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古希臘藝術的巔峰之作

這一章我們要專門講雅典衛城。

我們之所以在這里將雅典衛城作為單獨的一章來講,其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但是古希臘建筑藝術最杰出的代表,也可以說是整個古希臘藝術最杰出的代表。甚至可以說,當人們談論古希臘藝術時,在很大程度上談論的就是雅典衛城,就像人們談論古希臘哲學時,很大程度上談的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一樣。

我想大家很可能都聽說過雅典衛城,但對于它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東西卻不一定有明確的概念,我在這里就是要彌補這一缺憾,將你們原來朦朧的東西明朗化,使它真正成為我們牢固的知識。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偉大的雅典衛城,我決定分四個部分來講,第一部分講一下衛城所在的地理位置,第二部分講雅典衛城的歷史,第三部分講它的整體結構,第四部分談它的裝飾藝術。我想,了解了這四點后,我們也就可以算了解雅典衛城了。

衛城的位置與歷史 雅典衛城的位置好說,就位于雅典。衛城所在的雅典市分成兩部分,一個是雅典市區,不包括比雷埃夫斯港,人口近百萬。雅典市區與比雷埃夫斯結合起來則稱為大雅典,面積400多平方千米,人口達300余萬,占希臘全國人口的1/4。

雅典周圍依傍著四座小山,分別叫伊米托斯山、帕爾尼斯山、艾加萊奧斯山和彭特利庫山。雅典市區有兩條小河,西邊的一條叫基菲索斯河,一年有半年只是涓涓細流。東邊的一條叫伊利索斯河,經常連水都沒有。它們把雅典市區大體劃分成三塊。雅典主要的建筑與名勝是中間的那塊,位于兩條小河之間。

雅典有一個天然的中心,就是雅典衛城,衛城的意思是說它可以拱衛雅典。

為什么它可以拱衛雅典呢?因為衛城建于一座小山——阿克羅波利斯山——之上。

阿克羅波利斯山有兩個特殊的優點:一是山雖小,其四周卻是懸崖峭壁,高150余米,聳立在周圍的平地之上,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達山頂,只要守住了它,敵人就甭想攻上山去,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二是這小山不但高聳,它的頂竟然還是平的!這樣上面就好建房子了。雅典人正是利用了這個長處,建成了舉世無雙的雅典衛城。

很早以前,阿克羅波利斯山上就有神廟與衛城了,公元前480年波斯人第二次侵入希臘時,把它徹底搗毀了,頑強的雅典人決定重建衛城,并且要把它建得比原來更大、更輝煌壯麗,好讓全世界都看到雅典的光榮。

這時的雅典之所以能夠成功地來建設雅典衛城這樣浩大的工程,還得多虧有一個偉大的領袖,正是他領導著雅典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這人就是伯利克里。他是一個雖出身貴族,但熱衷于民主政治的人,他有兩個杰出的本事:演講與知人。杰出的演講本事使他能在民主政治下用嘴巴把雅典公民團結在他的旗幟下,聽他發號施令,出錢出力來建筑雅典衛城;杰出的知人善任的能力使他能找到最適合于具體領導工程建設的人。

對于雅典衛城,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設計師與雕刻家。伯利克里找到的設計師名叫伊克底魯,雕刻家名叫菲狄亞斯,這兩個人正是當時最了不起的建筑師與雕刻家,尤其是菲狄亞斯,被稱為整個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刻家。有了這兩人,還有以上的條件,就為建筑一座偉大的衛城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伊克底魯和菲狄亞斯,要建成雅典衛城還要一樣東西——上好的建筑材料。更具體說就是石頭。但這也不缺,就在距雅典之北不到20千米的彭特利庫山上有的是潔白的大理石,雅典人光是從這山上采石的功夫就花了幾十年。

上面三樣東西找齊后,雅典人開始了他們偉大的建筑工程,這一工程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可以想象是非常之龐大的,金錢我們沒法知道,但整個建設時間長達40多年,從公元前448年開始直至公元前406年才基本竣工。

