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7年寧波服務業發展情況分析及2018年展望

勵效杰


摘要:2017年,寧波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的奮斗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專項行動,服務業領域多項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服務業發展不斷加快推進。發展呈現規模總量穩中有升、優勢產業轉型加快、網絡零售快速發展、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和綜合改革試點有序推進等主要特點。同時也存在固定資產投資后勁不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待加快、服務貿易發展有待加速和金融領域問題不容忽視等問題。從服務業發展面臨形勢看,主要有國內外宏觀環境逐漸向好、“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實體經濟振興如火如荼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加快新興業態提速發展和優化金融發展模式等五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業;轉型升級;競爭力;寧波


2017年以來,寧波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的奮斗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專項行動,服務業領域多項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服務業發展不斷加快推進。


一、2017年寧波服務業發展主要特點

寧波服務業總體上穩中趨好,消費需求逐步回暖,新業態快速發展,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服務業繼續引領全市經濟增長。

(一)規模總量穩中有升

2017年,寧波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427.3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與2016年持平;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5.0%,比2016年降低1.8個百分點,三產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6.2%。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2017年寧波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647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企業經營普遍向好,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不含房地產開發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546.7億元,同比增長19.4%,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12.2個百分點;實現營業利潤550.8億元,同比增長22.4%,增速比2016年同期分別提高10.2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為29%,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12個百分點。稅收增速高于二產,2017年全市三產實現稅收982億元,占全市稅收比重43.4%,同比增長22.7%,高出二產稅收增速16.3個百分點。

(二)優勢產業轉型加快

交通運輸增勢良好,2017年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一是全社會運輸量快速增長。2017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5.3億噸,比上年增長13.5%,貨物周轉量2713.5億噸公里,增長18.1%。其中,水路貨運量2.1億噸,貨物周轉量2281.8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5.5%和19.9%;公路貨運量2.9億噸,貨物周轉量431.7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4.3%和12.1%;鐵路貨物運輸量2446.3萬噸,增長2.8%;民航貨物吞吐量17.0萬噸,增長12.1%。全年完成全社會客運量1.1億人次,增長1.5%。二是港口運輸表現突出。受長三角地區內外貿強勁增勢、“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的持續推進影響,2017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0.1億噸,比上年增長9.5%,成為全球首個“10億噸”大港,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寧波港域完成吞吐量5.5億噸,增長11.1%。全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2460.7萬標箱,增長14.1%,吞吐量居全球第四位、全國第三位,其中寧波港域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56.6萬標箱,增長13.9%。三是海鐵聯運增勢強勁。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東風,寧波海鐵聯運開啟了“爆發之路”,2017年寧波—舟山港共完成海鐵聯運業務量4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0%。商貿經濟高位趨緩,2017年寧波全市限上貿易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14159.4億元,同比增長26.2%,增速比2017年上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外貿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全市完成口岸進出口總額13839.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全年完成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7600.1億元,增長21.3%,其中出口4984.2億元,增長14.3%;進口2616.0億元,增長37.3%。從產品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5.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7%,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對“一帶一路”沿線64國進出口額1984.2億元,增長21.0%,其中對中東歐16國進出口額197.9億元,增長26.8%。存貸款增速有所回升,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2017年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78萬億元,同比增長6.9%,比2017年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三)網絡零售快速發展

2017年,寧波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總額2.3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7.8億元,增長10.4%,繼2015年突破3000億以后又一次邁上新臺階。網絡零售增長提速,2017年全市完成網絡零售額13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4.8%??缇畴娚瘫憩F搶眼,“618”首日寧波跨境電商進口零售交易量突破百萬單,達到109萬單,交易額達到2.07億元,交易量、交易額均位居全國首位;2017年10月17日小紅書華東倉在寧波保稅區正式開始運營,這意味著寧波跨境電商貿易再添新軍;全年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636.4億元,增長135.6%,進口和出口額分別為80.3億元和556.1億元,分別增長49.7%和156.9%。

(四)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2017年,寧波全市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全年投資計劃,快于全市平均進度5個百分點以上。三門灣大橋及接線建設加快推進,完成投資超過10億元。國際郵件交換站功能正式開通,實現了寧波往來海外國際郵件的直運出境。寧波舟山港集團完成北侖港區多用途碼頭交工驗收,項目總投資5.4億元。象山現代物流園區公共服務中心已累計完成項目總投的75%以上,公共服務中心(一期)集企業辦公、貨運停車、零擔作業、產業倉儲、城鄉配送等功能于一體,可以投入使用,招商物流二期、高新物流項目也都在加速推進中。溪口佛教名山項目、浙江廣電象山影視基地項目等旅游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加快。

