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①;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②??芍e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昧而多財,則益其過③。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譯文】
凡做善事的人家,必然遺留給子孫許多的恩澤;而多做惡事的人家,則留給子孫的只能是災禍。所以我們要多做好事,為子孫后代造福,這才是為他們做長遠的打算。圣賢之士有許多的金錢,但這很容易使他們貪圖享受而不求上進;愚笨的人擁有很多錢財,這只會助長子孫的過失。由此可知積聚財物留給子孫,帶來的禍害是無窮無盡的。
【注釋】
①余慶:遺留給子孫的德澤。
②余殃:遺留給子孫的禍患。
③益:增加。
【評析】
中國人重視家庭和子孫。留給子孫什么呢?這是中國人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積德行善,必然會留給后代許多的恩澤;而多行不義,則會使后輩禍患無窮。觀察我們周圍的人,凡是行善之家,無不受到他人的敬重,就連他的后人也會得到被恩澤者的感激??梢哉f祖宗的積善是家世的后福,前人的不義給后人帶來禍患。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擁有很多財富,未必就意味著可以萬事大吉,安享清福了,沒準隨之而來的是劫奪之災。特別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金錢更是禍害自己,殃及子孫。賢者財多則會失去奮斗的動力,愚者財多則會助長作惡的邪氣,所以說留給子孫過多的錢財不一定是好事。金錢關乎人們物質生活質量的優劣不假,但它卻不是啟動幸福人生的萬能鑰匙,更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根本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