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孫蔣談判與孫張結盟

孫傳芳的援贛部隊雖然出發了,但他仍然在觀察風色,一面和蔣介石的代表頻頻談判,一面和張作霖、張宗昌結盟。

孫傳芳和廣東國民政府之間早有聯系。1925年12月,孫傳芳曾派王季文為代表到粵會見蔣介石。《蔣介石日記類鈔·軍務》,1926年2月3日。次年2月、5月,孫兩次派人赴粵與廣東國民政府“修好”。7月,孫傳芳派人赴滬,和粵方代表商洽,并致電蔣介石,希望不用北伐字樣,不侵犯閩贛。《蘇粵代表會晤》,《晨報》1926年8月1日2版。8月12日,蔣介石致電孫傳芳,要求他不受吳佩孚“偽命”,并稱,“對于全國軍人,力求團結”,“志同道合,直可聯為一體”,倘孫傳芳能“順應革命潮流”,則可代為向政府請求,承認孫傳芳為五省總司令。《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8月,孫傳芳派人到湘,和蔣介石聯系,同時運動唐生智,以湖南地盤為條件,誘使唐“拒絕革命軍”。《蔣介石日記類鈔·軍務》,1926年8月17日。蔣介石估計孫傳芳的內部發生變化,指令駐滬代表何成浚和孫傳芳接洽,“于此倒吳之時,須要孫有確切表示,或加入國民政府應有其具體條件也”。《蔣介石致何雪竹電》,1926年8月18日,臺灣《近代中國》第23期,1987年6月30日出版。何成浚與孫傳芳原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二人于8月下旬在南京進行了兩次會談。第一次,何成浚提出:1.由廣州政府委派孫傳芳為東南五省首領,保持五省治安;2.孫傳芳與革命軍一致動作,革命軍自湖南北上,孫軍自江西西進,雙方夾擊湖北,會師武漢。孫傳芳提出:國民革命軍應停戰并退出湖南,“湘交湘人自理,作緩沖地”。對此,何成浚表示:“停戰未始不可,但必須吳軍退出鄂境,以兩湖作緩沖地方能商議。”《何成浚致譚延闿密函》,1926年9月4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粵蔣代表何成浚之談話》,《申報》1926年9月4日13版;何成浚:《八十回憶》,《近代中國》第23期。第二次,孫傳芳要求國民革命軍在岳州停止前進,“以和平手段處置國事”。何成浚則要求孫傳芳先促吳佩孚下野,“擔保吳不復在政治上活動;在岳停止一節,亦可商議”。《何成浚致譚延闿密函》,1926年9月4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粵蔣代表何成浚之談話》,《申報》1926年9月4日13版;何成浚:《八十回憶》,《近代中國》第23期。會談中,孫傳芳只表示,“國民黨之三民主義,亦表贊同,惟共產主義深所反對”。《粵蔣代表何成浚之談話》,《申報》1926年9月4日13版。對何成浚的具體意見則始終不答復。9月初,張群再次赴寧。孫傳芳強烈地表示,不能接受國民政府任命,但又同時聲稱:“保持和平,不投入漩渦。”《何成浚致譚延闿密函》,1926年9月7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孫的左右手楊文愷則提出辦法三條,要求張群轉達蔣介石,其內容為:在現下不犯入其轄境,將來與廣東國民政府立于對等地位,“商量收拾全局”;粵方“須表明非共產”等。《何成浚致譚延闿密函》,1926年9月7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除派代表磋商外,孫傳芳、蔣介石等人之間的函電聯系也很頻繁,彼此都要求對方撤退。9月6日,孫傳芳致電譚延闿、蔣介石等,聲稱粵軍進攻江西萍鄉,“傳芳已命我軍后退百里,請粵軍亦迅速撤退,以免誤會”。《東南局面將有大發展》,《晨報》1926年9月9日2版。7日,再電限24小時退回粵境。《南京孫傳芳通電》,《申報》1926年9月9日6版。蔣介石則于9月10復電孫傳芳,建議由原江西軍務督辦、國民政府新委任的江西宣慰使兼第十一軍軍長方本仁主持贛政。《蔣介石致孫傳芳電》,《晨報》1926年9月17日2版。13日,再電孫傳芳,聲言“執事以保境安民為職志,應速撤退駐贛各軍”。《駁復孫傳芳陽電》,《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8編。此后,蔣介石一直堅持要孫傳芳以此點來表示“誠意”,并稱:“本軍決不擴大戰區,即使占領了江西,亦可如前議歸還。”《蔣介石復張群書》,《申報》1926年9月22日9版。談判一直若斷若續。

