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2:金融危機篇
-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 2304字
- 2019-12-19 16:52:08
二、金融危機就要來了:明斯基時刻

人類社會的經濟是有規律的,每次繁榮后面,都跟著一波波衰退。

人們把這種周期性經濟衰退的現象叫:經濟危機。
而經濟的衰退常常是由于金融危機導致的。
要談危機就得先來談談這樣一個問題:經濟規律是什么?
首先來介紹一位老司機——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應該是這個詞:


一聽到這個詞,先甭管啥意思,你腦子里第一反應應該是:金融危機要來啦!
家住美國的一位經濟學家發現,經濟是有周期的,金融危機經常發生,原因可能是金融不穩定。

他叫海曼·明斯基,提出了“金融不穩定假說”。
簡單地講,經濟越好人們越敢借錢搞投資。借錢多到還不起,玩脫了,金融危機就來了,經濟危機也不遠了。
等經濟好不容易恢復了正常,人們又開始借錢投資,這個過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來來回回。


經濟周期有大有小,很多小周期構成了一個大周期,明斯基時刻說的是大周期的轉折點。
那么問題來了,經濟是怎么到達這個時刻的呢?
經濟能上天,離不開這三把火:

融資你可以理解成借錢,那這三個階段是啥意思呢?我們假設經濟社會是個村子,故事就是這樣:
階段1:對沖性融資
銀行借錢給你是有條件的,得看你夠不夠格。


這種“銀行相信你在未來能還錢,因此在當下貸款給你”的行為叫信貸,它能讓你立刻有錢花,是經濟增長的關鍵。
為啥關鍵呢?
比如村里的有志青年二狗子想開養雞場,但手頭錢不夠,于是找銀行借錢創業。

二狗子拿著錢到處采購,買張三的米、李四的菜,錢就流到了市場里,被大家賺走了。

大家賺了錢,經濟條件好了,銀行自然更愿意借錢給人們。

這樣一來,大家手里錢就變多了,錢多了該干啥?花啊!

現實社會中有很多這樣的交易,人們借得多賺得多,消費就旺盛了,市場上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種表現就是經濟增長。
最后二狗子們連本帶利,還上了銀行的錢,所有人都賺了,經濟正常運行。

像二狗子這種借錢的情況就叫:

對沖性融資點了第一把火,讓經濟朝好的方向起飛。讓我們記住它的最大特點:

階段2:投機性融資
經濟這么好,二狗子就動了心眼,想跟銀行多借錢,開連鎖養雞場。

但養雞很費時間,錢投進去,一時半會兒賺不回來,于是二狗子和銀行商議:先還著利息,以后再還本金,養雞場押給你。

銀行也覺得養雞有“錢”途,二狗子肯定還得起,所以同意了貸款。
雙方一拍即合,二狗子又借到了更多錢,立馬開了好幾家分場。

借得多,還得也多,但按說好的,二狗子先還利息給銀行。

銀行天天坐收利息,心里美滋滋,很快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多借錢等于多賺錢。
于是銀行靈光一閃,放開了貸款條件:


這種“銀行降低標準讓你更容易借到錢”的行為,就叫信貸擴張。
實際生活里,有很多二狗子都這么干,回報雖然大,但風險很高。這種像投機一樣冒險借錢的情況,就叫投機性融資。讓我們記住它的最大特點:

階段3:龐氏融資
經濟好到這階段,大家盲目自信,因此借更多的錢搞投資,啥賺錢投啥,比如都去開養雞場。但人一扎堆,就很容易出事。

養雞的人多了會出啥事呢?
舉個例子,養雞要買雞蛋來孵小雞,買雞蛋的人一多,雞蛋價格就會漲:

一般來說,商品供不應求,可能會漲價。

同樣的理兒,跟養雞相關的東西,都可能因為買的人突然多了,導致價格上漲。
于是養雞成本上去了,二狗子一時半會兒賺不回錢,連利息都還不上,這可咋辦?
這時二狗子靈光一閃,借錢還錢啊!等賣雞賺了錢再統統還上唄!

現實社會中,會有很多這樣的二狗子和二舅,他們借來借去,時間一長,人們的債務就越來越多……

雖然表面看著經濟不錯,大家都有錢,但都是借的錢,萬一還不上呢?風險很大有沒有?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經濟也就好到頭了,這種拆東墻補西墻、到處借錢還錢的情況,跟龐氏騙局很像,所以叫龐氏融資。
讓我們記住它的最大特點:


看明白了吧,這三個階段都跟本金和利息有關系。最后咱們作一個重要的總結:

三種融資情況,就是經濟從低到高的三個階段。記住它們的主要特點:

如果你了解了自己社會的經濟情況,再對照下面的圖,大概就能知道社會處在什么位置了。

接下來,在龐氏融資后面,經濟就會來到這個拐點:
明斯基時刻


這玩意兒一來,接下來就會發生金融危機了,比天氣預報還準。
話說經濟好端端的,為啥拐彎了呢?都是因為二狗子們最后沒賺回錢啊!
仔細想想,社會上大家一窩蜂地都去養雞,最后市場上雞就超級多,這就很容易出問題:

很明顯,商品供過于求,可能會降價。
雞便宜了,大家更賺不回錢了,當初借的錢都虧了,肯定是還不上了。


這時,銀行開始少借出錢,甚至不借了,這種行為叫信貸緊縮。
大家虧光了,也借不到錢,消費就不景氣了,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種表現就是經濟下滑。
漸漸地,市場上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虧錢就像傳染病,引起社會的一連串反應:公司倒閉,員工失業,股市大跌,經濟下滑等。
金融危機就這樣來了……

面對危機,有什么辦法應對嗎?
讓我們來復習總結一下:經濟瘋狂主要是因為,人們借錢越來越多,越來越想冒險去搞投資。


借的這部分錢,就叫杠桿。借錢用來擴充資產,就是加杠桿。杠桿讓你賺得多,但賠起來也多。
杠桿越來越高,最后還不起了,可能就會引發危機。

所以該咋做知道了吧?
去杠桿啊!
簡單說就是還錢,一般政府都會做這些事:

方法1:債務違約重組
錢暫時還不上是吧?
銀行為了把錢要回來,只好想點別的辦法,比如少還點,延長還款期限。

方法2:財富再分配
給土豪加稅,把收來的錢用來發福利、創造就業崗位,這樣失業的人就慢慢有了錢,就能把欠的還上。

方法3:貨幣調節
為了解決問題,政府會和中央銀行商量,讓中央銀行多印一些錢,然后花到了大家身上。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各有利弊,大家了解一下就行。要想解決問題,難度還是很高的。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整個危機的歷史,才可能抓住經濟的命脈,說不定還能把危機轉變為機會。至少在經濟浮沉中,你不至于糊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