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吳殤誤入忘憂谷,蘭芳得言暫釋懷
- 歷仙紀
- 安靜小武郎
- 3225字
- 2019-12-16 11:06:16
吳殤至離開鏡泊湖后,一路走來,整個人像是丟了魂似的。走著走著,深呼吸一下,然后向左右看看,貌似在找什么東西。當發現一切是那么安靜時,又失望的埋下眼神,繼續前行。至于路線對不對,看上去并不關心。總之有路就走,走到岔路時,也就隨意拐個彎。很顯然,在失去小螢悲傷中,他還沒恢復過來。走了十天,二十天,具體是多少時間,他都忘了,也不知自己走到哪了。奇怪的是,一路上,沒遇到村子,也沒遇到人家,只知地形越來越崎嶇,山越來越多。吳殤心里催自己要快點,先把大哥的事辦好,再去救小螢,可是現在他真的迷路了。
吳殤現在所處的位置叫忘憂谷,忘憂谷為劉云飛奶奶鸞英所住之地。鸞英離開蜀山后,就和劉云飛爺爺劉星河在一起。他們倆后去魔幻沼澤尋鴛鴦玉被無根藤妖所困,劉星河為幫他奶奶脫困自己卻留了下來,到目前還被困在陣中。鸞英以為他死了,本欲隨他而去,但考慮到鴛鴦玉的重要性,便忍著悲傷活了下來。后擇忘憂谷,隱居了起來。當初她也是心灰意冷,無意間踏進此谷。等她回神看時,才發現此處山朗氣清,繁花凈水,很是怡人。頓時抑郁的心情好了很多。當飛入空中看時,發現谷底云霧繚繞,不見一物。心中大喜,于是在其上設一幻陣,定居于此。后來發現每次下雨,谷中相同地方必有彩虹,越發歡喜,于是為此谷取名“忘憂谷”。
此時郝蘭芳帶著他的弟子秦艷正在谷中。郝蘭芳和鸞鶯交好,鸞鶯沒有徒弟,固對郝蘭芳特別關愛,幾乎把自己對道領悟不遺余力的教給她。然而郝蘭芳來這并不為此,而是因為這地方很美很和諧。就郝蘭芳來說,對云空本就有情。由于從小受道教清心寡欲的教導,加上云空一直在身邊,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云空的感覺。后來知道云空是因為他戰敗才離開蜀山的,且可能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一種悲傷不舍的感覺油然而生。生活中經常想起云空的一言一行,想著想著很開心,回過神時,眼淚就流下來了。接著她就下山去尋他,可是尋了多次,就是沒有一點線索。想到可能出事了,又想哭。最可悲的事,還不敢跟師傅說。因為師傅曾說,修道之人當清心寡欲,要做好這一點,最難的就是不動情。一旦動情,無論怎么天資卓絕,修仙將會無望。郝蘭芳這時也懷疑自己動了情,要是去和師傅說,肯定會讓師傅失望。后來她想起了鸞鶯,她知道她這位師叔過去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人才離開蜀山的。想到這,她便來了忘憂谷。果不其然,這位師叔肯定了她的想法,說她愛上了柳云空。郝蘭芳心有點慌了,問有何方法解決?這位師叔倒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之后說:“兩個人一生相互牽掛難道不好嗎?”
“可是現在我好難受。”郝蘭芳楚楚可憐的說。
鸞英現在也沉默了,心里不禁也是一陣心酸。說:“道家知事識理,講究對立。太極有陰陽,生靈有兩性,情感有苦樂。修道之人修仙,雖可無苦無樂,可那該有多寂寞孤獨啊。你愿意嗎?”
郝蘭芳若有所思,仔細回憶了一下。至云空走后,自己時悲時喜,感覺像瘋子似的,與之前單調的修煉相比卻有另一種美妙。當你越想忘記時,越忘不了,越不去想,卻又想到了。
鸞英看見郝蘭芳不說話了,不知道是不是又難過了。便說:“在精靈界有一種草,叫忘我草,服后能使一個人忘記自己的過去。你要是真的覺得很痛苦,我和你師傅聯手可破開結界,送你進去摘草。”
“謝謝師叔,我想繼續找柳師哥。”郝蘭芳回道。
“傻孩子。”鸞英說完接著嘆道:“…星河啊,星河啊…。”
和她師叔說過話之后,郝蘭芳覺得很開心。于是她每次覺得心情壓抑時,便過來找她聊天。她師叔也給她講了她和星河的故事,聽后更加堅定了她尋柳云空的決心。
一尋二十年過去了,到現在這事只有三個人知道,其余一個人是齊正一。這一次,心里又生郁結,便來到忘憂谷。不過她徒弟秦艷也來了。
秦艷,為蜀山救回的一孤兒,冰屬性極佳,蜀山欲納為弟子。郝蘭芳為水冰雙屬性,依師命,便收了她為記名弟子。秦艷沉默寡言,說話簡潔明了,一身冰寒之氣,似乎連火焰都可冰凍。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云空,沒有云的天空,總是讓人如此思念,云去哪了呢。”郝蘭芳柔情道。
“師傅是在懷念某個人嗎。”
“是啊,一個不見了二十多年的人。”
“想個人真難受。”
郝蘭芳很是一驚,用眼睛看向秦艷,她很少這樣看她的。
秦艷有些驚慌,便說:“師傅,弟子有什么不妥嗎?”
