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浩醫書二種
- (清)羅浩
- 640字
- 2019-12-26 13:01:22
論讀書
古今醫書,汗牛充棟。或矜一得之長,或為沽名之具,其書未必盡善,學者亦難博求。然其中果有精義,則不容以不閱矣。然讀醫書者,每有四病:一在于畏難。《內》《難》經為醫書之祖,而《內》《難》經之理,精妙入神,則舍去而覽易解之方書,以求速于自見。即讀《內經》,或取刪節之本,文義不貫;或守一家之說,至道難明,其病一也。一在于淺嘗。略觀書之大意,自負理明,不知醫道至微至奧,前賢之書,闡明其理,博大精深,不獨義非膚廓 [1] ,即其辭亦古茂,若草率以觀,既不能識其精妙,且誤記誤會,遂有毫厘千里之失,其病二也。一在于篤嗜古人,不知通變,執《傷寒》《金匱》之說,不得隨時應變之方,不考古今病情之異,膠柱鼓瑟,以為吾能法古,治之不愈,即咎古人之欺我也。甚至讀張子和書而用大攻大伐,讀薛立齋書而用大溫大補,不知二公南北殊途,施治各異,且其著書之意,亦不過指示后人見證之有宜大攻大伐、大溫大補者,非以此即可概天下病也。乃不能深求其意而妄守之,其病三也。一在于不能持擇。廣覽群書,胸無定見,遇癥即茫然莫之適從。寒熱溫涼之見,交橫于前;遲疑恐懼之心,一時莫定。甚至用不經之語,以為有據,而至當不易之理,反致相遺 [2] 。其誤人若此,其病四也。有此四病,則醫書讀與不讀等。然不讀書其心必虛,尚可即病以推求;讀書者自必言大而夸,據書以為治,而害人之患伊于胡底 [3] 矣!可不懼哉?
[1]膚廓:謂文辭空泛而不切實際。
[2]遺:原為“遣”,據上下文意改。
[3]伊于胡底:謂不知將弄到什么地步為止,不堪設想的意思。語見《詩經·小雅·小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