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陸氏三世醫驗
  • (明)陸士龍
  • 692字
  • 2019-12-26 12:58:38

久瀉熱壅斂補十

大宗伯潯陽董公,素有酒積,因而患痢。平日飲饌過豐,稟賦雖厚,而清涼消導之藥,服之不為不多矣。姑蘇盛醫治療痢癥,雖已少瘥,而大便猶滯而不暢,小便短數黃赤,且身體時熱,上壅頭面,鼻塞耳聾,眼昏口燥。予診其脈,浮大而數,按之而駛。董公問曰:脈氣無害否?予曰:然。公曰:適間盛先生謂芩、連、滑石,但可清下焦之熱,當以涼膈散清上焦之火,以佐煎劑之不足,公意以為何如?予曰:愚意欲補斂,殊與盛君之見不合。公曰:盛先生謂賤脈尚洪盛,未可議補。予曰:公脈已請教數次,平日頂指洪盛,以常人論之,則今日之脈猶未可謂衰,以公無病時之脈論之,則今日之脈已弱極矣,何不可補?董公即令人請盛醫進議,備述予言。盛君曰:邪熱焰熾,以致上竅閉塞,恐不可補,便溺不利,恐不可斂。予曰:《內經》所謂九竅不利,由于陽氣上盛而躍,此當議清議瀉,若九竅不利由于腸胃之所生,何妨議補議斂?今大便滯而小便短,以致鼻塞耳聾、眼昏、口燥,非九竅不利乎?久瀉、久痢,數用清涼、消導之劑,腸胃有不虛乎?董公深然之,懇求處方。予曰:此由中焦氣血不足,以致虛火上炎下迫,用人參、白術補氣為君,當歸、芍藥養血為佐,五味、麥冬、棗仁斂耗散之氣以為臣,生甘草、茯苓緩以滲之以為使,待上焦既清,而后提其下陷之陽,則便實溺清,而且快暢矣。董公曰:未服藥,而意中已愈過半矣。盛君亦極首肯。服二劑,頭面果極清爽,再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服之,便溺悉如所言。董公邀數次,此番尤為得意,以后便成相知。

盧紹庵曰:久病之候與暫疾之候不同,故現癥似乎有余而實為不足,若非引《內經》以處治,何以釋董公之惑,而服盛醫之心?人泄我補,其卓識灼見,推重一時,大約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望奎县| 揭西县| 南丰县| 蒲城县| 玉门市| 七台河市| 新密市| 若尔盖县| 余干县| 乐都县| 泊头市| 绍兴市| 新化县| 南岸区| 收藏| 东乌| 宜州市| 铜鼓县| 阿合奇县| 治县。| 三河市| 德清县| 镶黄旗| 扶绥县| 大石桥市| 五寨县| 迭部县| 湖南省| 项城市| 江都市| 山西省| 饶河县| 巫山县| 游戏| 尚志市| 黎平县| 桂林市| 石屏县| 和平区|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