建筑好后的雅典衛城大體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進入衛城時所必經的大門。這是一扇很氣派的大門,挺立著我們上章講過的多利亞式的大柱,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刻。

第二部分是兩座神廟,一座是奈基神廟,用以獻給勝利女神奈基。

第三部分是另一座神廟,用來獻給一個叫伊克瑞翁的希臘英雄。

第四部分即帕特農神廟,獻給雅典的保護神——雅典娜。

這第四部分才是整個衛城的中心,甚至是整個古希臘藝術的中心,它代表著古希臘藝術黃金時代的最高成就。而且,當我們談論雅典衛城時,一般而言談的就是它,至于其他三個部分,兩座神廟,如果擱在其他城邦或許同樣會成為藝術上的老大,因為它們也十分精美,然而它們不走運,與帕特農神廟遇到一起了,這就像本來是小家碧玉的美人兒到了美若天仙的公主身邊作侍女,自然相形見絀,無人理睬了。

雅典衛城建好后,不但雅典人以之為豪,也成了全希臘人的驕傲;不但成了祭拜神靈的地方,也成了雅典人的生活與政治中心。每天絡繹不絕的人像一條河往衛城流去,有的來向智慧的雅典娜求簽問卦,有的來談情說愛,還有的,只是來看看,并且贊美一番。

每年,雅典人都要在衛城舉行大量的公共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九年才舉行一次的泛雅典娜節。

泛雅典娜節是雅典人最重要的節日,到了這一天,雅典人傾巢而動,來到衛城,舉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快活一番,最有名的是兩樣:一是運動會,這是雅典人的全運會,全雅典最健壯的男人們都來參加,有賽跑、鐵餅、標槍、打拳、賽馬等項目,獲得勝利的人雖然只得到一個桂樹枝編的圈兒套在頭上,但那隨之來的榮譽可大得很呢。

另一樣是向全體雅典人的保護神雅典娜獻祭。這也是整個泛雅典娜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節日的高潮。這天,全體雅典人都聚集在帕特農神廟大門外的廣場上,他們的祭品并不昂貴,只是一件由雅典全體童女共同繡制的橘黃色長袍,但它象征著全雅典人對他們的保護神的純潔童貞的愛。

即使在雅典已經失去了獨立,淪為亡國奴的日子里,泛雅典娜節仍在舉行著,直到公元3世紀才最終停止,前后延續700年之久。

雅典衛城如此壯觀,但它的命運是悲慘的,屢經劫難。

第一次是公元前404年,雅典最終被斯巴達人擊敗,斯巴達人摧毀了保護雅典的長城,雅典衛城也第一次遭到損害,不過斯巴達人并非沒教養的野蠻人,所以損害不算嚴重。后來統治雅典的馬其頓人和羅馬人是希臘文明的崇拜者,當然更不會破壞衛城。

第一次對衛城造成較大破壞的是希臘日漸眾多的基督徒。公元500年左右,他們把帕特農神廟改成了基督教堂,把所拜的對象由雅典娜變成了圣母瑪利亞。為此他們把大門由朝東改成了朝西,那內部裝修也被改得符合基督教口味。非凡的雅典娜雕像早已不見,美麗的壁畫也消失了,變成圣徒們的畫像。

又過了千余年,15世紀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了希臘,這些信奉安拉為唯一神的穆斯林又將神廟由基督教堂改建成清真寺。我們知道,清真寺的內部是最樸素的,什么神像都沒有,因為穆斯林不崇拜任何偶像。他們便把原來基督教堂里的繪畫雕像全弄掉,還在神廟另一頭建了座宣禮塔,向穆斯林提醒禱告的時辰。

