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精神與法律生命: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研究
- 尹華廣
- 998字
- 2020-08-14 14:03:29
內容簡介
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是梁漱溟試圖以返本開新的方式重新確立儒家法律思想價值取向的統治地位,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秩序失范問題的法律思想。它是梁漱溟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文化思想的產物。
傳統中國的法律與儒家文化是高度融合的。但到了近代,由于西方的入侵與中國自身的衰落,傳統中國的法律與儒家文化發生斷裂,中國走向了移植、模仿西方法律與西方文化的道路。但西方的法律與西方文化并不能在中國落地生根;更為重要的是,移植、模仿而來的西方法律、西方文化與傳統中國的儒家文化發生了根本性的背離。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中國出現秩序失范、法律無用狀況。如何擺脫這種狀況?梁漱溟認為必須以返本開新的方式構建新的法律秩序、新的文化思想,實現新的法律與新的文化的融合。這里新的法律即新儒家的法律,新的文化即新儒家的文化。
梁漱溟以返本開新的方式構建新儒家的法律秩序、新儒家的文化,實現新儒家法律與新儒家文化融合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梁漱溟從宏觀政治制度視角探討解決中國近代秩序失范、法律無用的問題。他認為,雖然中西之間的人治與法治、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義務本位與權利本位存在根本對立,但并不是不能融合。因為,持第二路向文化的中國要向持第一路向文化的近代西方學習,而持第一路向文化的近代西方事實上也正在向著第二路向的文化轉變。因而可以建立“人治的多數政治”制度或者說“多數政治的人治”制度。
其二,梁漱溟從新禮俗視角探討解決中國近代秩序失范、法律無用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社會秩序重構需要新禮俗,應“從中西精神具體的融合”、“從理性求組織”、“從鄉村入手”來建設新禮俗。而法律是對新禮俗建設成果的確認。
其三,梁漱溟從理想的視角探討人類未來社會秩序的維持問題。他認為,純道德因素的禮是人類未來社會秩序維持的必然選擇,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最終都會走上這條道路。但中西方走上這條道路的方式不同:西方社會由法律走上只含道德內容的禮之路,而中國社會由最初的含有法律內容的禮,走上最終的只含道德內容的禮之路。其原因在于近代西方要由“身”的文化走上“心”的文化,而中國要由文化早熟、理性早啟的“心”的文化走上正常的“心”的文化。
總之,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的特點是“文化決定論”、“中體西用論”、“保守性”、“理想性”。梁漱溟新儒家法律思想的局限主要可從激進主義、自由主義的視角進行考察。梁漱溟法律思想對當代中國的法治發展有很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