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桂枝麻黃各半湯證(1案)

許叔微醫案

治一人,病傷寒身熱,頭痛無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許詢之,見醫者治大黃、樸硝欲下之。許曰:子姑少待,予為視之。脈浮緩,臥密室中,自稱甚惡風。許曰:表癥如此,雖大便不通數日,腹又不脹,別無所苦,何遽便下?大抵仲景法,須表罷,方可下;不爾,邪乘虛入,不為結胸,必為熱利也。作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繼之小柴胡,汗出,大便亦通而愈。

桂枝3g 白芍3g 生姜3g 炙甘草3g 大棗3g 麻黃3g 杏仁4g

寥笙注:本案系邪微表郁,宜和營衛,小發汗,為太陽病兼變治法。患者身熱,頭痛,無汗,為麻黃湯證;脈浮緩,惡風,為桂枝湯證。病延時日已久,表邪已微,不宜用麻黃湯峻發其汗,既不得汗出,也不是桂枝湯所能解。此時單用一方均不適合,而與桂麻各半湯,卻能雙方面照顧,兩全其美。本方為桂枝湯和麻黃湯兩方的合劑,劑量很輕,是一個偶方輕劑。桂枝湯調和營衛,所以為發汗之地;麻黃湯疏達皮毛,所以為無汗之用,而白芍、甘草、大棗之酸收甘緩,配生姜、麻黃、桂枝之辛甘發散,有剛柔并濟,從容不迫之妙,所以服后能收到小汗邪解的效果,而無過汗傷正的流弊。本案癥狀看現象,即易誤認為承氣證,故醫者治大黃、樸硝欲下之;許氏精研《傷寒論》,辨證論治,獨具只眼,脈證合參,作桂枝麻黃各半湯與之,繼之小柴胡而愈。若執迷于無汗不得用桂枝,脈浮緩不得用麻黃之戒,病必不除。是以醫者不可死讀書,必須活學活用,方為妙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育儿| 平阴县| 肇源县| 博罗县| 克拉玛依市| 都江堰市| 城固县| 台中县| 稷山县| 太谷县| 昌吉市| 江华| 左云县| 汪清县| 汪清县| 丹东市| 普兰店市| 桑植县| 榕江县| 静宁县| 砚山县| 澎湖县| 伊金霍洛旗| 称多县| 名山县| 汨罗市| 虹口区| 通渭县| 焦作市| 乌拉特中旗| 隆安县| 正定县| 通榆县| 松溪县| 休宁县| 兰考县| 正宁县| 马公市| 承德市|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