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乃大藥:行貴禪醫悟語
- 釋行貴
- 1571字
- 2020-01-10 10:57:59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皆傷身
人會因悲傷而生病,同時也會因太過于高興而生病。大家都聽過“范進中舉”的故事,長年考試不中的范進因為中了舉人而高興得瘋瘋傻傻,得了癲癥。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由人五臟六腑所主。大悲傷肺,大恐傷腎,大喜傷心,情緒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身體的健康狀況,大喜大悲都不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
佛說,“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佛經里的“忍辱”意蘊很深:面對挫折、打擊我們要堅韌不拔地默默忍受,面對成功與歡樂我們同樣要忍,不能高興得失了分寸。佛教我們忍辱,就是在教我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些人一聽說自己得了病就緊張得不行,忙著亂投醫,結果小病折騰成大病。還有人一遇高興事就春風得意,然后得意忘形,口無遮攔,行為放縱,卻不知這時候最容易傷害別人,引起別人記恨,從而給自己帶來災禍。這些,都是悲喜過度,心亂所致,而心是君主之官,心一旦出問題就統攝不了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豈能不招災惹禍?
記得小時候,師父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的田地在一片蘆葦地的旁邊。那蘆葦地里常常有野獸出沒,他擔心自己的莊稼被野獸毀壞了,就總是拿著弓箭到莊稼地和蘆葦地交界的地方去來回巡視。
這一天,農夫又來到田邊看護莊稼,而一天下來,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到了黃昏時分,農夫看見沒有什么變故,又感到確實有些累了,就坐在蘆葦地邊休息。
忽然,他發現葦叢中的蘆花紛紛揚起,在空中飄來飄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沒有靠在蘆葦上搖晃它,這會兒也沒有一絲風,蘆花怎么會飛起來呢?也許是葦叢中來了什么野獸在活動吧。”
這么想著,農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來一個勁地向葦叢中張望,觀察是什么東西隱蔽在那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原來是一只老虎,只見它蹦蹦跳跳的,時而搖搖腦袋,時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興得不得了,完全忘了注意周圍會有什么危險,它屢次從葦叢中跳起,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農夫的視線里。
老虎為什么這么撒歡呢?農夫想了想,認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獵物了。于是,農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準了老虎現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躍起,脫離了葦叢隱蔽的時候,就一箭射過去,老虎立刻發出一聲凄厲的叫聲,撲倒在葦叢里。
農夫過去一看,只見老虎前胸插著箭,身下還枕著一只死獐子。
大家看到了,這就是大喜之后,得意忘形招來的禍患。當然,不僅是大喜不好,大悲、大怒、大思、大恐都不好。但要注意,我這里說的大悲是過度悲傷。觀世音菩薩也是大悲,可她的大悲,是救苦救難、悲心廣大、垂憐眾生之意,而不是悲傷自己的事情,大家別理解錯了。很多人聽過《大悲咒》,現在明白什么意思了吧?
說多了,還拐回來,說說大悲傷肺,咱們漢語里有個詞叫“泣不成聲”,或者說“抽泣”,說的是有些人太悲傷了,一哭連氣都接不上來。這就是因為過度悲傷的人,容易感覺到壓抑,從而導致呼吸不暢。
大怒的壞處,上節已經說過了,接下來說說大思傷脾。例如,苦等伴侶回家的人,連飯都沒心思吃,即使勉強吃上幾口,也感覺沒一點味。而且,思則氣結,時間久了,還容易導致神經系統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人就更不想吃飯,然后氣短、神疲、乏力、郁悶不舒等癥狀就跟著來了。還有些人,因為思慮過度,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當然會思維遲鈍,甚至做出傻事。所謂“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這個原因。
說到大恐傷腎,咱們可以看看有些人遇到自己害怕的人或事的時候,往往雙腿打戰,頻繁上廁所,有的甚至被嚇得尿失禁,這其實都跟腎有關。
所以,為了健康,我們要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對此,我的秘訣只有兩個字——微笑,無論遇到啥事,微笑看待即可。微笑是通往世界的護照。凡事看淡一些,不管是壞事還是好事,深吸一口氣,調整一下情緒,讓自己安靜下來,坐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與豁達寬容結伴,同寧靜慈悲為伍,從容面對塵世紛擾,在平淡之中孕育智慧,就一定能少病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