(五)綜合改革試點有序推進

2016年12月,繼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五年后,寧波又成功進入全國37個“十三五”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名單。為扎實做好“十三五”服務業各項工作,寧波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認真研究規劃服務業發展和布局,編制實施了相關發展規劃、扶持政策,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全面推廣和深化“營改增”工作,并專設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等,為寧波市開展“十三五”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科學調整服務業結構和布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當前制約寧波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2017年,寧波服務業發展雖然取得一系列新進展和新突破,但服務業發展還存在國定資產投資后勁不足、服務業供給側改革亟待加快、服務貿易發展有待加速、金融領域問題不容忽視等諸多問題。

(一)固定資產投資后勁不足

受大項目帶動減弱影響,2017年寧波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首次跌破歷年來一直保持的兩位數增長速度,并呈現逐月下滑態勢,整體行業投資后勁明顯不足。例如寧波市交通基建項目受地方政府融資、土地保障等方面政策變化影響,全市交通投資完成情況不甚理想。招商難也導致重點項目推進受阻。目前項目招商無論是區域間還是區域內均面臨激烈競爭,招商難度愈來愈大。對于好的優質項目各地均放出大招,極力招攬,寧波市在國內同類城市中招商優勢并不顯著,區域競爭力不強,招商難度非常大。另外,寧波部分區域行政區劃調整導致了部分項目的進展放緩。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待加快

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信息網絡、文化娛樂、休閑旅游、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服務產品將成新的消費熱點,絕大多數服務業面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研發設計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物流快遞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中所占比重偏低,發展水平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這也是寧波市產業發展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迫切需要提質增效升級。但部分服務業存在比較明顯的過剩,如商業綜合體顯著過剩。受網購分流、居民消費需求增長不夠快等因素影響,寧波市商業綜合體過剩情況明顯,部分傳統商業綜合體甚至處于臨近關閉狀態。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困擾尚未破除,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比如,服務業企業大多實行輕資產運營,核心的資產是專利、商標、技術訣竅、商業模式、品牌、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少,知識產權質押政策目前尚處于試點階段,與服務業相關的價值評估體系、產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仍然滯后,服務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申請貸款手續繁瑣,成功率低,貸款成本高。部分具有混業、跨界特點的服務行業和業態還存在多頭監管、重復監管問題,財稅金融的激勵和導向作用發揮不足。

(三)服務貿易發展有待加速

在經濟新常態下,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寧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尤其在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驅動下,制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國際化趨勢更加明顯。當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比重的70%,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一并將繼續穩步上升。與國內同類型城市相比,寧波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寧波亟須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加快發展服務貿易。

(四)金融領域問題不容忽視

2017年末,寧波全市不良貸款余額376億元,同比下降22%,不良貸款率為2.15%,比年初下降0.48個百分點,比2016年同期下降0.78個百分點,但和全省全國相比仍處于高位,主要仍然是擔保鏈風險、惡意逃廢債等因素造成的。同時,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合計余額仍高達數百億元,存量風險的化解仍需時日。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撐仍顯不足。截至2107年底,本外幣貸款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下降0.4%,其中短期貸款下降1.1%。新增貸款中,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主的住戶貸款474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69%,制造業新增貸款77億元,盡管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加,但占比仍明顯偏低。另外,中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目前企業貸款難主要是結構性問題,銀行作為營利性機構,仍是喜歡傳統的抵押貸款,傾向放貸給資質好、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而對于規模小、償債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微企業仍存在惜貸現象。

三、2018年寧波市服務業發展形勢展望

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逐漸向好、“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實體經濟振興如火如荼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寧波服務業的質量與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發展潛能將進一步釋放。

(一)國內外宏觀環境逐漸向好

從國際環境看,國際經濟總體向好。目前,世界經濟溫和復蘇,積極因素不斷增加,主要發達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等地區5月份PMI指數(采購經理指數)均在50以上,經濟增速均比預期要好。目前國際主要機構對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也整體樂觀。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初步估算,2017年全球貿易規模將增長4.6%,高于近三年增幅,全球經濟增長3.5%,預計將創下六年來的最快增速;世界銀行也預計由于全球制造業和貿易回暖,市場信心改善,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16年的2.4%回升至2.7%; IMF(國際國幣基金組織)也將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3.5%。另外,2017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預計將在震蕩中緩慢回升,考慮到OPEC達成減產協議、俄羅斯承諾降低原油產量,國際油價會比2016年有所上漲,這將有利于改善國內原油輸送行業的經營狀況。從國內環境看,國內經濟總體平穩。供需總體平穩。2017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良好,生產指數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較高增長水平,消費平穩增長,貿易轉好跡象明顯。

