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拾遺稿緘
  • 吳露生
  • 1165字
  • 2020-08-14 13:48:01

序二 筆耕不輟 碩果累累

吳露生先生的《拾遺稿緘》應是他繼《尋覓舞蹈》后的第二本文集,也是他于《中國舞蹈》(1998年初版、2017年修訂再版)、《尋覓舞蹈》《浙江舞蹈史》《中華舞蹈志·浙江卷》(主編、第一作者)、《群眾文化學》(合著)及《中國舞蹈詞典》(合著)、《當代中國詞庫》(合著)等后的第八部專著。據說此書交稿之后,他又與出版社簽訂了另一部專著的出版合同。真可謂筆耕不輟,碩果累累。

《拾遺稿緘》是作者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與田野調查,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這一當代文化熱點理論體系的構建做出的自己的思考與追問,是作者發表在《世界遺產》《中國文化報》等報刊,擔綱《宣傳半月刊》“非遺新視角”專欄作家以來的關于非遺的文論集萃,又是作者發表的一系列舞蹈文論的“拾遺”。誠然,我們還能欣喜地在“群文之說”部分看到,在參與曾獲國家文化部科研成果金獎的《群眾文化學》一書的著述中,他于群眾文化學基本理論方面執筆撰寫的關于“群眾文化”的界定與群眾文化嬗變部分的論述精選。

20世紀90年代,我就在吳露生先生所在的浙江省群眾藝術館民間藝術中心與浙江省藝術研究所藝術研究中心工作。共事中的體會之一是,他所以能在非遺、舞蹈、群文這三個方面的研究中有如此高的造詣,是因為他重視理論從實踐中來,又思索著如何以感性升華到理性的理論,再去反哺實踐。故而,在非遺傳承發展的鄉間里巷,在非遺規劃、評審的專家會上,人們總能夠看到他的身影;雖是全國《舞蹈》雜志等權威刊物肯定的“著名舞蹈理論家”,但他總是很注重舞蹈實踐活動,身體力行地領銜了不少國際、國內活動的總策劃與總導演工作。而在群眾文化方面,他更是一個既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經驗,又有遠眺全局視野機會的人。

因而,當我們從吳露生先生及許許多多藝術家的理論成果面前走過時,不由得頓生感悟:忙忙碌碌的人們不應該完全被火熱的工作所牽制—— 一直亢奮,會頓然衰落。比較科學而睿智的方法是奔跑一陣就站一站,讓靈魂跟上節奏,冷靜地思辨,獲取正確的理性認識后再向前跨越,如此的步伐必然堅定有力,必然大幅直行。由此而來同一頻道的另一側面的思考是:聯想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的現狀,在大好成績面前,作為對事物的觀察與聯系實際推演出來的概念或原理的理論,怎么才能以始終作用于實踐的原則為出發點,去探求、說明和更好地構造非遺保護的生動世界。

盡管我們不會奢望把握一切、涵蓋全面的非遺理論構造能一朝建成,但如果我們在一段工作后有清醒的回望,如果更多的同仁、愛好者都求知、工作、研究三不誤,我想我們的成就一定會更大。如果這樣,正如吳露生先生所說:“出書無非拋磚引玉”,那么我應約為此書作序不僅是對我自己的鞭策,也是期冀更多非遺理論聯袂而至殷切呼喚的一許發聲。

郭藝

(作者系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平南县| 崇礼县| 镇赉县| 昌邑市| 金坛市| 礼泉县| 芜湖县| 静安区| 阿克陶县| 襄垣县| 荥经县| 陵川县| 邵武市| 安西县| 临清市| 清镇市| 道孚县| 郁南县| 剑河县| 湘西| 阜城县| 讷河市| 城固县| 射阳县| 延庆县| 井冈山市| 寿宁县| 开鲁县| 抚远县| 舒兰市| 菏泽市| 临江市| 吉安市| 张家港市| 南丹县| 清苑县| 绍兴市| 新竹县| 巨野县|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