闔,闔中有開;泄濁中有固精,固精中有泄濁。腎關這種有機協調、有序不停的開闔,體現了腎對津液代謝的自動調節功能,謂之開闔有度。

腎關開闔有度,開則將體內多余的水液和代謝產物化為尿液排出體外,闔則將機體所需津液及水谷精微留于體內再用。腎關的開闔,主要由腎的氣化和固攝作用協調有度來完成。在病理情況下,如腎的氣化不利,腎關開少不能泄濁,不能將代謝產物及多余水液化為尿液排出體外,則尿閉、尿少、小便不利,津液與代謝產物滯聚為痰、為濕、為瘀、為濁,蓄積為毒、為害,危害機體、損傷腎;反之,若腎的固攝功能不足,腎關闔少不能留精,則不能將機體所需津液及精微留于體內,便出現尿頻、遺尿、多尿、尿血、蛋白尿等。腎關開闔失度,還可出現開多闔少、開少闔多等多種表現,但都可造成尿量多少和尿液成分的改變。

二、診斷

當腎有病受損時,仍承擔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哪怕腎功能已喪失50%,總腎功能仍然可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因此患者會自覺一切正常。只有當腎損傷日漸加重,代償能力不堪重負而全線崩潰時,患者才會逐漸出現臨床癥狀。此時的影響范圍不僅是泌尿系統,也會累及循環系統,對身體危害很大。

1.精神萎靡、疲乏無力是腎功能損害的先兆癥狀,面色發黃、發白或發黑是腎功能損害的外在表現。

2.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是腎功能損害的主要癥狀。

3.眼瞼及面部(早上明顯)、會陰部、下肢水腫(下午明顯),早輕晚重;久病臥床者腰部水腫。

4.少尿無尿(正常尿量每次約150mL,每天4~8次),或尿量增多(特別是夜間尿量增多)。尿路梗阻、膀胱癌也可能尿少,應注意鑒別。

5.蛋白尿或血尿。尿液渾濁如淘米水,或尿中小泡沫多且久不消散,是蛋白尿的表現(粗大易散泡沫不是蛋白尿)。尿液顏色呈濃茶色、洗肉水色、醬油色是血尿的表現(鏡檢見紅細胞不正常)。

注意終末血尿或尿有血塊不是腎問題,多是膀胱問題;全程血尿跟腎有關;鏡檢紅細胞不正常是腎損害的特征。

6.后期可出現全身皮膚頑固性瘙癢,且夜間加重(尿素從皮膚溢出所致),咳嗽且易誤診為肺炎(毒素影響肺間質),肌肉痙攣(抽筋),反應遲鈍,骨質疏松(易骨折),少數患者可見腰痛(腎區),腎損害重者嘴里和皮膚可聞及尿騷味。

7.心腎綜合征。心與腎相互影響,心肌梗死可發生急性腎損害,慢性腎損害肯定累及循環系統,腎功能不全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病死率;至少一半以上腎功能不全患者血壓升高,腎衰竭患者90%以上血壓高;臨床80%的電解質紊亂、90%的尿酸高(尿酸在組織沉積,導致細胞損傷)、100%的貧血均與腎功能損害相關。

三、辨證論治

1.脾腎氣虛型

癥狀:氣短乏力、面色白黃、聲低、形寒畏冷、惡心、腹脹納差、腰酸腿軟、口淡不渴、大便溏泄、夜尿多。舌淡有齒齦、脈沉細。

治法:補腎健脾,化濕和胃。

處方:黃芪30g,紅參10g,白術15g,茯苓30g,山藥30g,藿香15g,砂仁8g,薏苡仁30g,蒲公英30g,陳皮10g,枸杞子10g,甘草3g。

加減:兼血瘀者加當歸、丹參,氣滯者加枳殼,濕濁化熱加大黃,尿血加墨旱蓮,尿中有蛋白加芡實、金櫻子。

2.脾腎陽虛型

癥狀:疲倦乏力,心悸氣促,精神萎靡,顏面少華或面青黑唇紫,眼瞼或顏面水腫,視物蒙眬,腰酸怯冷,溲清跗腫,惡心嘔吐,不思飲食,便秘,尿少或口中有尿臭味。苔薄舌胖、脈沉弱。