(二)“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

2018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五大任務將要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三去”。通過處置“僵尸企業”,加快兼并重組去產能,有利于優勢企業的生存發展,提高整個產業的供給效率,相應地擴大生產性服務的市場需求;通過去庫存與促進人口城鎮化相結合,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有利于化解高庫存和抑制泡沫,防止房地產業增長大起大落。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發展股權融資、推進市場化和法治化債轉股,有利于降低企業杠桿率,增強金融業的融資服務能力,在服務實體產業中實現自身良性發展。二是“一降”。通過降低要素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等,有利于為各類服務主體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發展動力。三是“一補”。通過推動精準扶貧脫貧、加大民生和基礎設施領域有效投資、落實產權保護制度、推廣應用PPP模式,將為提高服務業發展質量奠定基礎。

(三)實體經濟振興如火如荼

實體經濟不僅指工農業,還包括大部分服務行業,要改變服務業是“虛”產業的認識。當前,振興實體經濟一方面要加快創新發展,提高傳統產業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盈利能力,促進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攀登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的中間服務水平,有利于具有生產率優勢的服務行業發展壯大,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另一方面,要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使其有更多資金可以用于主動調整和轉型升級,這將提振包括很多服務企業在內的發展信心。與此同時,振興實體經濟也對服務業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要避免服務業的自我循環和膨脹,加快完善金融市場制度建設,創新金融工具,建立房地產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防止社會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空轉和房地產市場沉淀。

(四)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2018年,國家將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并完善“營改增”試點以及眾創空間等稅收優惠政策,健全普惠金融政策的正向激勵機制。通過“放水養魚”,將會改善服務業的發展環境。同時,適度擴大支出規模,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改變支出項目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合理安排教育、醫療、社保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支出,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和規模。這些也將有利于相關服務業的穩步發展,深化國有服務企業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相應國家號召,寧波市服務業相關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秾幉ㄊ屑涌焱七M“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的制定實施,基本實現“一窗式”審批服務,市行政服務中心40個部門158個窗口整合為8類綜合辦理功能區和87個“一窗受理”窗口;針對當前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中梗阻問題的重點項目,寧波市政府積極開展“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專項行動,對服務業領域中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積極開展調研,幫助協調解決,推進項目的順利進展。

綜合以上因素的疊加效應,考慮到2018年是黨的十九大后的開局之年,制造業有所回升,初步預計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左右,增加值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6%左右。

四、2018年寧波服務業發展對策建議

2018年,寧波市服務業應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加快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釋放服務業發展活力

一是深化“負面清單”改革,完善環保、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準入條件。進一步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

二是加強產權保護,促進不同所有制企業、不同規模企業及線上線下企業的平等競爭。推進全市統一市場建設,消除各地方對外地企業的歧視性規定和行為,取消各地方對本地企業在稅收、土地等方面違反規定的優惠政策。

三是增大服務類政府采購的比重,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服務的積極性,大力發展動產融資服務。以培育有效競爭為目標導向深化壟斷性行業改革,面向社會資本擴大市場準入,增強競爭活力進而降低服務價格。

四是建立統一高效、開放包容、多元共治的監管體系,探索適合于“互聯網+”、分享經濟的監管方式,更好引導技術、商業模式創新的市場化及產業化,不斷增強服務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完善對事中、事后進行監管的規則,加強監管人才隊伍建設,對服務市場進行有效、及時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同時,對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等行業,要開展常態化的市場監管。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降低服務業的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落實政府已經出臺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服務業企業和制造業企業實行相同的水價、電價、煤氣價。加大對服務業的稅收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商業銀行研究制定對“輕資產”運營的服務業企業的信貸政策,緩解服務業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狀況。引導商業銀行開展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質押業務,為服務業企業提供新型融資服務。鼓勵風險投資、股權投資進入服務業領域。支持服務業企業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支持服務業企業開展并購重組。

三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的收集、分類、處理、應用工作,提高信用信息的質量;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跨部門合作和協調機制,實現各行業信用信息、各地區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綜合應用;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強對失信行為、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進一步加強對守信行為、守信主體的聯合褒獎;大力培育誠信文化,樹立誠信風尚。