此時,雖然內部那些偉大的雕像與壁畫都沒了,但雅典衛城的建筑本身并沒有遭到很大破壞,甚至相當完好。但到了17世紀,它遭受了第一次整體性的大破壞。這一年,威尼斯人與土耳其人開了戰,威尼斯的雇傭軍們包圍了雅典,困守衛城的土耳其人看到帕特農神廟地勢高,墻壁又堅固無比,就把它當作了火藥庫,這年9月26日,威尼斯人又開始攻城,向土耳其人的火藥庫開了炮,結果一炮中的,土耳其人的火藥庫完了,裝火藥的帕特農神廟也完了。

沒了火藥的土耳其人終于投降了,威尼斯人看到帕特農神廟西面山墻上的海神波塞冬雕像挺不錯,就想把它當作戰利品運回去,但剛拆下來,那些工人們一個不小心,雕像便從他們手里往大地奔去,變得粉身碎骨。

再過了兩百余年,到了19世紀,一個英國佬來了,名埃爾金,他是掠奪文物的老手,把最后幾塊好點兒的雕刻全拆走了。它們現在還放在大英博物館里,叫埃爾金石像。

不久希臘爆發了獨立戰爭,打了好幾年,到1832年,希臘人終于在被異族奴役兩千多年后再次獲得了獨立與自由。

此時雅典衛城已成廢墟。

衛城的整體結構 下面我所介紹的雅典衛城乃是昔日被摧毀之前完整的衛城。我將它輝煌時的模樣介紹給大家,因為正是那個衛城才代表了西方古典文明的最高峰。

前面說過,衛城分四個部分:大門、奈基神廟、伊克瑞翁神廟、帕特農神廟。雅典人修筑四個部分時,沒有破壞山的本來形態,而是依據其自然的起伏來修筑的,使得神廟與自然的環境十分和諧。如此,建好之后,四座大建筑就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整個山頭之上:最頂上是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帕特農神廟,它像一個天生的君主,君臨衛城和整個雅典。在它的北面,稍下的位置上是比帕特農神廟小得多的伊克瑞翁神廟。從伊克瑞翁神廟往西,也就是在帕特農神廟的西北面,是奈基神廟,衛城大門就在奈基側近。

我們現在來分別介紹一下各部分的大致結構,先從大門談起。

這座大門的設計者是牟尼西科勒斯,這與前面說過的衛城的設計師是伊克底魯不相矛盾,要知道像雅典衛城這樣的龐大工程,一個設計師是不夠的,伊克底魯只是整個衛城的總設計師,至于各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的設計師,具體負責這部分工程的設計,這樣一個好處是使雅典衛城具有了多變的風格,集中了古希臘建筑設計藝術之精華。這大門便是一個好例證。前面說過,古希臘的神廟有三種柱式:多利亞式、愛奧尼亞式與科林斯式。但這座大門卻不是其中任何一種,而是融合了兩種風格:多利亞式與愛奧尼亞式。它的建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中央大門與兩翼建筑。它們是這樣排列的:一到衛城的大門,迎面就是6根多利亞式的大柱子,高近9米,上面有水平梁和三角形的額梁。進大門后有一條寬敞的通道,它的旁邊有3對愛奧尼亞式柱子,通道兩邊以前都有建筑,其中左邊建筑的墻上曾有古希臘著名畫家波利格諾托斯的壁畫,所以被稱為“繪畫館”。

其次是與大門相距不遠的奈基神廟,位于大門的西南端,它的設計師名叫卡里庫拉斯,這是一座愛奧尼亞式的建筑,神廟的前后各有4根愛奧尼亞式大柱子,由于上面的凹槽比較深,反光能力很強,每天,在陽光照射之下,隨著陽光的西移,柱子也顯現出奇妙的變化,十分有趣。在它的山墻與中楣之上精雕細刻著有關勝利女神的故事,里面還有奈基美麗的雕像,引人入勝。

