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善的境界

善屬于價值范疇,它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它的基本含義是能夠給人帶來某種實際利益。價值屬于“關系”范疇,是“外界物”對于人們“需要”的滿足。善也不例外,也是一種關系,所以,孟子說:“可欲之謂善”孟子:盡心下.。值得人們需要的東西才是善的。人有很多需要,包括自然的、社會的、物質的、精神的,但只要是值得的,那就是善的。如合理的自然需要、合乎社會道德的物質需要、崇高的人格境界等。

善的境界是指人對善之價值的自覺和對實現善之價值的自愿。按照馬克思的理解,實踐是人的本然存在。人正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證實自己的存在。然而,人的實踐活動首先是人的意志力量的體現,即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人的自由意志貫穿在其中,人的自由意志的實現所體現的就是善。所以,如果說真的尺度是客觀的、外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么,善的尺度就是內在的,所反映和體現的乃是主體的意志。在討論善的問題時,人們常常把它納入道德范疇中。

就道德而言,一般指調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但就道德的本意而言,則是由“道”和“德”結合而成的。“道”即道路,后引申為法則、規律;“德”即得,有得到之意,而其所得者當然是道。所謂“德者,道之舍”管子:心術上.。因此,真正有道德的人意味著道德主體的確立。馮友蘭先生在其《新原人》中論及人的道德境界時說:“一個人只要盡心竭力,去實現其行為的意向底好,則雖其行為的意向所向底好,不能實現,亦無礙于其行為的意向的好的實現。主要者是他必須盡心竭力。未盡心竭力,而告人謂已盡心竭力,固是欺人。未盡心竭力而自以為已盡心竭力,亦是自欺。于此不欺人不自欺,即是誠意。不自欺比不欺人更難。”馮友蘭.新原人//貞元六書:下.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624-625.依馮先生所講,他實際上已經把善的標準歸結到德性自身。行為由德性出發是純善的,不由德性出發就不是善的。德性就是誠意。道德就是探討“意”的問題的。南宋的陳淳在其《北溪字義》中曾把“意”區分為私意和誠意。作為道德的善來說就只能是從誠意出發。中國儒家傳統道德就非常重視這一點。孔子曾提倡“為仁由己”,孟子高揚“由仁義行”。毛澤東對傳統文化做了批判的吸收,他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贊賞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并認為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誠然,對于道德善的理解在不同的人那里是不一樣的,因而對于善的意義的自覺以及實現善之價值的自愿也是有區別的。由此而形成了人的善的境界水平的差異。所以,在提升善的境界中,人首先要自覺善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僅此還不夠,還必須要有對實現善的價值的自愿。因為意志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意向性,如果說自覺是一種認知活動,那么自愿才充分體現了意志的活動。所以,馮契先生在研究善的問題時,注意了自愿在善的意志活動中的意義,由自愿而凸現的是善的境界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永仁县| 普格县| 礼泉县| 龙山县| 周至县| 泗洪县| 屏山县| 新竹市| 寻乌县| 甘肃省| 马公市| 家居| 东至县| 汶上县| 肥东县| 津南区| 鲁山县| 南昌县| 扎赉特旗| 崇义县| 呈贡县| 无极县| 靖边县| 固阳县| 花垣县| 锦州市| 甘孜县| 湘西| 武川县| 漳浦县| 诏安县| 东明县| 全南县| 樟树市| 绥化市| 高邑县| 石嘴山市| 都江堰市| 凌云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