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嬰護理技能(初級)
- 崔戴飛
- 4914字
- 2021-04-07 18:04:05
第二節 相關法律常識
法律是國家機關依法制定或者認可的規范性文件,它以權利和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權利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各種利益或者實施一定行為的可能性,它表現為權利人要求相對人可以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或不得這樣做。義務則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必須履行的某種責任,表現在不該怎樣行為以及必須怎樣行為。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有權利就有義務,承擔義務就得享有權利。沒有權利的義務和沒有義務的權利都是不存在的。對于月嫂來說,她們既享有法律規定的各種權利,又應該履行法律規定的各種義務。對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來說,權利可以放棄,但是義務不能放棄,必須履行,否則就是違法。月嫂要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承擔法律義務,必要時要知道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等。月嫂應尊重雇主的基本權利與自由。
1.尊重雇主的宗教信仰自由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也是多宗教的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作為月嫂,不應該參與雇主在家的信仰活動,更不應對雇主進行傳教。
2.尊重雇主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 中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在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因此,月嫂應尊重雇主的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
3.尊重雇主的婚姻家庭 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婚姻、家庭、兒童受法律保護,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兒童。因此,月嫂必須尊重雇主的婚姻家庭,不要介入家庭糾紛;如果有能力,月嫂可以通過親情感化、說服教育等多種渠道將矛盾化解于無形。
4.尊重雇主的財產權 我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月嫂在日常活動中,必然和雇主有著經濟上的聯系。月嫂依法取得應得的報酬,尊重雇主的財產權,不得侵犯雇主的財產權。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月嫂可以與雇主事先約定,對于古董、文房、字畫、珠寶、玉器、首飾等貴重、易碎以及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物品,不負責保潔;對于各類家用電器,只負責外部清潔,不負責拆裝和清洗;對于高檔衣物、皮具、飾品和內衣褲等,不負責清洗、保養;對于寵物、花鳥魚蟲等,不負責清洗、種植、飼養等。同時,因雇主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造成的人身或財產損失,月嫂不予賠償;在危急情況下,月嫂采取的正確急救措施造成雇主人身損害的可不予賠償。但是,月嫂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雇主造成較大人身財產損失的,不在免責條款內。
5.尊重家庭成員的人身權利 人身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我們既要尊重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愛護他人的人身權。看護好新生兒、防止新生兒被盜是月嫂的工作任務之一。月嫂一定要有防范意識,在母嬰住院期間,即使是面對穿著工作服的醫護人員,也要采取防范措施,以免發生意外;平時絕對不能把新生兒托付給不熟悉的人代為照看;家中若有陌生人來訪,應首先明確來訪人身份,防止新生兒被陌生人抱走。
二、勞動法中的相關知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內容在于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和違反合同的責任。勞動合同是諾成性的、有償的雙務合同。
1.勞動合同的形式 勞動合同的形式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方式。勞動合同的形式一般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兩種。
2.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要求 月嫂要與家政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時,要根據勞動合同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前提出,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
3.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月嫂要掌握雇主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規定解除勞動合同:①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②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③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這是指因解除勞動合同而由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月嫂要掌握解除勞動合同時所應得的經濟補償的條件與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5.月嫂在簽訂合同時的注意事項 由于法律和制度的欠缺,家政服務領域目前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情況。現實中,既有家政服務公司與月嫂簽訂勞動合同,又有月嫂直接與雇主簽訂勞動合同或經過中介組織與雇主簽訂合同。不同的情況適用的法律有所不同,因此月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月嫂與家政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 員工式的家政公司(即月嫂是家政公司的工作職員的企業形式),從性質上應認定為向社會提供家政服務勞務的營利企業。月嫂與家政公司之間簽訂的必須是書面勞動合同。該勞動合同的一方是家政公司,另一方是月嫂。雙方應就合同的必備條款達成一致,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一旦發生糾紛,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有利于分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從而確定責任的劃分,便于糾紛的解決。
(2)月嫂直接與雇主簽訂的合同 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家政服務中介組織通過給月嫂介紹雇主,從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費。月嫂可以通過中介組織與雇主簽訂雇用勞動合同,也可以直接與雇主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合同,也可以是口頭勞動協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口頭協議在發生糾紛之后往往因無書面證據,不能很好地分清事實、解決糾紛,從而很難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所以,應該倡導簽訂書面合同,以書面的形式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防患于未然,減少糾紛的發生。月嫂和雇主之間有口頭勞務協議,產生糾紛后雇主不承認的,只要存在家政服務的事實就可認定為事實合同,可據此確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6.月嫂遭受損害的賠償 社會中風險無處不在,家政服務也存在風險。月嫂受到傷害該如何獲得賠償,這和勞動合同的性質緊密相連。
(1)家政服務公司員工受損害的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有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家政公司和員工簽訂有合法的勞動協議,應該以勞動法的規定處理。家政公司應該給員工保工傷保險,出險之后由保險公司負責理賠。
(2)非家政公司服務人員受損害的賠償《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該解釋還規定:“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在現實生活中,月嫂可通過中介組織或者直接與雇主簽訂書面或者口頭勞務合同,如果非家政公司服務人員受到人身損害,必須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由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雇員損害的,雇員可以選擇由雇主或者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責任后,可以要求第三人賠償自己的損失。
案例三 護理不當致寶寶手受傷?

