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梔子

1.作用

(1)瀉火除煩:用于熱病煩熱,躁擾不寧,睡眠不安等。若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肝郁火熱之口苦目赤等,也可以應用。

(2)清熱解毒:用于多種熱毒病證,如瘡瘍腫痛。

(3)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及尿血等。

(4)清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郁結不解所致黃疸;膀胱濕熱所致之小便短赤澀痛,淋漓不盡等。

2.認知

(1)關于名稱:梔子的藥名書寫,在古代用的是卮子,梔字沒有木字旁,“卮”就是酒杯的意思。因為梔子果實,在其剛剛形成之時,外形就像古代飲酒的酒杯,所以叫卮子,后來在卮字上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梔子。

(2)關于清三焦:梔子上能清心熱,如梔子豉湯;中能清脾胃熱,如涼膈散;下能清膀胱熱,如八正散;又有清三焦之熱一說,但重在清心熱。

(3)關于清肺熱:《湯液本草》云:“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氣化而出也。”作者認為此說不妥,梔子雖可以清肺熱,但主要是清心熱,歷代醫著中均有這樣的記載,而一般不直接說梔子清肺熱。王好古這段解釋梔子清肺熱與臨床應用不太符合,梔子主要用于心熱病證,代表方如梔子豉湯即是例子。心與小腸互為表里,若心經有熱下移,會導致小便異常,所以說,八正散中用梔子利小便并不是清肺熱的特點,而是清心與小腸之熱。

(4)關于止血:既然梔子具有涼血作用,能直接入血分,所以,梔子是止血之品。《本草綱目·卷三十六》載李時珍的認為梔子能“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作者認為梔子具有直接的止血之功,故在上述功效應用表述中明確說到梔子止血。

(5)關于氣血兩清:梔子既可以清除氣分熱邪,也可以清除血分熱邪,既用于氣分熱證所致熱病高熱,煩渴,亦用于血分熱證出血,故認為梔子乃是氣血兩清之品。這是梔子功效的一個重要特點。

(6)關于藥材部位:梔子入藥取用成熟果實,根據梔子應用的部位不同,作用又稍有不同,如《丹溪心法》云:“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梔子仁偏于走里而清內熱,梔子皮偏于達表而祛肌膚之熱,生用走氣分而瀉火,炒黑則入血分而止血。清·嚴潔等所著《得配本草·卷七》云:“上焦、中焦連殼,下焦去殼。洗去黃漿,炒用。瀉火生用,止血炒黑,內熱用仁,表熱用皮。淋證童便炒,退虛火,鹽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熱痛烏藥拌炒;清胃血,蒲黃炒。”這是有道理的。

(7)關于治療跌打損傷:將梔子研末外用可以治療跌打損傷,應用方法是將梔子粉用雞蛋清或醋、酒等調成糊狀后外敷,在具體的語言表述時云梔子具有“消腫止痛”作用并不恰當,因為此術語并未有將作用特點表述清楚,也不能云其“散瘀消腫”,故作者認為此作用的表述尚待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印江| 新化县| 富宁县| 陆丰市| 濮阳县| 馆陶县| 万盛区| 抚远县| 乌鲁木齐县| 增城市| 曲松县| 罗山县| 崇信县| 衢州市| 荥阳市| 彭水| 济南市| 岚皋县| 乐东| 台东市| 怀仁县| 五家渠市| 延寿县| 舟山市| 房山区| 化州市| 巴马| 新宾| 大厂| 茂名市| 依兰县| 梁河县| 大方县| 龙南县| 诏安县| 平顺县| 永登县| 苍溪县| 星子县| 阿尔山市|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