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農民戰爭的壯麗畫卷載《光明日報》,1980-10-29。

——評《星星草》上卷

凌力同志的長篇歷史小說《星星草》,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暴風驟雨式的偉大農民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捻軍起義。讀完剛剛出版的上卷,我們感到,這部作品的一個優點是,作者遵循歷史小說的創作規律,在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結合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作品描寫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都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是符合歷史實際的。但是,作者并沒有拘囿于歷史事實,而是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對史實加以取舍、想象、虛構、集中、概括,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刻畫,性格鮮明的人物塑造,生動具體的社會風習描繪,把一個多世紀以前的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藝術地再現在讀者面前。

《星星草》上卷通過后期捻軍從瀕臨敗亡到重新振興的曲折過程,為我們描畫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農民戰爭壯麗畫卷。作品以相當的篇幅進行了戰爭場景的描寫。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但卻并不使人感到重復或雷同,而是變幻多姿,各有特色。拿捻軍三次消滅僧格林沁的前鋒部隊來說,寫法上就各不相同。第一次太平橋之戰是實寫,詳細地寫了戰斗的準備、發動、經過和結局。第二次鄧州之戰是虛寫。雖然這次戰斗給予官軍的打擊并不次于上一次,但小說只用了不到五十字,就一筆帶過了。第三次魯山大捷則是先虛寫,后實寫。先是通過僧格林沁的眼睛,環視了官軍尸橫遍野的戰場,預先點明了戰斗的結局,然后再用倒敘的筆法,生動地繪述了戰爭的全部經過。這樣,讀起小說來就時時給人以新鮮之感。

在捻軍和封建朝廷的反革命武裝的生死搏斗中,小說并沒有把官軍寫得孱弱無力,不堪一擊。小說并不回避官軍在軍事實力上的優勢,而是著力揭露在貌似強大的軍事力量后面存在著的政治上的虛弱。不論是僧格林沁也好,還是曾國藩、李鴻章也好,他們的軍隊都面臨著兩個極其尖銳的矛盾。一個是他們同人民群眾的勢不兩立的階級對立:官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人民群眾則如曾國藩自供的“恨兵如仇”。另一個則是封建軍隊各派系之間的內部爭斗,他們互相傾軋,爾虞我詐,甚至不惜兵戎相見。小說以生動的故事情節,讓這兩個矛盾得到充分的展現,并且使之與捻軍同人民群眾的骨肉情義以及捻軍將士之間的革命團結做鮮明的對比。這就使讀者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持舊式武器的捻軍,能夠在與訓練有素的官軍作戰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輝煌的勝利,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生活邏輯和歷史邏輯的。

《星星草》結合著波瀾起伏的情節開展,塑造了一批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中的大多數,雖然在上卷中尚未完成其個性的最后創作,但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著力刻畫了那些叱咤風云的革命農民英雄的群像,特別是這支起義隊伍的主要領導人賴文光、張宗禹和任化邦。

賴文光的歷史原型,本來就是一位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他是一個自金田起義就參加革命的太平軍老戰士,曾轉戰南北,累建功勛。在小說中,賴文光是在廣大捻軍將士的期待、關切、信任、愛戴的氣氛中出場的,又受命于危難之際,在起義軍面臨存亡繼絕的生死關頭被推為統帥。接著,小說把賴文光放到一系列矛盾沖突的中心地位,讓他在處理和解決這些矛盾時,展示其作為農民領袖的種種可貴品格。小說寫賴文光的智,不僅是寫他個人的聰慧敏捷,而是著重表現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在政治眼光和軍事才能上,他較之同時代的戰友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想得更深些。小說寫賴文光的勇,也不僅是寫他個人的孔武威猛,而是著重表現他襟懷闊大,氣度恢宏,有著堅毅沉著、臨危不懼的革命膽略。梁王張宗禹和魯王任化邦,是小說用力刻畫的另外兩位農民領袖。在封建時期編纂的史書中,張宗禹有“沉靜好謀”之名,任化邦則有“驍勇善戰”之譽。在作品中,通過一系列富于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和細膩樸實的性格發展,我們看到了張宗禹這樣一個年輕的農民領袖在斗爭鍛煉中逐漸成熟的過程,也看到了任化邦這樣一個勇敢、忠誠、豪放、粗獷的農民領袖的典型性格。此外,小說還塑造了農民起義軍中其他一些英雄形象,如英雄母親劉三娘、青年將領羅立海、從小在革命隊伍中長大的少女羅曉妹、活潑開朗的捻軍小將小皮綆等。這些人物,也都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描繪這些農民英雄群像時,并不是把他們寫成滿腦子只知道沖鋒陷陣、殺敵斬妖,對其他一切都無動于衷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這些農民英雄很有“人情味”,他們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強烈的感情。小說寫出了他們對于階級敵人的恨,又多方面地寫了在革命隊伍內部各種不同性質的愛:賴文光對于將士、人民群眾的階級愛和同志愛,向革命貢獻出了自己五個兒子的劉三娘的母子之愛,張宗禹和羅曉妹在生死與共的戰斗中萌生、建立的男女之愛,一對烈士子女羅立海和羅曉妹的兄妹之愛,甚至還有“綠林英豪”式的任化邦和魯王嫂的夫婦之愛,等等。這些各式各樣的愛的描寫,不僅沒有損害英雄形象,反而使這些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完整了。

《星星草》上卷在反面人物的刻畫上,也有自己的特點。作品摒棄了從外形、從現象上去丑化反面人物的簡單做法,著重從政治本質上揭露人物的反動性。作者大膽地將一些好的形容詞用于某些反面人物的外形描寫(如寫曾國藩“體態高大”“氣宇凝重”;劉銘傳“面部的線條棱角分明”,“表現出一種蓬勃剛強的銳氣”;等等),甚至在品格和行動方面,也敢于給反面人物一些肯定的描述或評論(如寫僧格林沁的勇敢和“身先士卒”,曾國藩的精敏和“儒雅風流”,等等)。其實,這樣的描寫不是削弱而是深化了對于反面人物反動本質的揭露。在生活中,在美的形體中埋藏著骯臟靈魂的人,難道不是經常可以見到的嗎?作為朝廷鎮壓捻軍的欽差大臣的僧格林沁,急于要把捻軍一口吞掉,他愈是勇敢,愈是身先士卒,不愈加說明他是起義軍的兇惡敵人嗎?精敏的反革命較之顢頇的反革命,對革命不是有著更大的危險性嗎?只有“四人幫”的文藝“理論”,才胡說反面人物越無能、越愚蠢、越昏聵,才越顯出正面人物的高大和完美。《星星草》在人物塑造上的新探索,也是對“四人幫”文藝“理論”的有力批判。

當然這部作品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在一些次要人物的身上,語言還顯得缺乏符合不同身份的個性和特色;個別的語言還略嫌現代化了一些;少數地方的細節描寫也有過分之處。我們希望作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星星草》的下卷寫得更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乌拉特后旗| 二手房| 大城县| 蓝田县| 建湖县| 兴仁县| 文山县| 育儿| 运城市| 肇东市| 依安县| 铁岭县| 兴隆县| 黎平县| 稻城县| 南投县| 定边县| 新龙县| 榕江县| 岳阳市| 滨州市| 滁州市| 巴彦淖尔市| 石狮市| 扎兰屯市| 东乌| 抚州市| 射阳县| 临澧县| 大厂| 嵊泗县| 日照市| 张家口市| 衡东县| 饶阳县| 绥化市| 东莞市| 井研县| 绿春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