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100首經方方證要點
  • 劉志龍 黎崇裕
  • 1222字
  • 2019-12-20 13:07:01

3.桂枝加附子湯

組成】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方歌】桂加附子治有三,風寒肢痛脈遲弦,汗漏不止惡風甚,肌膚麻木衛陽寒。

功用】調和營衛,溫經復陽。

主治】太陽病發汗太過,致表陽虛,漏汗不止之證。

方解】本證為太陽表虛夾雜少陰證,附子辛溫,與桂枝組合為有力的溫中、祛寒、逐濕藥對,與白芍組合為有力的止痛藥對。

方證要點

1.少陰外證:以汗出惡風明顯,小便難,四肢微急為辨證要點。主要癥狀為神疲乏力、嗜睡,平素畏寒肢冷,汗出不止,身體疼痛或者四肢拘攣,小便難,身重,難于轉側;舌苔薄白,脈弱浮大,或沉遲。

2.常用于大汗亡陽、房事后傷風、鼻衄、乳漏、寒疝、陽虛感冒、風癮疹、麻疹出而不透、小兒麻痹、半身不遂、痛經、神經痛等屬于營衛不和兼見因陽虛而漏汗者。

類似方證鑒別

1.桂枝加附子湯與麻黃細辛附子湯:都是少陰證,桂枝加附子湯證有太陽表虛證,其與麻黃細辛附子湯的區別在于有無汗出。

2.桂枝加附子湯與桂枝湯:桂枝湯證見有少陰證者,用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證汗出惡風比桂枝湯證明顯,且有小便難。

3.桂枝加附子湯與四逆湯:都可以治療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脈浮用桂枝加附子湯,汗出不止而脈沉用四逆湯。

原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20)

醫案舉例

1.腎結石伴有腎積水案(黎崇裕醫案)

張某,男,42歲,2012年9月25日初診。體形中等偏瘦,一周前發生腰部脹痛,近日腰痛加重,右下腹呈刀絞樣劇烈疼痛,疼痛牽引睪丸亦痛,痛得在床上打滾。惡心嘔吐,尿頻且有不盡感,大便可,苔微厚稍黃而膩,脈滑。B超視右腎積水,腎結石0.7cm、0.8cm2枚,右輸尿管中段結石0.8cm1枚。處方:

桂枝15g,赤芍30g,白芍3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制黑附子(先煎)10g,制大黃10g,細辛10g,枳實10g,姜半夏30g,茯苓20g,白術15g,澤瀉30g,豬苓15g。2劑,水煎溫服。

2012年9月26日復診,癥狀完全緩解,不疼不嘔,稍疲乏,原方加黨參15g,再進7劑,囑多飲水,多跳躍,后排泥沙樣結石十幾枚。

2012年10月4日復診,腰酸,乏力,納差,晨起小便紅,尿常規紅細胞3+,B超視右腎仍見結石0.5cm1枚,腎積水已經消失,小便時自覺莖中輕微疼痛。改方調理為主:

熟地12g,生地12g,山藥15g,山茱萸15g,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0g,制黑附子10g,桂枝6g,細辛3g,肉蓯蓉10g,白及10g,雞內金10g。7劑。

后10月14日回訪,后面又排出泥沙樣結石數枚,便血也已經痊愈,無不適,停藥。

2.疹出不透案(李長厚醫案)

李某,男,3歲,1972年4月10日就診。患麻疹已7日,咳嗽、噴嚏、流眼淚,疹出不暢。前醫曾用宣肺透疹之品,而療效不佳。查患兒面色不華,精神萎靡,嗜睡,耳前可見淡白色疹子,而分布不均,四肢不溫,舌質淡,苔薄白。此屬衛陽不足,鼓動無力,試投桂枝加附子湯加味:

桂枝、白芍、附子、炙黨參、生姜各3g,炙甘草2g,大棗2枚。日進1劑,水煎服。

翌日四肢溫,疹出稍暢。三日后疹出透,后以溫陽益氣之品調理而獲痊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旌德县| 平定县| 呈贡县| 民勤县| 依安县| 扶风县| 宜黄县| 荔浦县| 巨鹿县| 乌恰县| 通州区| 玛多县| 兴海县| 景东| 徐水县| 肇州县| 南雄市| 云浮市| 阿图什市| 古丈县| 察隅县| 永州市| 巨野县| 安西县| 抚远县| 台湾省| 新民市| 普安县| 侯马市| 张家界市| 四平市| 锦屏县| 惠水县| 财经| 安吉县| 信宜市| 甘泉县| 葫芦岛市| 宣化县|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