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冷戰之后,世界格局發生了震撼人心的大轉變。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兩次大革命,人們飽嘗戰爭、對抗的痛苦。蘇聯東歐的解體,冷戰時兩個陣營的二元對抗和軍事競賽轉變為多元沖突和經濟、科技競爭。在此世界格局大轉型之際,一切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思維的、觀點的創新都應適應后冷戰的新格局、新形勢,為世界人民的福祉設計新方案、新構想,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做出新謀劃、新貢獻。

當此之時,世界有遠見、有智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謀略家都在思量解答之方,提出新戰略構想。然而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與時逆行,堅持冷戰時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他認為冷戰后的國際沖突將是文化對抗、文明沖突,主要是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互相奧援,而對西方文明產生威脅。“西方文明為顧及自身利益,對內應加強團結,放慢裁軍速度;對外應拉攏東歐和拉丁美洲,跟日本和俄羅斯合作,限制儒家與伊斯蘭國家的軍事擴張,并挑撥儒家與伊斯蘭社會的歧異,使他們無法聯手對付西方”[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載《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1993年,夏季號。。他描繪這幅世界戰略圖,顯然是對抗文化、冷戰思維衣缽的傳承。他又說:“在這個新世界里,最危險的暴力沖突形式是不同文明的主要國家之間核心國的戰爭。這兩種形式的沖突和由此導致的在今后四分之一的世紀里政治不穩定的主要根源,將是穆斯林的復興和中國的崛起。西方與那些文明的挑戰者——穆斯林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尤其困難和對立的。潛在的、最危險的沖突是在中美之間。”[美]亨廷頓:《再論文明的沖突》,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3(1)。這是他在1999年2月4日在經念科羅拉多學院建校125周年“文化在21世紀:沖突與聚合”專題討論會的演講。他把穆斯林的復興和中國的崛起作為西方文明的挑戰者、對立者,而且以“最危險的沖突”歸結為中美的沖突,這就明目張膽地以穆斯林和中國替代蘇聯和東歐作為西方冷戰的對象、假想的敵人,作為其進行遏制、制裁和攻擊的目標,制造二元對抗的新冷戰世界格局。正由于這種新冷戰思維的觀照,便編造了假情報,悍然發動侵略伊拉克戰爭,真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制造了人道主義的大災難。今后,這種大災難不知又會加到誰家的頭上!

當今,這種對抗文化、冷戰思維是世界不太平、不安全的根源之一,是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消極性、破壞性的力量。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是西方中心主義、西方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強烈的表現。他以西方利益為最高利益,西方(美國)的價值觀為終極的價值觀,西方的政治原則為第一位的政治原則。在他看來,非西方(美國)國家、民族、文明,應以西方的利益為利益,價值觀為價值觀,政治原則為政治原則。一切服從、遵奉西方的,不能有自己國家、民族、文明的利益、價值觀和政治原則。大有唯我獨尊,一統天下之勢。這樣,世界眾多國家、民族、文明在這個國際大家庭中就沒有平等、民主、自由、公平可言。這就是說,恰恰是西方自己踐踏了自己所宣揚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利益、價值觀和政治原則。

亨廷頓揚言,儒教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威脅者、挑戰者、最危險者,這不僅是對儒教的無知,而且是理智的缺失和對事實的罔顧。近來西方的一些智者,對儒教文明有所覺解,提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得回頭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是儒教創始人,他的智慧與亨廷頓所描繪的儒教文明實乃風馬牛不相及。然孔子的智慧卻是亨廷頓所編造的“文明沖突論”的“克星”:一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亨氏的“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相對待;二是孔子“仁者,愛人”,與西方霸權主義、單邊主義者制造人道主義災難相對待;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西方中心主義者己立而不允許別人立,己發達而制裁、遏制別國、別民族發達相對待;四是“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與西方單邊主義者制造新冷戰和戰爭相對待。

鑒于此,激發了我思考如何化解文明沖突論?如何化解冷戰遺留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以什么文化理念化解文明沖突?和平發展的形而上理念是什么?等等。于是我從中華民族傳統學術文化寶庫中開發出“和合”思維,并使之系統化、理論化,而建構了“和合學”理論思維體系,以化解亨氏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和合學”以其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五大原理,全面地化解了亨氏的所謂“文明沖突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盐边县| 南川市| 进贤县| 驻马店市| 扶绥县| 兴文县| 比如县| 琼中| 新平| 玛曲县| 乌鲁木齐县| 汝州市| 涞水县| 缙云县| 开鲁县| 泰顺县| 灵台县| 花莲市| 龙里县| 留坝县| 丹棱县| 辽阳县| 清原| 洪江市| 金秀| 耒阳市| 桃江县| 门源| 新密市| 泉州市| 岚皋县| 广水市| 吕梁市| 铁岭市| 乐至县| 高安市| 布尔津县| 江川县| 丰台区|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