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孫傳芳出師援贛

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向為富庶之區,孫傳芳于1925年11月成為五省聯軍總司令后,便提出“保境安民”口號,一以杜外人覬覦,保住到口的肥肉,二以迎合東南資產階級的愿望。還在北伐軍入湘前,孫傳芳就聲明:“人不犯我,我絕不犯人”,“如貪婪竊發,抉我藩籬”,“亦惟有率我五省之師旅,以遏制之而已”。《孫傳芳抵滬后之通電》,廣州《民國日報》1926年5月13日。1926年北伐軍入湘后,孫傳芳又于6月12日召開軍事會議,宣布“無論何方軍事,均主以消極眼光應付之”,“不加入任何漩渦”《孫傳芳又開軍事會議》,廣州《民國日報》1926年6月26日。。吳佩孚曾派人到寧,要求孫傳芳援湘,但孫不愿意為吳火中取栗,他企圖坐山觀虎斗,在兩敗俱傷后占領兩湖,坐收漁人之利。7月27日,孫傳芳接見國聞社記者時,以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說:“循環無已之戰爭,國人孰不痛心?天下無可以殺盡百姓之英雄,是以平日持論,治軍必先愛民。”又說:“目下情形,南方實嚴重于北方”,“最好將北方之事,完全交奉方主持”,吳佩孚“尅日南來,對付湘粵”《孫傳芳在南京發表之談話》,《晨報》1926年8月1日。。28日,孫傳芳命親信,時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的楊文愷赴長辛店,向吳佩孚進言。但吳佩孚正忙于指揮南口之戰,完成包圍國民軍的計劃,無意立即南下。他要求孫“特別設法”,使“討赤軍內部之團結”臻于“圓滿”,對湖南戰事,則請孫“多為幫忙”,“量力予以相當之接濟”。《楊文愷將出京赴寧》,《申報》1926年8月1日9版。對此,孫傳芳的答復是,“無力遙顧湘戰”《孫傳芳仍持保境安民態度》,《申報》1926年8月6日4版。,他仍然要求吳佩孚“督飭各軍,迅掃西北之敵”,然后“回師南下,坐鎮長江”。《孫傳芳致吳電之真相》,《申報》1926年8月4日7版。當北伐軍節節前進之際,孫傳芳卻在南京優哉游哉地修明禮樂。8月6日,舉行投壺新儀,聲稱:“吾國以禮樂為文化之精神,今欲發揚文化,非以修明禮樂不可。”《孫傳芳提倡之投壺新儀》,《申報》1926年8月2日9版。同時,又組織修訂禮制會,聘請章太炎、沈彭年、姚文抩、汪東等一批名流為會員,以章太炎為會長。孫傳芳稱:“此次舉行投壺典禮,看似迂闊,實則君子禮讓之爭,足以感人心而易末俗。”《江蘇修訂禮制會成立紀詳》,《申報》1926年8月12日9版。

當時,江浙地區正在掀起和平運動。參加這一運動的社會成分很復雜。部分紳商既害怕國民革命軍進入東南,也反對孫傳芳出師援助吳佩孚。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在江浙地區的組織及其影響下的進步力量則企圖以此牽制孫傳芳出兵,爭取民眾同情。張曙時、侯紹裘:《江蘇最近政治、黨務簡單報告》(油印本);韓覺民:《上海特別市黨部報告》(油印本)。8月初,蘇州、無錫、武進、鎮江、淮陰以及上海縣的商會會長聯名致電孫傳芳,對所謂“援湘”準備表示驚疑。電文稱:“興無名之師,何如以不戰服人?懲異端之攻,何如以自強不息!”電文要求孫傳芳“熟籌全局,慎于一發”。《各商會關于時局通電》,《申報》1926年8月9日13版。隨后,南京部分紳士和法團領袖聯袂會見孫傳芳,要求他“力顧五省保境安民宣言,勿牽入湘、粵戰爭漩渦”。《南京快信》,《申報》1926年8月12日9版。11日,上海全蘇公會召開特別大會,議決七項,其要者為:1.電致孫傳芳,贊成“消極的增防”;2.警告北伐軍總司令部,請其嚴飭所部,絕對不得越閩、贛省境一步;3.通電本省及浙、閩、皖、贛四省各團體,一致運動和平;4.聯絡上海各法團,共作和平運動;5.通電全國軍事當局,請停止戰爭,共謀國是;6.發表和平宣言。《各團體運動和平》,《申報》1926年8月12日13版。9月8日,全浙公會常務董事會召開緊急會議,公推蔣尊簋、殷汝驪、沈田莘三人赴寧,向孫傳芳請愿。《全浙公會請孫蔣維持和平》,《申報》1926年9月9日13版。13日,又決定派蔣尊簋、魏炯(伯楨)二人赴漢口,和蔣介石接洽。《全浙公會奔走和平昨訊》,《申報》1926年9月14日9版。其后,江蘇派出袁觀瀾、黃炎培、趙正平,福建派出方聲濤、史家麟,安徽派出許世英、王龍亭,江西派出徐鶴仙等人,參加和平運動。一時間,各種名目的和平組織紛紛涌現。有一個名為“五省和平祈禱會”的組織,甚至致電張天師,邀請他蒞滬“設壇釀醮”。《各公團呼吁和平》,《申報》1926年9月5日15版。

