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校注說明

《食鑒本草》,明代醫(yī)家寧源撰。寧源,一作寧原,號山臞,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人,生卒年不可考。由于本書的初刻本今已不存,唯李時珍《本草綱目·歷代諸家本草》云:“《食鑒本草》,嘉靖時京口寧原所編。”據(jù)此可知其成書時間大致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

本書為食物本草專著,全書共收食用本草252種,匯聚前代文獻有關食用本草的內(nèi)容,每味下分列性味、毒性、主要功效、宜忌等,并將有效的古人驗方、偏方或使用經(jīng)驗附在每味之后。內(nèi)容簡明實用,敘述通俗易懂,在本草學尤其食物本草史上具有一定影響。

據(jù)《中國中醫(yī)古籍總目》《中國本草要籍考》《歷代中藥文獻精華》等記錄及相關調(diào)查,本書初刻本已不存。目前存世刊本有三種,一是明萬歷二十年壬辰(1592)虎林胡氏文會堂校刻本(簡稱虎林胡氏本),二是《壽養(yǎng)叢書》所收載《食鑒本草》刻本(簡稱壽養(yǎng)本),三是《格致叢書》所收載《食鑒本草》刻本(簡稱格致本)。另有清抄本一種(簡稱清抄本)、民國抄本一種(簡稱民抄本)。從書版觀察比較可見,各本均據(jù)虎林胡氏本原樣刊刻或傳抄,故本次整理以虎林胡氏本為底本,以壽養(yǎng)本、格致本、清抄本及民抄本為他校本。由于本書多有引據(jù)《證類本草》之內(nèi)容,故又以《證類本草》為他校本。整理校注的原則和方法如下:

1.將繁體字豎排改為簡體字橫排,并加現(xiàn)代標點。

2.底本中藥性與例方為小字,本次則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

3.底本原無全書目錄,本次據(jù)正文補。底本卷次前的書名、卷次下的題署“京口山臞寧源編,錢唐金菴胡文煥校”一律刪去。

4.底本生僻字詞于首見處出注。

5.底本中異體字、俗字徑改,不出注。通假字于首見處注釋,不改字。

6.原書中藥名等名詞不統(tǒng)一者,以通用名律齊,不出校。

7.書中引錄古籍驗方、偏方,其原著如《醫(yī)旦方》《野人閑錄》《村翁記》《孟詵方》《勝金方》《神秘方》《仙家方》《驗應方》《苑亭客話》《集要方》《兵部手集》等早佚,無從核查,此次整理一律不出校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屏山县| 昭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嘉黎县| 崇义县| 开原市| 景德镇市| 吉隆县| 贵溪市| 土默特右旗| 河南省| 微博| 县级市| 中卫市| 故城县| 玉溪市| 汝南县| 历史| 琼结县| 九台市| 射阳县| 濮阳市| 富阳市| 阜新| 福州市| 灵丘县| 洛阳市| 炎陵县| 姜堰市| 朝阳县| 安溪县| 如皋市| 崇左市| 苍山县| 襄垣县| 色达县| 武川县| 定安县| 安徽省|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