奈基神廟之后是伊瑞克翁神廟。伊瑞克翁是傳說中古雅典的王,他正埋葬在這里。除了伊瑞克翁的事跡外,這里實際上也是帕特農神廟的分廟,里面也有雅典娜像,描繪她與海神波塞冬爭當雅典保護神的情景。其建筑也極富特色:它不像一般建筑在平面上的神廟,而是建筑在兩塊高低不同的基石上。這使得它的各部分建筑順著地形的差異顯出高低大小的不同,而這又帶來了柱子數量的不同。它的西面有3根柱子,與之相對的東面柱子足足多了一倍,達到6根,南面也是6根,北面卻只有4根。至于神廟內部,可以分成3間房子:西邊房間里有一個長方形水槽,裝的是鹽水,以象征海水,供海神波塞冬享用;中間房子用來供奉波塞冬和伊瑞克翁;東面房間里是雅典娜像。

最后我們來描繪一下帕特農神廟。

也許大家心里早存著一個疑問了,為什么雅典娜神廟不像其他神的廟一樣用其名字來直接稱呼呢?而叫什么帕特農。這個轉換其實正反映了雅典娜在雅典人心目中特殊的地位。帕特農神廟意即貞女的神廟,這是說,雅典娜不是一般的女神,而是貞潔的女神。

我們以前說過,古希臘的神像凡人一樣,滿腦子情欲,經常亂搞。這并不是說希臘人喜歡神都像凡人一樣放蕩,相反,他們對那些貞潔的女神懷有更深切的敬意,而雅典娜便是所有女神中最貞潔的一個。

帕特農神廟是單排繞柱式建筑,即它的建筑外圍只有一排柱子環繞。地基長約70米,寬約30米,大體上是多利亞式建筑,但也有愛奧尼亞風格的東西。它的繞柱是多利亞式的,前后各8根,左右各17根,直徑近2米,高超過10米,這在多利亞式的柱子里是比較細長的一種。

帕特農神廟的內部是這樣的:它的長等于古希臘的100尺,所以又叫“百步殿”,左右兩邊各有兩排與墻壁平行的柱子,西側是一個放祭神用的器皿的房間,由一些貞潔的處女來管理,名叫“貞女室”,貞女在古希臘語里的發音就是“帕特農”。

帕特農神廟最有意思的建筑特色之一就是很少用直線,例如它的地基并不是水平的,中間要高一點,它的正面繞柱,除了中間的兩根是垂直的外,其他都有點向中心傾斜,各柱子的直徑及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也并不完全相等。但這一切不但沒有使得整座建筑看起來凌亂不堪,反而更顯嚴整有度:那地基看上去仍是水平的,正面的繞柱看上去也是筆直的,柱子們看上去也是一樣粗的,柱子之間的距離看上去也是一樣長的。

這就是建筑中的“視覺矯正”,它突出地顯示了希臘人在他們的智慧達到高峰時,已經不但能尊重自然,而且能超越自然,并在這超越中達到與自然深刻的和諧。

衛城的裝飾藝術 雅典衛城之所以了不起,其原因固然與它的建筑有關,但同樣重要的是其裝飾藝術之精美,這些裝飾藝術作品體現了古希臘藝術的最高水平。它們現在雖然所遺無幾,然其殘存者的精美絕倫仍令千年之后的現代人感嘆不已,也令現代的藝術家們自愧弗如,這情景有點像現代哲學家們面對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時的情形。

雅典衛城的裝飾藝術品主要分兩種:繪畫與雕刻。繪畫現在已經完全遺失,所剩的只是“繪畫館”的名字而已。雅典衛城的四個部分都有雕刻,但我們在這里要說的只是帕特農神廟的雕刻,它足以代表整個雅典衛城的雕刻藝術。