孫傳芳和張作霖、張宗昌之間長期存在仇隙,不久前還是生死冤家。他在出兵援贛之際,不能不調整關系,以免后門失火。

8月16日,五省聯軍訓練總監王占元由天津到達濟南;9月7日,到達南京。王占元南行的任務是動員孫傳芳與張作霖拋卻前嫌,合作援吳。8日,孫傳芳致電張作霖,表示“備悉我公懇懇關垂之意”,“今赤焰梟張,勢將燎原”,“愿追隨左右,共挽頹局”。《孫傳芳聯張討蔣電》,《申報》1926年9月12日4版。9日,張作霖復電:“東南半壁,全賴我兄支柱”,“弟但知大局為重,微嫌小隙,早付東流”。《奉張電孫表示合作》,《申報》1926年9月13日4版。在王占元南行之后,提倡大北洋主義的靳云鵬也于11日接踵而至。靳于8日到奉,參與軍事會議,對張作霖說:“黨軍既以北伐為名,在勢必不止于長江,彼方行步步為營之策,得湘、鄂即窺豫贛,得長江安能保其不窺河北?”《奉寧對南軍事之結合》,《申報》1926年9月17日6版。靳建議聯孫制蔣。當時,張宗昌也在奉,經靳勸說后表示:“馨遠若能斷然出兵打蔣介石,山東有一兵一卒走入江蘇,算我姓張的不夠朋友!”《奉寧對南軍事之結合》,《申報》1926年9月17日6版。靳、孫會談結果,孫傳芳表示,將親率13萬大軍進駐江西。11日,孫傳芳致電張宗昌稱:“效帥忠勇奮斗,肝膽照人,請聯合出兵,共同討赤”,“傳芳誠意與奉魯合作,此心可質天日。”《奉魯蘇聯合對粵之形勢》,《申報》1926年9月15日4版。14日,靳云鵬、王占元聯翩到濟,轉達孫傳芳的“合作”之意,請奉魯軍速由京漢路進攻武漢,孫方將由贛進攻黨軍側面,同時保證孫軍在蘇魯交界不駐重兵。《奉魯蘇聯合對粵之形勢》,《申報》1926年9月15日4版。當日晚,張宗昌即派潘復、文和、吳家元三人為代表赴寧會見孫傳芳,潘復表示:“效帥為直接(截)了當之人,非爾虞我詐者可比”,“一俟蘇魯妥協,即行出兵”。《孫傳芳出發有待》,《申報》1926年9月18日9版。16日夜,雙方協議:江蘇徐州、山東兗州雙方駐兵不過一旅;遇必要時,魯軍得假道徐州隴海東站入豫,但徐州以南五省勢力圈之軍事,魯方決不干預。《蘇魯合作問題》,《申報》1926年9月20日4版。

經過王占元、靳云鵬的斡旋,蘇孫、魯張、奉張之間的聯盟初具雛形。9月19日,張作霖派人赴寧答謝,攜帶共同出兵計劃及解決內閣方案,征求孫傳芳意見。同日,楊文愷等赴濟,代表孫傳芳和張宗昌交換了蘭譜。《楊文愷、張學良先后抵濟》,《申報》1926年9月20日4版。20日,匆匆返寧報命。

在和張作霖、張宗昌結盟的同時,孫傳芳還于9月14日派出密使會見英國駐滬領事,以“中國的安全岌岌可危”“英國利益同樣受到威脅”為理由,要求英國給以任何形式的合作。密使表示,“只要能消滅布爾什維克的威脅”,孫傳芳準備冒奉軍賴在長江一帶,以及被指責向外國人出賣祖國的風險。Sir, R. Macleay to Sir Austen Chamberlain, No. 374, Tel, September 15,1926, Fo405/252A, P. 218.15日,英國公使麻克類向外交部建議,由駐滬領事向孫傳芳保證,視孫軍與廣州軍隊作戰情形,予以“最適當、最有效的援助”。Sir, R. Macleay to Sir Austen Chamberlain, No. 374, Tel, September 15,1926, Fo405/252A, P. 218.但是,英國政府對沉浮變幻的中國軍閥不放心,擔心孫傳芳的失敗會使英國的處境“更為難堪”,Sir W. Tyrrell to Sir R. Macleary, No. 269, Most Secret, Tel, September 27,1926, Fo405/252A, P. 223.因此仍持觀望態度。

盡管如此,楊文愷的濟南之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孫傳芳的后顧之憂。21日晨,孫傳芳乘江新輪赴贛。在船上,他發表談話說:“予此次出師,抱定三愛主義,曰愛國,曰愛民,曰愛敵。”“誓本此旨,為此次作戰主義。大局定后,即以三愛為我黨之黨綱。”《孫傳芳三愛主義》,《晨報》1926年9月27日2版。到九江后,即以江新輪為總部,指揮江西戰事。同時命皖軍陳調元部駐扎于湖北武穴,準備上窺武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达日县| 宿迁市| 庆安县| 都昌县| 金平| 涿州市| 土默特左旗| 永春县| 织金县| 黔西县| 永靖县| 武城县| 江城| 安新县| 青河县| 新乐市| 称多县| 雷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牡丹江市| 清水河县| 南投县| 麦盖提县| 米脂县| 含山县| 福建省| 政和县| 玉田县| 临桂县| 慈利县| 肥西县| 黄骅市| 永登县| 鄂托克前旗| 大兴区| 驻马店市| 磐安县| 庄浪县| 娄烦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