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眾說紛紜的美的本質

我們介紹中國先秦時代和西方古希臘時代關于美的探討時,已經觸及諸多思想家、哲學家對美的本質的不同看法。縱觀歷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美是人的一種主觀產物,即人把自己的主觀感情投射到對象之中而產生出對象的美——用我們熟知的話來說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此解釋為什么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乃至不同的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判斷。英國近代哲學家休謨最為明確地表達了這種觀點:“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種性質。它只存在于觀賞者的心靈里,每一個人心見出一種不同的美。這個人覺得丑,另一個人可能覺得美。每個人應該默認他自己的感覺,也應該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覺。”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08頁。之后,對這種觀點進行系統闡釋并有較大影響的有意大利現代哲學家、美學家克羅齊,他認為美就是人的情感和想象投射到對象上的“表現”。美國現代美學家桑塔耶納關于美就是“客觀化的快感”也與克羅齊觀點類似。此外,頗有影響的布洛的“心理距離說”、立普斯的“移情說”,從人的心理感受角度研究美感得以產生的原因,頗為具體地解釋了某些美感的心理過程,但就其理論性質而言,也可大致歸入主觀論。

第二種觀點認為美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屬性,堅持美丑有一定的分界線,與人的主觀情感沒有關系,由此解釋何以有些事物能夠激發人的美感而有些事物卻無法做到的原因。例如青山綠水、雄偉的建筑、動人的詩篇等,不能說是因為人喜歡才美,而是因為其本身美才使人喜歡。歷史上一般歸入唯物主義陣營的思想家、現實主義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甚至不少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家,多持或傾向于這種觀點,并對較為公認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如比例和諧、多樣性的統一、具有典型性等——最著名的是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進行了分析、探討。

第三種觀點認為美是主客觀的統一,將以上兩種觀點進行折衷,相當于說美既在于事物的屬性又關乎人的主觀投射,否則如何解釋對于此事物甲認為美而乙認為不美、對于彼事物則乙認為美而甲認為不美的現象呢?在這種觀點看來,只有事物對象適合人的主觀情感投射的情況下美才會顯現,而人的主觀情感也只有在適宜的事物對象中才能進行成功的投射。

顯然,我們對以上三種觀點的歸納有些簡單化,實際情況比我們的概括要遠遠復雜得多。但可以肯定,每種觀點都有一定的解釋力,同時又存在著對許多現象無法解釋的局限。第一種觀點雖然解釋了美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和不同個人的觀照中變化多端的原因,但卻無法解釋為什么有些事物使我們感到美而另一些事物卻不然?顯然,第三種主客觀統一論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按照美在主觀的理論邏輯推演下去,必然得出美與丑無所區別或者說美并不存在的結論。如果說“情人眼里出西施”,那就看你是否是情人——情人眼里的東施就是西施。如果人人成了西施,那世界上還有美人嗎?這恰如人人成了姚明,世界上便沒有高個子的道理一樣。顯然,美在主觀的理論將“美感”一詞顛倒過來了,以“感”來解釋“美”,不是由“美”產生美感,而是由“感”(美感)產生美。

第二種認為美是事物屬性的理論擺正了“美”與“感”的關系,力求解釋哪些事物以及為什么引起我們的美感,這就很好地說明了世界上存在美丑對立的現象,而且對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的分析,確實有助于我們在現實生活和藝術鑒賞上把握對象的審美特點——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形式美的部分再具體分析。但客觀論混淆了事物的美作為一種價值與事物的自然屬性之間的關系,因而無意中將美感這種特殊的人類感覺等同于科學、倫理、實用等感覺。事物的自然屬性如質、形、色、味、聲等及其組合雖然客觀存在,但并不等于具備了作為價值的美。否則,我們何以解釋人類社會中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中美的變化?以前聲名狼藉的兇殘、邪惡的狼為什么在現代人的想象中逐漸獲得一種野性美的內涵——例如20世紀前期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暢銷小說《野性的呼喚》、20世紀末梅德溫的流行音樂專輯《守護神》中的《狼的伙伴》以及獲得最佳奧斯卡影片獎的《與狼共舞》,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歌曲《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21世紀初中國作家姜戎的《狼圖騰》以及改編的同名電影等,并不完全取決于狼的自身屬性,而是取決于狼對人類的意義的改變。完全可以推想,雄偉高峻的山脈、浩渺無際的大海,在古代人與現代人眼中有巨大的感覺差異。對此,客觀論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因而也就難以抓住美的本質。

當然,我們不能用主客觀統一理論對美(即價值)及其變化來進行解釋,因為我們必須深究,為什么有些情況下主客觀能夠統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卻不能統一。非常明顯,人的主觀情感并非無中生有,而是有一定產生條件的。所以,我們必須用“美”來解釋“感”,但對于“美”,卻不能簡單套用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的原理,因為美雖然是一種客觀存在,卻不是自然存在,而是一種價值或者說社會存在。將美視為一種價值和社會存在這種觀點可稱為社會實踐論,它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對美的本質做出分析,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影響很大,獲得許多人的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大田县| 司法| 北票市| 北碚区| 白山市| 名山县| 临猗县| 丽水市| 平舆县| 合川市| 平昌县| 兴海县| 和龙市| 察雅县| 武清区| 即墨市| 峨眉山市| 乐昌市| 吐鲁番市| 怀化市| 舒城县| 龙川县| 上栗县| 乌拉特前旗| 荔波县| 宜宾县| 金川县| 石台县| 延长县| 勐海县| 太和县| 阿城市| 甘泉县| 崇义县| 德令哈市| 广州市| 泗阳县| 沽源县| 兰考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