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方藥傳心錄
  • 王緒前
  • 1945字
  • 2019-12-20 14:24:49

熟地

1.作用

(1)補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本品補血作用強于當歸,乃養血補虛之要藥。

(2)滋陰: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以及精血虧虛,須發早白,五遲五軟。

2.認知

(1)關于藥材: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是生地加黃酒經過多次拌蒸至內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曬干,切片用,為治療血虛要藥。熟地黃大補精血、陰液,而生地黃只補陰。在補陰方面,熟地優于生地,是因為制成熟地后可使藥性由寒轉溫,味由苦轉甜,功能由清轉補,質厚味濃。

(2)關于補血:熟地具有良好的補血作用,尤對于血虛、肝腎精血不足者為宜,補血作用強于白芍。一般而言,除膠類藥(阿膠、龜膠等)、動物藥補血作用佳外,而植物藥中從補血作用來看,應首推熟地。現諸多中藥書籍均記載熟地具有“填精益髓”之效,這實際上是熟地通過補益肝腎而衍生出來的功效。作者認為此術語意思不清,并且現在的中藥書籍唯有此藥云填精益髓,故本書在藥物功效表述中未有采用此術語。熟地配伍鹿角膠后,補血作用增強。治療體虛的要方三才湯,用的是天門冬、熟地、人參,簡稱“天、地、人”,可以治療氣血陰陽虧虛病證,用的方法是將其煎水內服,或者熬成膏劑使用。熟地補血,人參補氣,二者同用(兩儀膏),陰陽相配,氣血雙補,治精氣大虧、精不化氣者。

(3)關于炒炭:熟地炒炭可以止血,用于出血病證,此藥尤其是對于血虛又有出血病證者可以選用。若不炒炭則不宜云止血。

(4)關于滋膩特性:熟地滋膩滯脾,有礙消化,但張景岳《本草正·隰草》云熟地“味厚氣薄”、“陰中有陽”,“凡諸真陰虧損者,有為發熱,為頭痛,為焦渴,為喉痹,為嗽痰,為喘氣,或脾腎寒逆為嘔吐,或虛火載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膚,或陰虛而泄利,或陰浮而狂躁,或陰脫而仆地。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而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陰虛而水邪泛濫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且猶有最玄妙者,則熟地兼散劑,方能發汗,何也?以汗化于血,而無陰不作汗也。熟地兼溫劑始能回陽,何也?以陽生于下,而無復不成乾也。然而,陽性速,故人參少用亦可成功;陰性緩,熟地非多難以奏效”。

張景岳對熟地的獨特見解,在其所擬金水六君煎(當歸、熟地、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以熟地滋補腎陰為主,合二陳湯以健脾化痰之源。其創立的治腎陽不足之右歸飲、右歸丸;治腎陰不足之左歸飲、左歸丸,皆妙用熟地。通過合理配伍可以防止熟地之滋膩,如兩儀膏取熟地補血,人參補氣。此外,炮制相宜也可防止熟地滋膩之性,如兼中寒而嘔吐者,用姜汁炒以溫其中;脹滿者,砂仁拌炒(或拌搗),以行氣消脹;經絡氣血滯阻者,酒炒取酒性以行散之力。所以,黃宮繡《本草求真·卷二·溫腎》認為“景岳尚論熟地,最為明確,獨中所論脾腎寒逆為嘔,可用地黃以治,是亦千慮之一失耳。夫既脾腎虛寒,則脾與腎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熱,以為掃除,如太陽既至,堅冰自解,乃復墜以霜雪,投以陰劑,不更使寒滋甚乎?余讀《景岳全書》,見其所論,語語透辟,字字箴規,可為法守,獨于所論地黃……性溫,寒從溫散,然寒至上逆為嘔,則寒已甚,豈有熟地之溫,而可令寒外散乎。但或陽盛陰微,陽藉陰化,偶有感冒,用此雜于溫散之中,或有見效;若真純陰無火,厥氣上逆則嘔,則此又為深忌”。這是既同意張景岳用熟地的經驗,但又不同意用熟地治療脾腎寒逆為嘔。

清代醫家陳士鐸則認為熟地不唯不生痰且能消痰,其曰“或謂熟地至陰之藥,但其性甚滯,多用之而膩膈生痰,萬一助痰以生喘,亦甚可危也。此正不知熟地之功力也……夫熟地豈特不生痰,且能消痰;豈特不滯氣,且善行氣。顧人用之何如耳。夫痰有五臟之異,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則助其濕,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腎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陳消痰化痰之藥,百無成功,乃服八味湯,而痰氣之洶涌者,頃刻即定,非心肝腎之痰用熟地之明驗乎。更有一種,朝夕之間,所吐皆白沫,日輕而夜重,甚之臥不能倒,用六味湯,大加熟地、山茱萸,一連數服,而痰即大減,再服數十劑,白沫盡消而臥亦安,又非熟地消痰之明驗乎!熟地消痰而不生痰,又何疑哉”(《本草新編·卷一·熟地》)。綜合古代醫家對熟地的認識,尤以張景岳、陳士鐸善用熟地為代表。從現代使用熟地的情況來看,為防止其滋膩之性,多配伍砂仁同用。

(5)關于藥性:生地多次蒸后為熟地,性味發生了改變,由涼性而為溫性。滋補作用也加強,其功能也發生變化,成為補血藥。熟地補血作用佳,為補血要藥。一般來說,通過炮制改變藥性的藥物主要是生地制成熟地,天南星制成膽南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新郑市| 五峰| 红桥区| 田阳县| 山东省| 长武县| 平陆县| 永福县| 墨竹工卡县| 龙海市| 城口县| 彩票| 呼伦贝尔市| 河间市| 如东县| 濮阳县| 临湘市| 新丰县| 三门县| 克东县| 丰台区| 温宿县| 板桥市| 华蓥市| 连州市| 湟源县| 泸定县| 合肥市| 南江县| 合肥市| 枣阳市| 曲沃县| 静海县| 招远市| 平凉市| 汉中市| 吉隆县| 西华县| 建德市|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