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1.作用
(1)補益脾氣:用于脾虛濕滯之食少、便溏、泄瀉或脾虛濕濁下注之白帶過多。本品補氣健脾,兼能化濕,且作用平和,宜入復方使用。亦食亦藥,補脾而不膩,化濕而不燥。
(2)化濕:用于暑濕吐瀉;暑月乘涼飲冷,外感于寒,內傷于濕之陰暑。
2.認知
(1)關于功用:扁豆以飽滿、色白者為佳,故又稱白扁豆。作用平和,入藥的是成熟種子,作為食用的則是未成熟而帶有莢殼的嫩扁豆。白扁豆能補脾、健脾,但多作為輔助藥物使用;若小兒患者,可以單用白扁豆研末后內服。食用方面,白扁豆可以炒吃;也可用種子與米同煮,能開胃健脾,促進食欲,同時還治療泄瀉等病證。
(2)關于毒性:扁豆無毒,使用安全。古代本草還用白扁豆解毒,對于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泄瀉有一定作用。但生扁豆含有血球凝集素A,不溶于水,可引起肝臟區域性壞死;生扁豆加熱后又可使毒性大減,特別是經過煮熟之后,又是無毒的。所以說生扁豆有毒,熟扁豆又能解毒。為降低其毒性,入煎劑時間要長。生扁豆中毒的主要癥狀是乏力、頭暈、惡心、嘔吐、心悸、出汗、腹瀉、腹痛等。還有人認為秋天下霜后采摘的扁豆最容易引起中毒。
(3)關于美容:白扁豆潔面潤膚,古今均用其作面膜,達到祛斑增白。因此,可以作為美容藥物使用,中藥中具有白字的藥物多有美容效果,白扁豆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