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能辨是非,處事方能決斷①;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②。
【譯文】
心中能夠辨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處理事情就能毫不猶豫地做出決斷;人不忘廉恥之心,在社會上為人處世,自然就不會做出任何卑鄙污穢的事。
【注釋】
①決斷:決定怎么辦。
②卑污:卑鄙污穢。
【評析】
所謂“是非”,不光是指事情的對錯,同時也代表著善惡。有些事對錯并不十分明顯,這時更要仔細判別,以免做了錯事。許多人由于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復雜的事物面前是非不分、好壞不辨,或在處事時優柔寡斷、謹小慎微,缺少了辨別真偽的能力和果斷干練的作風,便經常貽誤時機,無法將事情做好。
人要有自知之明,在生活中需要時刻捫心自問,有錯的地方及時改正,這樣,優秀的品格才能發揚光大。我們只有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才可建立屬于自己的心理天堂,而后坦然地面對生活。人有廉恥之心,知道為做了何事而感到羞恥,為做了何事而感到光榮。人心思廉,激濁揚清,為官者清正廉潔,不貪污受賄;法以明恥,扶正祛邪是我們理應遵行的基本道德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