1926年7月9日,廣州東校場舉行北伐誓師典禮,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發布誓師詞。

進步力量企圖以和平運動牽制孫傳芳出兵,乖巧的孫傳芳則將和平的口號接過來,作為阻攔北伐軍的口實。8月11日,他復電各商會,聲稱:“逞能肆態,馳騁角逐,以較一日之勝負,殘民、蠢財、溺國,芳雖愚,絕不為也。”他表示:“金革之聲頻驚,不能不稍事整備,俾固疆圉。”《孫傳芳復各商會電》,《申報》1926年8月13日13版。9月10日,他在會見全浙公會代表時說:“破壞和平,在蔣不在我”,“我始終以和平為懷,只須蔣中正將入贛境之部隊完全退出,我決不追趕一步”。《全浙公會奔走和平之趨勢》,《申報》1926年9月12日。20日,孫傳芳會見江蘇、上海和平代表時又進一步提出三項條件:1.撤退入贛黨軍,停止湘鄂戰爭;2.組織內閣,各方自由推戴人選,取決多數;3.召集南北和平會議,劃分軍區,勻配財權。《南京和平會議消息》,《申報》1926年9月22日6版。

盡管孫傳芳故作從容,高談和平,但是,北伐軍的進軍腳步畢竟不能使他平靜,特別使他系念的是勢力范圍之內的江西。早在7月上旬,就傳出他要派安徽混成旅長王普率部援贛。不過,由于江西總司令鄧如琢拒絕,王普迄未接到動員命令。何成浚致譚延闿等密函,1926年8月6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參見《蕪湖快信》,《申報》1926年8月12日9版。鄧雖然是五省聯軍成員,但始終依違于吳佩孚、孫傳芳之間,并非孫的嫡系,不愿輕易讓別人插足境內。7月31日,孫傳芳在南京召開五省軍事會議,決定合力對粵。會后,孫傳芳即調兵遣將,部署援贛。自8月17日起,謝鴻勛的第四師、楊震東的第七混成旅、孟昭月的第十混成旅陸續出發。19日,孫傳芳通電本省各部隊各機關:此舉純系防御性質,“我軍此后行動,仍本素日宗旨,堅守疆界,禁暴息爭”。《江蘇援贛之先聲》,《申報》1926年8月21日10版。20日,謝鴻勛部抵達九江,由鄧如琢指定,以贛北修水、銅鼓兩縣為駐扎地點。其后,陸續到達贛境的孫軍有盧香亭第二師、周鳳岐第三師、鄭俊彥第十師、彭德銓第六混成旅等,共五師八旅約十余萬人。月底,孫傳芳任命原浙江總司令、第二師師長盧香亭為援贛軍總司令,同時下達援贛進攻計劃:以皖軍王普部為第一軍,進攻通山、岳州;以蘇軍為第二、第三軍,進攻平江、瀏陽;以鄧如琢部進攻醴陵、株州;同時命閩南周蔭人部進攻廣東潮州、梅縣。《孫軍第一目標在瀏陽》,《晨報》1926年9月7日2版。9月2日,吳佩孚所派告急使者趙恒惕到寧,孫傳芳爽快地表示:“即日電令各軍火速出發,實行進攻湘、粵。唇亡齒寒,智者皆知。”《孫傳芳世電》,見《蔣中正致孫傳芳電附錄》,《申報》1926年9月19日;參見《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17冊,第19頁。由于兩湖軍事節節失利,吳佩孚心急火燎地盼望孫傳芳出兵,至此算是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復。

孫傳芳像。孫傳芳(1885—1935),字馨遠,山東泰安人,直系軍閥首領。1908年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回國后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5年11月在南京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8月與北伐軍交戰失敗,自此一蹶不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隱居天津。1935年11月13日,被仇家施劍翹刺殺身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南郑县| 水富县| 五家渠市| 改则县| 延庆县| 清丰县| 黄陵县| 盘锦市| 白朗县| 崇义县| 和静县| 彰化县| 徐州市| 广饶县| 长沙市| 高州市| 临邑县| 盱眙县| 郎溪县| 淅川县| 云梦县| 海晏县| 纳雍县| 靖远县| 清水县| 英德市| 缙云县| 九台市| 临城县| 牟定县| 祁阳县| 临海市| 大港区| 临沭县| 讷河市| 韶山市| 永州市| 响水县| 平罗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