帕特農神廟外面有三個地方有雕刻:山墻、排檔間飾和中楣,最里面還有著名的雅典娜神像。

我們上一章已經談過了什么是山墻、排檔間飾與中楣,它們位于神廟的何處,大家可以先去溫習一下,再看下面的內容。

在神廟的這三個地方,山墻、排檔間飾與中楣,古希臘人必會用浮雕裝飾起來。

第一處是山墻。它的命運我們在上面已經說過了,那個威尼斯大軍的統帥想把上面的波塞冬雕像拆下來作戰利品,但工人們在把它拆下來后,一個不小心,將它摔得粉身碎骨。所以我們現在沒辦法看到它——除了在大英博物館里那個可憐的沒了手、腳和頭的河神。我們只能依據一幅大約作于17世紀的素描來看它。可以相信這素描是真的,因為那時整個山墻還完好無損地立在屋頂上呢。

這山墻的素描已經有些模糊了,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東西:最中間有兩個人,一個是高大魁梧的裸體男人,另一位是穿著傳統古希臘服裝的女士,男左女右。女人的右邊有一匹馬,舉起雙蹄對著她,像要踢她一蹄子。馬屁股后面是一些人,不斷地變小,不斷地把腰彎下去,最后一個人則干脆躺著。男人的左邊也是些類似動作的人,也在不斷地縮小下去,直至躺到角落里。

這雕刻的乃是個有名的神話故事:雅典娜與海神波塞冬爭當雅典城保護神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在《西方文學通史》第一章“古希臘神話”之“古希臘諸神”一節中已經說過了。

與一般神廟的山墻不同的是,帕特農神廟的山墻特別大,至少要20個人才能將它填滿,要把這20個人安排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里,并讓每一個人都顯得自然可不是容易的事,但在帕特農神廟的山墻上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做得幾乎完美無缺。首先,它的人物該站的站,該坐的坐,該大的大,該小的小,無一不自然而合理。從每個雕像看,像那可憐的河神,雖然它的位置只是山墻的最角落,也最不重要,但如果把它單獨列出來——像現在在博物館里的情形一樣,會感覺它并不是一個不重要的人物呢,它只剩下軀干的身體上,每一塊肌肉都被精雕細琢了出來。且并不僅僅是《擲鐵餅者》中的力量或者《赫爾墨斯和小酒神》中的美,而是堪稱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現在我們來看看雅典衛城的排檔間飾。前面已經談過排檔間飾是怎么回事,它是塊長方形的石板,分布在神廟外墻的四周。在帕特農神廟上,這樣的排檔間飾有近百塊。現在留下來的只是南面墻上的幾塊,從這幾塊上我們可以看到每塊都有一個人和一個人首馬身的家伙在打架。這種人首馬身的東西在古希臘是很有名的,有好的也有壞蛋,好的則幫助人類,如我們在《西方文學通史》第二十一章“浮士德”中提到過的喀戎。壞蛋則專門與人類為敵,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好色,專搶人間美女。也愛喝酒,渴完酒后就耍酒瘋。排檔間飾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有一次,一幫伽勒底人正在喝喜酒,一幫這樣的怪物來了,他們不但搶酒喝,還要搶新娘子。于是迦勒底人便與他們打起來了。

在一塊排檔間飾上,我們看到,一個本來披著件袍子的人,他的袍子已經掉到臂彎下去了,他面對著我們,雙手后仰,全身幾乎一絲不掛。他用左手揪住怪物的人頭,那怪物也揚起前蹄,奮力掙扎。人和怪物的腦袋都不見了,但像前面的河神一樣,從這剩下的軀體上仍可以看到古希臘藝術的頂峰期間雕像的藝術特色:這些雕像既符合嚴格的解剖學要求,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色彩,同時它所描繪的軀體并不是實實在在的人的軀體,而是一種理想的人的軀體,是力與美巧妙的結合。

前面我們講過,中楣是用愛奧尼亞式柱子的神廟才有的,但這帕特農神廟用的是多利亞式柱子,為什么也有中楣呢?我猜,這雅典衛城集古希臘藝術之大成,那些設計建筑它們的人都是杰出的天才人物,所以像所有的天才人物一樣,他們在進行創作時是不受任何人為限制的,他們只尊重自然,看在這個地方如何建筑最美、如何雕刻最美便如何去建筑、雕刻。當他們看到將愛奧尼亞式的中楣用上去好看時,便毫不猶豫地用上了,而且用同樣美的雕刻去裝飾它。