郝蘭芳反應過來說:“沒有,沒有,只是看你平時冷冰冰的,又沒有和什么師兄弟交往,故有點吃驚。”
隨后又對她說:”修道之人本當清心寡欲,方可有所成,以致成仙,達到長生不老,擺脫生老病死之苦。一旦動情,就易分心走神,產生心魔,難以成仙。不過動情之后亦有其美麗之處,就是日子不再單調孤獨,苦中有樂,樂中生苦,而這是成仙之后不能有的。”
“師傅,情為何物。”秦艷問。
“不知何物,不過它能使人快樂悲傷,使日子變得精彩充實。”
“那我天天想著我哥哥,那是情嗎?”秦艷又問。
“你哥哥?你剛才說你想的那個人是你哥哥。”
“是的,很想。”郝蘭芳現在才知道她會錯意了。
“不是…不…也是。”她有點急。這還是第一次。
“師傅這是。”秦艷犯惑。
“是情,不過不是師叔所說的那種。”郝蘭芳解釋道。
“啊?”秦艷似乎更加不明白了。
“以后你會懂的,不,以后你還是不要懂得好,太累人了。”
“師傅,您這是…。”
“師傅累了,想靜一靜。”
“是”
于是秦艷就離開了。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真是好詩。”吳殤聽到此句,有感因自己的無能致使小螢沉眠,忍不住贊了一句。
“小道友可知何意。”
“此句解為:因自己的過失造成了深深的遺憾,此遺憾讓活著的人悲痛難忍。但不知仙姑具體為何。…冒昧打擾,還請見諒。”
“不妨。”
“道友可知修道之人最忌什么。”
“情字。”
“想不到道友年紀輕輕,領悟卻如此深。”
“仙姑過譽了,小輩只不過僥幸猜對了。”
“小道友過謙了。”
“仙姑是因為見人不得,還是…。”
“小道友聰穎過人,也不瞞你,正是。”
“不知仙姑有沒聽過這首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好,兩情若是…好詞。”小道友謝謝你。
“別客氣。大凡天地間生靈的一切行為的結果都有定數,仙姑不必煩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小道友語出驚人,不知師承何人。”
“晚輩剛拜入鐘離子道長門下。”
“你可說的是蜀山那位鐘離子。”
“正是。”
“師叔!他現在在哪。”
“已回蜀山去了。”
“師叔?您認識家師。”
“只聽說過,但從未見面。”
蜀山上一代有六師兄弟兩姐妹,六師兄弟中,韓師叔常年閉關,鐘師叔常年在外。
“您也是蜀山道人。”
“是的,按輩分,我是你師姐。”
“師姐…”吳殤拉長嘴,一副尷尬的樣子。
“怎么,太老了,不適合做你師姐。”
“不不不,只是突然間多了位師姐,不太適應。師姐美若天仙,一點也不老。”
“呵呵…。”
修道之人雖對相貌不太在乎,但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蜀山,很少會談到別人的相貌,聽到別人的贊美就更少了。現突然聽到這種言辭,心里似乎特別開心。
“師傅師婆要見你。”
剛好安靜一會兒,突然一個冰涼清脆的聲音傳過來。吳殤尋聲而去,只見一穿白衫長袍的女孩立在那里。她身材高挑挺拔,背插單劍,紋絲不動。白如凝脂的天鵝蛋臉不帶任何表情,斜分劉海隨風輕動。吳殤自信定力已經很強了,很少有什么使自己害怕或是使自己心動,可是在見到她之后,發現自己是那么不堪一擊。實在是太美了,心里不覺由衷感慨到。他都沒發現他是人家的師叔,雖然年齡上只比秦艷大三歲,但門派中是最重視綱常倫理的。
“秦艷。”快過來見過師叔。
“師叔?”她把眼神挪了挪,放到了吳殤身上。吳殤不由得心頭一緊,差點就顫抖了。她感覺眼前這個人很眼熟,好像在哪見過。但是她并未搜索她腦海的記憶,因為除了她哥哥,她對其它男人不感興趣。然后她又把眼神挪到她師傅那兒,似乎想問是他嗎?郝蘭芳知道她的意思,便點了點頭。秦艷于是行禮道:“小侄見過師叔。”這話一聽,吳殤立馬回過神,心里莫名升起一種失落感,連回禮都沒做。
“師弟,你有心事。”
“沒有,只是前些日子出了點事,心里一直未能釋懷。”
“師弟莫急,待我先去見過師叔,你再把事給我說說,或許我能幫上忙。”
“那先謝謝師姐了。”
“不必。”
于是郝蘭芳見鸞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