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子
1.作用
(1)瀉肺平喘:用于痰涎壅滯、肺氣不降之咳嗽痰多、喘息不得平臥及胸痛等癥。
(2)利尿消腫:用于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
2.認知
(1)關于瀉肺: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咳喘病脈證并治第十二》有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梢?,葶藶子是治療飲邪阻于胸膈,痰涎壅塞,肺氣不利,胸悶喘咳,呼吸困難的要藥。臨床應用中,將其與大棗配伍同用,既能達到瀉肺作用,又能防止葶藶子損傷正氣。從現在使用情況來看,此藥對咳喘痰多、痰涎壅盛者效果很好。
個人體會,臨床用葶藶子也并不一定要配伍大棗,只有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配伍大棗,以防止損傷正氣。
(2)關于所治病變部位:張仲景用葶藶子主要在于瀉肺,故配伍大棗后名葶藶大棗瀉肺湯。徐靈胎《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云:“葶藶滑潤而香,專瀉肺氣,肺如水源,故能瀉肺即能瀉水。凡積聚寒熱從水氣來者,此藥主之。大黃之瀉從中焦始,葶藶之瀉從上焦始,故《傷寒論》中承氣湯用大黃,而陷胸湯用葶藶也。”徐靈胎認為葶藶子瀉肺,但從臨床來看,還可以瀉腹部水腫,如《金匱要略》中用治“腹滿,口干舌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即選用了葶藶子。所以,葶藶子主治的病變部位在肺、腸。
(3)關于強心:心臟衰竭可見心慌氣短、動則加劇,自汗,困倦乏力等,據研究發現,葶藶子有強心的作用,能使心肌收縮加強,心率減慢;還可增加心臟輸出量,降低靜脈壓。因此,風心病、肺心病并發心力衰竭者均可用之。中醫學認為,產生水飲的病證,治以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主,隨癥加味,能使臨床癥狀和心臟衰竭較快地緩解或消失,穩定病情。
(4)關于“性急不減硝黃”:黃宮繡《本草求真·卷四》曰:“葶藶辛苦、大寒,性急不減硝黃,大瀉肺中水氣急,下行膀胱,故凡積聚癥結,伏留熱氣,水腫痰壅,嗽喘、經閉、便塞至極等癥,諸癥皆就水氣停肺而言,無不當用此調?!陛闼炞拥墓ブ鹱饔煤軓姡渌幮蕴攸c不亞于芒硝、大黃。《醫學發明·卷二》認為:“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是也。此二味皆大苦寒,氣味俱厚,葶藶子不減大黃,又性過于諸藥?!彼?,自李杲之后,已經很少用葶藶子治療痰飲咳喘,再加黃宮繡之說,就更加少用了。其實,葶藶子的攻逐作用雖然較強,但祛除痰飲的作用極佳,尤其是對于老年性咳喘效果更好。
個人體會,凡治療咳喘,葶藶子應作為首選;胸腹積水,如胸腔積液、滲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亦當為要藥。所以,本方葶藶子為必用之品。
(5)關于藥材:葶藶子有苦葶藶、甜葶藶之分,均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氣壅滯之痰飲喘滿,不得平臥;胸腹積水以及二便不利等,但極易傷正,主要用于實證??噍闼灲敌沽?,瀉肺行水而力猛,瀉肺但傷胃,臨證多以大棗輔之,如葶藶大棗瀉肺湯。甜葶藶降泄力緩,瀉肺消腫之力較苦葶藶稍遜?!稖罕静荨分^:“葶藶,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則下泄,甜則稍緩,量病虛實用之,不可不審,本草雖云治同,甜、苦二味,安得不異?!北容^概括地說明了二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