(三)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增強服務業競爭力

一是積極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積極培育創建梅山新區,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將其建設成為寧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重要功能承載區;鼓勵寧波保稅區爭創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開展文化保稅貿易業務;依托甬港之間的特殊淵源,用好《CEPA服務貿易協議》相關政策,加強與香港服務業企業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甬港之間的服務貿易規模。

二是加強與中東歐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快建設保加利亞索菲亞中國文化中心,將其打造成為寧波在中東歐地區的重要文化“驛站”,大力宣傳和推廣寧波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軟實力,推動寧波傳統文化加快“走出去”;進一步加強教育領域的合作,鼓勵寧波相關教育機構加強與國外同行的合作交流,加大合作辦學力度,增加雙方互派留學生的數量;擴大旅游服務出口規模,加大寧波重點旅游資源在相關國家的宣傳推介力度,努力吸引中東歐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員赴甬旅游。

三是加快發展服務外包、國際航運和跨境電商等服務貿易業務。推動服務外包向價值鏈高端拓展,充分發揮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紅利,進一步加強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相融合的外包業務開發,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出口;推動國際航運服務加快發展,充分發揮寧波港口資源優勢,依托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克羅地亞里耶卡港、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和波蘭格但斯克港等中東歐重點港口,并逐步拓展到其他“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共同打造海上新絲路運輸大通道;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服務,抓緊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鼓勵企業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開發和服務,努力推動跨境電商成為寧波服務貿易的一個新增長極。

四是加強園區和企業主體建設。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差異競爭”的原則,規劃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特色園區,推動各領域服務貿易集聚發展;吸引國內外大型貿易型、功能型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落戶寧波,帶動全市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鼓勵文化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加強對大型工程承包企業和旅游企業“走出去”布點的支持。

(四)加快新興業態提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和手段,培育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興業態。

二是發展新興服務貿易,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促進信息技術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積極培育金融、教育、醫療保健等新興服務貿易業態,進一步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三是適應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轉變,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延伸。支持發展研發設計、物流服務、采購與營銷服務、會展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貿易。引導企業開展保稅物流、離岸金融、電子產品和飛機發動機檢測維修等服務,推動加工貿易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四是拓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領域。有重點、有步驟地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重點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研發、設計、互聯網、醫療等領域服務外包,提高服務貿易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引導和鼓勵各級各類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教育,建立服務外包人才的職業培訓體系,加大對服務外包領域急需的新職業開發。

(五)優化金融發展模式,有效釋放金融風險

一是提升服務金融能力。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做好服務工作。建立相應的協調服務機制,謀劃并定期公布重點投資項目、重點招商項目,幫助解決金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形成加快金融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是發揮政府性資金杠桿作用。完善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辦法和政府性資金存放金融機構管理辦法,加強對貸款結構的考核,進一步提高項目貸款占比。加大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等政府專項資金投入,有效降低中小企業、“三農”融資門檻和成本,增加融資額度。統籌安排土地、資金等資源,引導貸款投向中小企業和標準化工業廠房建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整合政府資產、資源和資本,進一步做強做大政府性投資公司。

三是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通過金融形勢季度分析會、專題會等聯系會議,加強政府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各行業協會、各金融機構或組織的溝通聯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納入對各部門、單位年度考核內容,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向縱深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呆賬核銷力度,幫助金融機構化解不良貸款,嚴厲打擊各種逃廢銀行債務行為,依法保護銀行業金融機構合法債權。強化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日常監管,保持對非法集資、高利貸等非法金融活動高壓態勢,構筑金融安全區,確保金融資本真正用于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四是強化政策支持和風險防控。充分運用優惠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在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積極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涉農、小微信貸投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參考文獻

[1]寧波市統計局.2017年前三季度寧波市經濟運行情況[R].2017-10.

[2]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7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會匯報提綱[R].2017-10.

(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六安市| 故城县| 沭阳县| 喀喇沁旗| 河南省| 长乐市| 竹溪县| 金乡县| 沁阳市| 闻喜县| 长武县| 综艺| 益阳市| 博罗县| 温州市| 靖边县| 津南区| 江西省| 任丘市| 博罗县| 安丘市| 淮北市| 屏东县| 阿巴嘎旗| 和林格尔县| 师宗县| 田林县| 澄城县| 巴塘县| 汕头市| 砚山县| 怀宁县| 虎林市| 康定县| 晋中市| 含山县| 广东省| 泰安市| 固安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