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線下教案

討論話題:

作為通識課的導論課,可以講五大問題:

一是為什么要開設公眾史學通識教育課程?要了解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進大學重要的是訓練人的思維方式、開闊人的視野,用層面更高的眼光看待世上一切。由此引申出來,談談中國人的有用無用觀。

二是公眾史學鳥瞰。什么是歷史?歷史與過往有何區別?你知道父親以上3代嗎?有其人但未見其歷史,何以未見?你有歷史嗎?你的歷史在哪?每人寫出5個重要的年份,通過這個活動,理解生活世界與文本世界。歷史學離我們有多遠?實際上就在我身邊,就在當下。什么是公眾史學?公眾史學包括哪些內容?舉例說明。聽專家講大歷史故事,自己動手講小歷史故事,可成為公眾史學的主旨。

三是老師如何教?廣泛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如學習通、慕課、百度。有的老師上課怕手機,我上課不怕手機,恰恰相反,我要求大家充分發揮智能手機的全部記錄功能。重在講好歷史故事,從講故事入手,引出深刻的道理。

四是學生如何學?為什么要選修?多數學生的回答是為了學分。除了學分,還有別的想法或要求嗎?學生要從閱讀入手,這就是課前準備。要養成做功課的習慣。要以開放的心態來交朋友。

五是考試方式改革說明。重在“做人做事做學問”訓練,上課重在觀念的更新,下課通過項目提升歷史記錄的能力。講一個做教改項目結題材料的故事。

經典案例:

南京離休軍官馮樹憑自辦《家》報千余期記錄生活點滴。馮樹憑1948年參軍,1983年離休,是副師級政委。被問及創作《家》報的初衷,馮樹憑說很簡單,就是希望家和萬事興。參加青海輸油管線建設的13年,馮樹憑和妻子羅巧珍一直通過書信溝通、教育子女。離休后,他開始和老伴商量著一起創辦一份報紙。在他們看來,兒女都已經建立自己的家庭了,再和他們講大道理也沒什么意思了。但借助“報紙”的形式也許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1991年6月,羅巧珍正式退休以后,兩人便馬上著手制作《家》報的創刊號。最終,《家》報在6月30日那一天正式在家中“創刊、發行”?!都摇穲笥小叭 保阂皇前婷嫘?,每期一張A4紙;二是每期份數小,每家一份,共7份;三是讀者范圍小,通常只有馮氏家族的17口人。所以,有媒體記者稱《家》報為“絕對小報”。雖然報紙被稱作“絕對小報”,但是,制作的時候,絕對是“大家”辦報。家中的每個家庭成員不但是這份報紙的讀者,更是《家》報的記者和編輯,每一個人都為《家》報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從1991—2002年,《家》報的前10年一直都是馮樹憑和羅巧珍手工制作。2002年后,創辦電子版。電腦對于馮樹憑來說是個陌生的事物,在制作第228期,也就是第1期電子版《家》報時,馮樹憑經歷了上百次的失敗。如今,《家》報已經走進了3.0時代。馮樹憑的大外孫把之前的《家》報匯編成冊,做成合集,現在已經有了6本合集。《家》報雖然也會報道“遼寧號”航母入列、北京申辦冬奧會這樣的重大新聞,但核心內容還是以家族內部的事務為主,“對全家有鼓勵、表揚作用的,我就放在《家》報上”。辦報的過程中,馮樹憑也成了媒體達人,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歡樂中國人》等節目。而也許正是《家》報為子女們所樹立的榜樣,馮樹憑的子女們也都家庭和睦、事業有成。老人喜歡寫作,退休后出版了《奇跡》《夕陽》《札記》3本書,共計70多萬字。(馮樹憑:我的《家》報已辦了1793期,《北京青年報》2017-06-02)

視頻推薦:

1.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品三國》第一講。

2.江西師范大學方志遠教授在百家講壇講《國史通鑒》第一部第一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万山特区| 当涂县| 石城县| 黄平县| 交城县| 嘉义县| 特克斯县| 扶余县| 常德市| 宜城市| 乐山市| 晋城| 元朗区| 云阳县| 无棣县| 鄂托克前旗| 莲花县| 克拉玛依市| 衡阳市| 卢氏县| 墨江| 年辖:市辖区| 怀集县| 福安市| 文安县| 舟曲县| 黑龙江省| 余干县| 宝鸡市| 基隆市| 安新县| 宜昌市| 洛浦县| 三明市| 彝良县| 南陵县| 孟津县| 凤冈县| 陵川县| 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