中楣上的雕刻原本長達160米,高約1米,現在留下來的還不少,它所記載的就是上面講過的雅典人最重要的節日——泛雅典娜節游行的情景。以東面為中心,這里坐著此次游行的主角——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還有她的父親萬神之王宙斯,以及諸位神靈,他們的兩邊是祭司們,再往兩邊則是人間的大人物和美麗的貞女們,游行從西面開始,這里的人們已萬事俱備,只等起程,到了南面和北面,人們已經開始游行了,隊伍浩浩蕩蕩向前挺進。

游行隊伍的大致路線是:從西面出發,兵分兩路往南北兩面挺進,最后便匯合到了東面,在這里,他們終于走到了他們的目的地——雅典娜,但見她,這位集貞潔、智慧、美麗與勇敢四種美德于一體的女神,從容地坐著,仿佛太陽一般閃爍著光焰。

除雅典娜,這里還有大量人物、馬匹和各式各樣的物件,據說人物多達500個,馬也超過100匹,它們如此眾多,排在相對狹小中楣上卻并不顯擁擠。再看細節,盡管人物非常之多,然而每個人的每根頭發都不是草草而成的,這些雕刻家似乎有的是時間,慢條斯理地把數不清的人物一個個細細雕來,把它們疊加在一起,顯出驚人的華麗與解剖學般的精確。

正是在這里,古希臘藝術達到了它的頂點:將藝術美、自然美與社會美融為一體。

菲狄亞斯的雅典娜雕像 談完了帕特農神廟的外面,最后我們應當來談談它的里面了。

它里面的創作者是一位我們慕名已久的偉大藝術家,號稱古希臘藝術家之王,猶如神中之宙斯——菲狄亞斯。

關于他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且互相矛盾,他可能出生于公元前480年,逝世于公元前430年左右,是雅典人,可能是一個叫赫吉亞斯的人的弟子。他一生先在希臘各地漫游,到過許多地方,如德爾斐、底比斯、奧林匹亞,等等,在那些地方搞雕刻。一方面由于他是當時公認的最偉大的雕刻家,另一方面由于他與伯利克里是好朋友,他被伯利克里聘為雅典衛城的藝術總監。雅典衛城的所有裝飾藝術品,包括我們前面說的那些,都是在他的指導之下完成的。

但問題是,由于這些雕刻太多,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甚至于沒有一件是他完成的,至少不是他獨立完成的。這樣就產生了關于菲狄亞斯的一個怪圈:一方面有無數的藝術品下掛著他的名號,他被稱為藝術家之王,另一方面現在卻找不到一件作品,哪怕像樣的復制品,能夠證明的確出自他之手,可以讓我們看到他的偉大。所以我們現在也只能用“據傳說”來描述幾件他的藝術作品:

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像,據說這件描繪萬神之王宙斯的雕像高達20米,內用青銅鑄造,外用象牙作皮膚、黃金做衣服,曾被稱作古代世界第七大奇跡——也是唯一一座由個人創造的奇跡。

第二件是《列姆諾斯島上的雅典娜貞女像》,這尊青銅雕像雖只有真人大小,但極其逼真,并且把人物的內在精神魔術般地賦予了雕像,這種將人的靈魂與精神賦予雕像,使之具有神奇的生命力正是傳說中菲狄亞斯作品的主要特色,也是他能夠超越于后世的地方。