治法:溫補脾腎,降濁排毒。

處方:紅參10g,黃芪30g,白術15g,茯苓30g,巴戟天15g,淫羊藿8g,干姜10g,枸杞子10g,大黃5g,薏苡仁30g,積雪草15g,丹參30g。

加減法:腎陽衰敗加附片、山萸肉,真陰虧損加熟地黃、冬蟲夏草,血瘀加莪術,嘔吐加砂仁,腫甚加白茅根。

以上方用紅參、黃芪、冬蟲夏草、白術、茯苓、熟地黃、山萸肉扶正固本,促進腎小管間質修復,改善免疫功能。黃芪能促進蛋白合成,減少蛋白排出,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功能。黃芪與紅參能改善腎血循環,提高腎小球濾過率,提高酚紅排泄率,降低血中NPN,調節機體平衡。冬蟲夏草可明顯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抑制腎小球的代償性肥大,改善腎功能,降白蛋白。大黃、薏苡仁清熱利濕,瀉濁排毒,改善腎功能;大黃有攻下泄毒導滯作用,能抑制腸道內尿素合成,能使一部分氮質從腸道排出體外,能抑制腎小球和系膜細胞的增生,降低殘余腎的高代謝異常,調節免疫功能,能糾正脂質代謝紊亂,還有活血化瘀作用,改善微循環及腎衰患者的高凝、高黏狀態,有利膽、利尿等功效,有助于防止腎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延緩腎衰竭的進展。積雪草能減少24小時尿蛋白排出,降低血脂,提高肌酐清除率,防止腎小球硬化。丹參活血化瘀,抗纖維化,能通過改善毛細血管內外滲透壓差而改善血流動力,降低血壓,從而改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并可通過C-myc蛋白高水平表達而誘導細胞凋亡。用莪術能抑制腎結締組織增生,增加血流量,可降低腎小球透明變性及硬化率、蛋白沉積百分率,并可持續減少尿蛋白排出,從而改善腎功能。

3.保留灌腸(結腸透析)

處方:大黃(后下)30g,煅牡蠣(先煎)50g,蒲公英30g,白茅根30g,仙鶴草30g。

水煎取汁200mL,裝入鹽水瓶冷至30~40℃。滴前令患者排空大便,然后取側臥位,墊高臀部6~10cm,接一次性輸液管,去掉下端針頭部分,接上導尿管,涂以液狀石蠟,排空空氣,緩慢插入肛門25cm左右,用膠布固定,滴入藥液。囑患者靜臥30~60分鐘再解便,每日1~2次。

本方用大黃蕩滌腸胃,通腑瀉濁,活血止血,使腸內濕濁水毒排出增加,配蒲公英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且兼緩瀉之功,牡蠣吸附毒素,抗酸止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有瀉下、止血、抗菌、降壓、利尿之功,能明顯促進腸道氮質清除;蒲公英抗菌消炎,促進腸蠕動;牡蠣有收斂和促進凝血作用,且含多種鈣鹽,使藥液形成高滲狀態而有利于透析。

注意事項:①藥量:成人每次100~200mL,速度50~100滴/分,以減輕藥液對腸壁的刺激,增加停留時間。②灌腸后以每日腹瀉3~4次為宜,忌油膩辛辣。③7天為一療程,休息2天后可進行下一療程。④晚期尿毒癥嚴重貧血、高血壓有出血傾向、梗阻性尿毒癥及有腸道感染者均非本法所宜。

四、預防與調護

腎任勞任怨,默默地扮演著人體清道夫的角色,過濾并排泄人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維持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還分泌激素,調節血壓。腎功能損害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所以,保腎、護腎,避免腎損傷極其重要。

1.飲食護腎。①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下降,患者的飲食也要逐漸調整。一般60歲左右患者熱能按每日每千克體重30~35kcal計算;80歲按正常人熱能的80%計算。注意患者的飲食熱能的60%~65%應該來自于主食。此外,暴飲暴食會引起急性腎衰竭,要注意飲食不宜過飽。②由于腎的排泄功能減退,易出現血鉀升高,使心臟功能受影響,嚴重者會導致心臟驟停。故應慎食高鉀食物,如香蕉、醬油、味精、土豆、玉蘭片、榨菜、冬菜、蘿卜干、菇類、木耳、銀耳、海帶、紫菜、黑棗、火腿、干貝、蝦米、低鈉鹽等。還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花椒、茴香、大料、香椿、香菜等。忌食動物內臟、海鮮、啤酒、菇類、菠菜、芹菜、燉湯、未熟豆漿及豆角、鹵煮火燒等高嘌呤食物,忌高草酸及皂角素含量高的食物。在正常情況下,鈣和磷都要進入骨內,腎功能下降導致磷增多,限制了鈣進入骨內而導致骨質流失,引起腎性骨病,故應限制、碳酸飲料、油炸食品等,以及含磷高的花生等食品攝入。③保持低鹽飲食。鹽控制好了,血壓就會下降,蛋白尿就會減少,腎功能就會恢復。④控制蛋白質攝入是預防腎病和慢性腎病飲食治療的關鍵。人體缺乏蛋白質,就會出現營養不良、衰老、免疫力低下,還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和內分泌代謝紊亂等。但蛋白質攝入過多或盲目服用高蛋白營養品,也會增加腎的負擔,把腎“累”病,使尿素氮升高,導致腎功能下降。腎病患者每天蛋白質攝入應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一般腎病綜合征患者蛋白質控制在每日每千克體重0.8~1g,腎功能3期患者蛋白質攝入的總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0.5~0.6g,4~5期每日每千克體重0.3~0.5g,盡量以含蛋白質少的食物補足身體所需熱量。如果已是終末期腎病患者,則應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⑤燉湯,特別是火鍋湯中富含嘌呤、破碎的蛋白質和油脂,影響腎功能,應避免攝入。⑥氟攝入過量會引起腎功能損害。日常飲食可攝入約2mg氟,應減少食用含氟高的菠菜(老葉含氟最高)、萵筍、茶葉、蝦皮。幼兒及老年人應避免使用含氟牙膏,以免誤吞。秋葵富含硒和鋅,是對抗氟元素、護腎的黃金搭檔,其中所含的膳食纖維也有降低膽固醇、保護腎的作用。⑦避免食用野蘑菇、魚膽,以免引起急性腎衰竭。⑧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2.飲水護腎。每天正常宜飲水1500~1700mL。飲水過少會使尿液濃稠,影響腎功能,而飲水過多又會加重腎及心臟負擔。腹瀉、嘔吐的脫水患者要補充糖鹽水;出大汗會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要避免出大汗的運動;高熱患者退熱要適度,急速退熱、蒸桑拿等會引起出大汗,影響腎功能。

