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干姜附子湯

組成】干姜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方歌】干姜附子治少陰,陽虛煩躁夜則寧,不嘔不渴無表證,身無大熱脈微沉。

功用】急救回陽。

主治】病入三陰,陽虛陰盛,表里俱虛證。

方解】干姜辛以潤燥散煩,和表里之誤傷;附子熱以溫中固表,調陰陽于既濟,陽回即可用平補之藥。蓋陽既安堵,即宜休養其陰,切勿誤用辛熱太過之藥,轉化他患也,審之慎之。

方證要點

1.陽氣大虛,表里俱虛證:以晝日煩躁不得眠,四逆身冷,下利為辨證要點。主要癥狀為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身冷,吐逆涎沫,昏倒,口噤,脈沉微。

2.常用于陰證傷寒、完谷下利、中寒厥逆、身冷出黏汗、痰癖、嘔沫頭痛、心腹冷痛、霍亂轉筋、頭痛、飲食不消化、心衰水腫、肝硬化腹水、胃脘痛、腰痛、小兒凍足爛瘡、腎炎浮腫、感染性休克、眩暈、咽痛等屬于陽氣大虛,陰寒內盛者。

3.體質要求:是寒性體質中體能更低下的體質類型。其特征是精神萎靡,聲低息短,易于嘔吐,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脈無力、沉微弱。患者大多有重病大病,臟器功能低下,易于腹脹腹瀉,吃生冷易發病。

類似方證鑒別】干姜附子湯與四逆湯:兩方均有干姜、附子,均為回陽之劑,但主治之證有輕重緩急之不同。干姜附子湯方中無甘草之緩,只有干姜、附子之峻猛,用于急救“陽氣大虛,陰寒氣勝”(成無己)之證,作用峻猛,但作用時間短;四逆湯既有干姜、附子之峻,又用甘草緩和藥性,用于回陽救逆,作用緩和而持久。

原文】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61)

醫案舉例

1.臍中出血案(許叔微醫案)

—婦人,得傷寒數日,咽干,煩渴,脈弦細。醫者汗之,其始衄血,繼而臍中出血,醫者驚駭而遁。予曰:少陰強汗之所致也。蓋少陰不當發汗,仲景云:“少陰強發汗,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而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是為下厥上竭,此為難治。”仲景云無治法,無藥方,予投以姜附湯數服,血止。后得微汗愈。

2.咽痛案(李肇惲醫案)

李某,男,40歲,1986年4月16日就診。6天前患風寒感冒,經治諸癥悉減,但遺留咽痛,曾口服紅霉素及肌注青霉素,咽痛不但不減,反而加重,甚至不能進食及講話。刻診見面色img白,身冷惡寒,口淡不渴,不思飲食,微有咳嗽,咳吐少許白色痰液。查咽峽部不紅不腫,扁桃腺不大,咽后壁無濾泡增生。舌淡苔白,脈沉緊。證屬陽虛外感寒邪,滯結于咽部所致。法當溫陽散寒,投干姜附子湯為治。處方:

熟附子15g,干姜10g,2劑,久煎頻服。

藥后咽痛大減,已能進食、言談。囑其將原藥服完,遂告痊愈,隨訪至今未復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安庆市| 南汇区| 涞源县| 内江市| 赤壁市| 安平县| 通海县| 尤溪县| 普定县| 清苑县| 普洱| 分宜县| 永吉县| 廉江市| 桐梓县| 伊金霍洛旗| 安顺市| 林芝县| 通海县| 宁晋县| 清水河县| 信丰县| 扬中市| 南靖县| 阿合奇县| 汽车| 台东市| 六枝特区| 涿州市| 马尔康县| 神农架林区| 乐平市| 和龙市| 大兴区| 杭锦后旗| 女性| 永福县| 昆山市| 朝阳区|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