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研究創新

1.4.1 理論創新

第一,提出并證實CVM假想市場中消費者決策過程包括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加入決策”和“支付決策”兩個階段。借鑒消費心理學理論,將CVM的消費決策劃分為“加入決策”和“支付決策”兩個階段并納入同一分析框架之下,通過研究支付意愿與收入變量的關系證明兩種決策機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不可截然分開。同時說明現有文獻對這兩種決策機制分別進行討論的做法具有誤導性。

第二,提出并構建(案例地)的CVM估值框架。借鑒顧客價值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提出旨在明確CVM“評估對象”和“市場范圍”的估值框架概念,并在文獻研究、案例地流域生態系統服務與產品分析、案例地CVM評估對象利益相關者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案例地長江流域南京段的估值框架為針對“南京市城鄉居民”開展面向長江“水質改善與水質恢復”環境價值的市場評估。

第三,提出并證實收入水平對支付意愿的影響具有非線性特征和“門檻”效應。收入水平越高支付意愿越高,但只有收入水平達到某個最低“門檻”值時才發生支付,從而驗證了環境服務具有倫理主義“詞典序偏好”假說。

1.4.2 內容創新

第一,首次探討了真實零響應和抗議性響應的區分原則,討論了抗議性響應的影響因素,并系統地研究了零響應樣本和抗議性樣本的不同處理方式對WTP估算所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國內文獻常用的直接刪除法或較小正數替代法均會導致評估結果出現顯著偏差。

第二,國內文獻對支付工具、熟悉度所引起的偏差僅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層面,本研究則首次采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從定量的角度更為嚴謹地討論了相關問題。

(1)在熟悉度的度量上,根據受訪者對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游覽長江的經歷以及戶籍的不同將其分為現場使用者、非現場使用者和非使用者,進而檢驗在不完全信息下受訪者是否仍然能夠形成明確的偏好。

(2)在支付工具上,分別選取捐款、繳納生態稅、提高水價和存取基金四種方法,定量地分析了不同支付工具下的激勵相容問題及其對WTP估值的影響。實證結果證實,非約束性支付工具存在策略性動機,會造成對WTP的高估。

(3)在價值類型上,綜合對比了受訪者基于生物多樣性、環境舒適度、自來水供應安全、漁業用水安全、農業用水安全、社會公益事業及存在價值等不同價值偏好的WTP值。結果發現:人們對感性認知度高的價值類型傾向于支付更高的費用。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在于提醒在國內開展CVM研究,必須將過于學術化的生態價值概念轉化為可認知的共同知識。

第二,首次系統討論了Probit模型、Logit模型、對數Probit模型、對數Logit模型以及Weibull模型的設定形式對WTP估值的影響,多視角地研究了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同時首次將參數模型的估計結果和非參數模型的估計結果進行對比,以檢驗計量模型設定是否會影響評估結果的可靠性。結果發現,平均值WTP受分布函數設定的影響極為顯著,相比而言,中位數WTP無論是在統計學意義上還是在經濟學意義上均是最優測度指標。

1.4.3 技術創新

第一,兩階段消費決策機制下的問卷設計。在問卷設計中,通過“加入決策”對受訪者的身份進行識別,判斷其是否屬于假想市場中的一員,并對拒絕支付的原因進行歸納分類。在“支付決策”階段,對所有持正支付愿意的受訪者,進一步追問其愿意支付的最主要原因,以便進一步評價其響應的可靠性。這樣的問卷設計邏輯,更符合人們日常消費的決策習慣。

第二,利用Spike模型解決抗議性零響應問題。國內現有文獻在零響應樣本的處理方面,要么直接刪除,要么使用較小的正數替代,隨機性很強。本研究首次運用允許真實零響應存在的Spike模型,模擬消費決策過程,對傳統的封閉式引導技術及其估值方法進行了修正。結果發現,經Spike模型校正后的評估結果無論是在可靠性上還是在有效性上性質都更優。

第三,首次采用Heckman兩階段模型,分析了國內文獻在CVM研究中所忽視的樣本選擇問題對價值評估的影響。結果發現,受訪者“加入決策”和“支付決策”是兩種既有聯系又存在差異的決策機制。經過樣本選擇校正后的WTP估計值更為合理可信,并且Heckman兩階段模型和Spike模型下的估值結果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寿宁县| 平顺县| 南安市| 浏阳市| 赤水市| 健康| 伊宁市| 灵璧县| 盘山县| 绵竹市| 安乡县| 高雄县| 平邑县| 柞水县| 子长县| 乃东县| 樟树市| 留坝县| 尉氏县| 武鸣县| 泾源县| 鲁山县| 平湖市| 偃师市| 汉阴县| 闽清县| 利川市| 彭州市| 合水县| 孟村| 沧源| 昌吉市| 呼和浩特市| 仁怀市| 子洲县| 吉隆县| 贺兰县| 申扎县| 东城区|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