3.慎食各類損害腎功能的藥品和保健品 ①含有非那西汀的解熱鎮痛藥,如復方阿司匹林、百服寧、布洛芬、頭痛粉、撲熱息痛片等可引發急性腎衰竭,臨床宜慎用;必須服用解熱鎮痛藥時要注意多飲水,以防腎損害。②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如馬兜鈴、天仙藤、關木通、廣防己、尋骨風、青木香及其中藥制劑,易引起腎衰竭,臨床宜慎用。

4.避免使用含有苯二胺的染發劑,此類染發劑通過毛發進入血循環直接損害腎,染發劑所致皮膚過敏的同時存在過敏性間質性腎炎,會引起腎間質纖維化甚至腎衰竭。

5.血管造影及安裝支架患者應高度警惕急性腎功能損害。

6.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導致肌肉溶解會引起急性腎衰竭(表現為尿血),所以要勞逸適度,盡量避免過度疲勞或長跑等劇烈運動,高強度運動應及時充分補足水分,以免腎損傷。

7.避免憋尿。長期憋尿會使尿液反流,引起腎損傷。

8.重癥感染或用藥不當會引起急性腎衰竭,要避免各種感染。

9.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肥胖病最易伴發腎損害,腎損害又加重上述疾病。所以,控制好基礎疾病,就能減輕腎損害。

10.年齡越大,腎功能越差,用藥越要慎重。臨床用藥需根據年齡和腎功能情況調節藥量,老年人必須減量用藥,腎病患者勿注射流感疫苗(易致免疫失調)。

11.關于豆制品。新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質屬于優質蛋白質,其所含必需氨基酸(EAA)量大且種類齊全,并和人體所需氨基酸模式十分接近,可降低腎衰竭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及白蛋白清除率,其對腎功能的保護優于動物蛋白質。豆漿鈣高磷低,適合腎病患者服用。另外,繼發高脂血癥是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任何類型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幾乎都有脂質代謝紊亂。脂質具有“腎毒性”,可以通過系膜細胞增殖影響前列腺素合成、直接損傷腎小球毛細血管等途徑導致進行性腎損傷,表現為腎功能進行性惡化。大豆異黃酮有抗氧化、降血脂、糾正血脂代謝異常的功能,因而可減緩腎結構的硬化過程,從而保護腎功能。但豆制品所含植物蛋白也是蛋白質,對于腎病患者不能過量食用,一般透析患者食用植物蛋白質不超過蛋白質總量的1/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植物蛋白,如蘑菇、木耳、花生、瓜子等系植物粗蛋白,人體對其利用率低,進食后產生的廢物多,肌酐、尿素氮升高,會加重腎負擔,一般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仲巴县| 大宁县| 赤水市| 蒙自县| 沧源| 广德县| 平陆县| 鲁甸县| 虎林市| 北宁市| 大庆市| 稻城县| 通化市| 甘肃省| 二连浩特市| 兴宁市| 宝清县| 卓尼县| 三门峡市| 洛川县| 商水县| 永和县| 平昌县| 龙游县| 平顶山市| 长乐市| 中卫市| 略阳县| 阿荣旗| 龙川县| 连州市| 永胜县| 娄烦县| 杭锦旗| 溧水县| 锦屏县| 奉化市| 井冈山市| 吴桥县|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