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道德發展研究報告2015
- 葛晨虹
- 718字
- 2020-06-05 19:16:01
導論
1972年發生的“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不僅在美國引發了一場政治危機,也引發世人對政府倫理道德問題的反思,使“行政倫理學”成為一門在國際社會日益受到重視的學科。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和經濟全球化,以及城市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及其倫理道德領域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社會轉型和變革進程中,公權力運用、官員腐敗、政府公信力、企業誠信、人際冷漠等社會問題不斷引發道德論爭和思考。在公共行政方面,某些領域某些官員公權力的不當使用導致的某些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與民眾之間關系趨于緊張的問題,都使改進政府行政倫理狀況的任務迫在眉睫。中央反復強調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很多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干部道德考評制度化問題。2011年,國家公務員局出臺了《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要求“十二五”期間對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全員進行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2016年7月,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的意見》,提出了“堅定信念、忠于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的公務員職業道德,明確了公務員職業準入道德標準,在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以及履責激勵和失責懲戒機制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無論是對公務員職業道德的要求、職責的道德評價,還是對公務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都需要對公務員的道德現狀這一前提進行了解把握。本報告即期望通過對公務員道德的現狀、問題進行實證研究,對公務員道德觀念已發生和正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公務員在行政活動中存在哪些道德問題,面臨哪些道德困境,根源如何等進行分析,并在研究分析相關實證數據后,提出一些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的理論結論和實踐方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