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萊菔子

1.作用

(1)消食除脹:用于食積氣滯,脘腹脹滿或疼痛,噯腐吞酸等。本品尤善行氣消脹。

(2)降氣化痰:用于痰涎壅盛,咳喘,胸悶兼食積。

2.認知

(1)關于行氣:萊菔子即蘿卜子。其消脹作用主要是行氣,個人體會萊菔子主要用于下腹部氣脹,即想矢氣而不能者,此藥效果尤佳。臨床上將其與檳榔同用,效果較單用萊菔子要好。朱丹溪《本草衍義補遺·萊菔根》云萊菔“其子推墻倒壁之功。俗呼為蘿卜,亦治肺痿吐血。又其子水研服,吐風痰甚驗。《衍義》曰:散氣用生姜,下氣用萊菔”。作者臨床中尤其喜用此藥行氣,且炒用并不傷氣。

(2)關于“推墻倒壁之功”:萊菔子行氣作用強,朱丹溪云萊菔子有“推墻倒壁之功”,意思是說,萊菔子行氣的力量較強,而《醫學衷中參西錄·藥物》云萊菔子:“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郁,消脹除滿,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而醫者多謂其能破氣,不宜多服,久服,殊非確當之論。蓋凡理氣之藥,單服久服,未有不傷氣者,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后移時服錢許,借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若用以除滿開郁,而以參、芪、術諸藥佐之,雖多服久服,亦何至傷氣分乎。”張錫純說,萊菔子非破氣之品,意思是說,作用平和。

上述兩種觀點相悖,個人體會萊菔子對于下腹氣脹效果尤佳,雖說破氣,但并不傷正氣,臨床可以放心大膽使用。作者比較認同張錫純的觀點,因此,將萊菔子作為常用之品。

萊菔子、枳實均能行氣導滯、化痰,用于食積氣滯病證,行氣力量強。前人認為二藥均有“推墻倒壁之功”。枳實化痰消痞,用于脘腹痞滿,脹痛不舒;行氣主橫行,用于腹部攻撐作痛。萊菔子行氣兼能降氣,主下行,用于脘腹脹滿,矢氣不出,尤以欲矢氣而不出者作用較好,據此也用于大便不通;因主下行,對于痰阻氣機不降所致咳喘、痰多作用好,喘證多用。

(3)關于與人參同用:現在出版的中藥書籍多記載萊菔子與人參同用傷氣,但清代陳士鐸、近代張錫純等醫家認為二藥作用不存在相拮抗的現象,可以同用。張錫純認為萊菔子非破氣之品,作者認為張錫純的觀點是正確的,人參與萊菔子同用效果更好,并不傷氣。

(4)關于炒用:萊菔子炒用,降多于升,以降氣化痰、導氣下行為主;生用,則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日華子本草》謂本品生用“研汁服,吐風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濁上蒙清竅而頭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萊菔子30g研末調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李時珍也說“萊菔子之功,長于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下痢后重,止內痛,皆是利氣之效。予曾用,果有殊績”(《本草綱目·卷二十六》)。因此,臨床上凡用萊菔子均是將其炒過了的,以免導致嘔吐。

(5)關于治便秘:萊菔子雖是行氣藥,但對便秘效果卻很好。其機制是通過行氣之功,導氣下行,達到治療便秘之功,尤其是對于欲大便而不能排便者效果好。作者多以其配伍檳榔來加強行氣作用,促進通便。

(6)關于平喘機制:《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用三子微炒治痰喘,如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依據傳統用法,萊菔子善行氣,氣順則痰降,咳喘自安。萊菔子平喘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祛痰,使痰涎消除,從而達到治療作用;二是通過降氣,使上逆的氣機逆亂得到消除,從而達到治療喘證的作用。

(7)關于消食:萊菔子消食作用相對而言較麥芽、谷芽、神曲都要強,個人體會,此藥對于下腹部積滯作用好。因食積多有氣滯病證,所以萊菔子治療食積腹脹效果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徐水县| 西乡县| 瓦房店市| 凤翔县| 广宗县| 开鲁县| 潍坊市| 安仁县| 隆昌县| 乌兰察布市| 准格尔旗| 孝感市| 陇西县| 广平县| 四平市| 闽清县| 西平县| 渝中区| 舟曲县| 北川| 阳高县| 原平市| 塔城市| 仁怀市| 重庆市| 商河县| 廊坊市| 达孜县| 云梦县| 岳西县| 新和县| 邵阳县| 嘉定区| 吉隆县| 绥宁县| 麟游县| 鹿泉市| 申扎县| 乐平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