圖1-4 細心月嫂發現寶寶受傷
衢州月嫂劉姐,2014年10月與浦江一戶人家簽訂合同上門提供月嫂服務。寶寶在一家省級醫院出生,出生后產婦回到浦江坐月子,劉姐從衢州直接到浦江家中提供上門服務。到家后的第一天,寶寶奶奶就和劉姐說寶寶在醫院時要么不哭,要哭就哭到嘴唇發紫,特別是在醫院時,有一次洗澡寶寶哭得特別厲害。劉姐憑自己學過的月嫂知識,心想寶寶是不是有先天性疾病,她嘴上雖沒說,但在心里留了個問號。因為出院前寶寶在醫院洗過澡,回家后就沒有洗澡了。第三天,劉姐發現寶寶睡覺時右手舉起來向上,左手向下,為免寶寶著涼,她輕輕地幫寶寶把手放下,沒想到寶寶大哭起來,稍后再次重復此動作,寶寶還是大哭不止,她馬上告訴產婦,說寶寶的右手可能有問題,需要送醫院就診(見圖1-4)。家人馬上送寶寶到當地醫院就診,初步診斷是臂叢神經損傷。劉姐建議去省級兒童醫院,家屬聽從了她的建議,診斷結果是一樣的,醫生說可能是人為損傷(如月嫂洗澡時用力過猛),或者是接生時損傷。奶奶及家屬清楚這不是月嫂的問題,非但沒有半句責怪劉姐,反而非常感激劉姐及早發現了寶寶的問題,并向院方提出追責。
問題1:月嫂劉姐的服務哪些方面是值得借鑒的?
問題2:如遇東家追責,該如何進行應對?
三、婦女享有的人身權利
月嫂要了解婦女享有的人身權利相關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勇于保護自己的隱私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包括私人信息、私人生活、私人空間和生活安寧。月嫂在雇主家工作時,會有個人信息或者個人隱私(如私人活動、私人空間)被雇主知道,雇主應為月嫂保密。若雇主擅自公開月嫂的隱私,月嫂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避免受到性侵害 在工作中,月嫂應潔身自愛,對雇主的不正當要求要嚴詞拒絕,并勇于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為武器,捍衛自己的利益;萬一受到侵害,應該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四、未成年人保護法常識
月嫂在服務過程中,護理行為要規范,防止嬰幼兒被危險物品傷害,避免將嬰幼兒單獨留在某一不安全的地點后獨自離開,以免發生摔傷、燙傷、溺亡等情況。相關的法律規定有:
1.如果給嬰兒造成了傷害后果,觸犯刑法,可以追究月嫂故意傷害罪。雇主可以報案,然后申請法醫進行司法鑒定。
2.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可根據情節處以拘留或并處罰款。毆打、傷害不滿14周歲的人,可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3.雇主可向法院起訴月嫂侵犯孩子的人身權利,申請民事賠償。依照法律規定,月嫂拋扔孩子、讓孩子吃自己的腳趾頭等,這些做法都侵害了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人身權利。如果構成故意傷害罪,也可申請附帶民事賠償。
案例四 黑心月嫂針扎寶寶

圖1-5 黑心月嫂針扎寶寶
李女士產有一子,產后請月嫂照顧寶寶。寶寶在月嫂的照顧下,不哭不鬧。一段時間后,李女士突然發現寶寶的身上有小塊的淤青,詢問月嫂原因,月嫂解釋說給孩子泡奶的時候,寶寶自己不小心磕的。李女士也沒在意。后來,李女士慢慢地發現孩子身上有小孔,并且李女士一回家,孩子就要媽媽抱,李女士以為是孩子想要親近她。每天李女士要去上班,寶寶都哭鬧不止,不讓月嫂抱。李女士很奇怪,為什么寶寶會有這樣的行為呢?一天中午,李女士臨時回家有事,還沒進門就聽到了寶寶的哭聲,李女士連忙打開門,卻看到月嫂在用針扎小寶寶(見圖1-5)。李女士這才明白寶寶身上的小孔是怎么回事,她迅速報警,把月嫂交給警察處理。最終,月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問題1:本案中月嫂涉嫌什么罪名?
問題2: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如何保護嬰兒權利的?
案例五 孩子患病訴月嫂索賠3萬元
吳先生與月嫂王姐簽訂入戶服務合同,聘請王姐在月子期間照顧妻子和孩子,并約定因月嫂過失導致吳先生妻子和孩子受到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的,將為此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合同簽訂后,吳先生向王姐支付了服務費1萬元。護理期間,吳先生之子因病被送往醫院救治,并被確診為新生兒肺炎及輪狀病毒腸炎。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吳先生提供的證據,可證明吳先生之子出生后身體狀況良好,出院后由被告王姐進行日常護理,且王姐認可護理期間曾患感冒,結合鑒定意見書及病歷所記載的孩子發病時間等信息,孩子生病與王姐在感冒的情況下仍密切接觸孩子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其對此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故王姐對此負有一定責任。吳先生夫婦作為孩子父母和監護人,且與孩子共同生活,應對密切護理孩子的月嫂的健康狀況予以適當關注,并視情況作出合理的應對。綜上所述,最終判令王姐按照50%的責任比例賠償醫療費、交通費等損失共計12500元,關于吳先生主張的精神撫慰金,因缺乏依據,不予支持。
問題1:孩子患病,照顧孩子的月嫂是否都該承擔責任?
問題2:為避免風險,月嫂應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