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社會理論圖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涉及群眾利益的改革要建社會穩定評估機制”。從各地實踐和中央相關文件來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基本含義是對“重大決策對社會穩定的影響的預評估”,實現社會穩定的“源頭治理”,從而實現維護社會穩定的模式轉變。它包括三個基本要素:(1)預評估,就是對未來的不穩定因素進行模擬和預測;(2)源頭治理,不是為評估而評估,中心任務是把社會不穩定因素控制在萌芽狀態或緩解社會矛盾,需要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3)維穩與維權的統一,把事后的抗議力量導入公共決策參與過程,把“維權”、“維穩”和“決策過程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學化”三個系統結合在一起。
與實踐相比,學界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研究相對滯后,特別是開展研究的知識基礎嚴重不足。本研究試從社會理論出發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提供學理基礎,推動其發展,從而使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