第三、第四、第五件就都與雅典衛城和帕特農神廟有關了,分別是雅典衛城露天廣場上的雅典娜神像、帕特農神廟上的裝飾浮雕以及里面的雅典娜神像。

雅典衛城露天廣場上的雅典娜神像據說高達9米,用青銅鑄成,手執長矛,既像一位偉大的戰士,又像一位含羞的美女,是二者巧妙的結合。

帕特農神廟的裝飾浮雕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最后我們要說的就是帕特農神廟內的雅典娜神像。這也許是菲狄亞斯最有名的作品,也是整個雅典衛城最著名的藝術品。但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它的一個模型了,而且是一個蹩腳的模型,根本談不上原作的藝術魅力,只能通過它看看那如此聞名的大作是什么樣子。

從這個模型上看,雅典娜的裝束間于紅裝與武裝之間,她頭戴三角帽,每個角都是個小雕像,表情泰然,身穿鎧甲,身著古希臘民族服裝,胸脯像飛機場一樣,毫無女性的特征,左手放在盾牌上,盾牌上雕刻著希臘人與亞馬遜人作戰的情景,據說上面還包括伯利克里和菲狄亞斯自己,兩人正以手中之武器向敵人投去。雅典娜右手托著一尊長著翅膀的勝利女神像,腳下是一個臺座。

說實在的,雖然這個雅典娜神像被傳得神乎其神,但從這個模型可半點也看不出來,甚至連一個三流雕刻家的作品也比不上。

但據說這件原作確是驚人的,它高達12米,內部用青銅或木頭雕刻而成,外面露出皮膚的地方以象牙雕刻,顯得潔白無比,外面的衣服則是不折不扣的金子,是貨真價實的金縷衣。

許多書上說,菲狄亞斯以他卓絕的天才,加上充裕的物質條件,終于創造出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震古爍今的巨作,攀上了古希臘藝術的巔峰!那么,攀上了藝術之珠穆朗瑪的菲狄亞斯命運又如何呢?是否躺在滿身榮譽上過他的快樂日子呢?

不!遠非如此。雅典衛城竣工之后不久,他便被逮捕了,罪名是貪污了用來給雅典娜做衣裳的黃金,當然這個罪名是莫須有的,但他依然被送進了監牢。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菲狄亞斯就脫下了雅典娜身上本來就可脫下的金縷衣,一稱,與原來的金子等重,這才得以洗脫罪名。然而不久他又因為將自己和伯利克里的像雕刻在雅典娜的盾牌上而被控褻瀆神圣,再次被捕入獄。

他此后的命運就不可知了,有人說他就此死在獄中,有人說他被奧林匹亞人贖了出來,幫他們雕刻前面提到的那個偉大的宙斯神像去了。

但不管怎樣,菲狄亞斯被雅典人逮捕了卻是不折不扣的事,這不由令我們想起前面說過的三位偉大的雅典人來: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命運——被雅典人迫害。

這些偉大的希臘哲學家與藝術家的共同命運使我想起了希臘人的命運——他們從事了偉大的創造,他們的創造是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的巨大的財富,然而這些創造卻并沒有給創造者帶來什么好處,相反,在創造成功之日,便是他們將要失去自由之時。

讓我們用歷史事實來說話吧。在雅典衛城建成不久,僅僅幾年,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就被斯巴達打敗投降了。而這場希臘人的內戰使他們喪盡了元氣,不久,馬其頓人就乘機征服了希臘全境,希臘人從此失去了他們的自由,長達兩千年之久。在這漫長的兩千年中,他們歷經了各式各樣主人的統治,羅馬人、拜占庭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卻從來沒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他們一度那么光輝燦爛的藝術,也湮沒在希臘大地的荒山野草叢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成市| 黔西| 上蔡县| 竹溪县| 长子县| 黄石市| 光山县| 万源市| 洛川县| 海晏县| 灌南县| 北宁市| 武义县| 揭东县| 洪雅县| 汉阴县| 棋牌| 关岭| 佛教| 武威市| 扶风县| 兴宁市| 台山市| 寻乌县| 鹰潭市| 额济纳旗| 青龙| 胶南市| 东港市| 监利县| 元阳县| 威海市| 手机| 赤壁市| 科技| 加查县| 射洪县| 宁海县| 贵州省| 卓资县|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