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教育:大學的聲音
- 林偉連
- 3134字
- 2020-06-05 17:12:56
2.高校:創業教育運動化了嗎?
從2014年開始,逐漸形成燎原之勢的創業教育,在全國高校愈演愈熱,如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培訓、創業計劃大賽、創業項目路演、眾創空間甚至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等等。從“985”高校、“211”高校、地方普通高校,再到職業技術學院,無論師資、場地等軟硬件條件是否具備,越來越多的高校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創業教育中。
2015年7月25日,用友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郭延生,表達了他對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冷思考。他總結了大學生創業的“三個不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創業;創業計劃大賽的優勝者并不等于創業成功者;創業教育絕對不是創業課程教學。”
2016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魏江教授也對愈演愈烈的高校創業教育提出了批評。他認為,高校創業教育不是搞運動,不要將創業教育運動化,而是要回歸育人之本真;高校作為“百年樹人”的組織,不能都去拔苗助長、目光短淺,要意識到,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老板。
當下創業教育存在的誤區:創業教育運動化
第一個誤區,就是所謂的萬眾創業。大學生創業,一沒資源,二沒人脈,三沒資金,會有多大成功的可能性呢?然而,現在每個學校要搞創業學院,讓學生都去創業。政府主管部門還要考核你有沒有建創業學院,有沒有建立創業專業,這是很可笑的。
試想一下,如果浙江的每一所高校都辦創業學院,要求學生畢業后創業,做B輪、C輪融資,中國的經濟、科技怎么辦?誰來做科技創新?誰來關注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師培養和技術人才培養?我從1999年開始,與另外幾位老師聯合辦了一個“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辦了18年,這個班的學生本科畢業創業比例不超過3%。事實上,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沒資源,二沒人脈,三沒資金。一畢業就創業,創什么業?靠什么創業?靠什么市場營銷?靠什么融資渠道?實際情況如何呢,有數據統計,除了IT領域外,中國72個傳統產業,創業代表只有一個“80后”,主流是“60后”“70后”,不是“90后”“00后”,“90后”怎么可能在制造業里面創業成功?
第二個誤區,目前互聯網的新創企業冒頭的極少,不是萬眾干的事,只有精英層在搞。我前面提到的創業強化班,18年來培養了近1000名學生。今天,我們很欣喜地看到,早期畢業的學生經過15年的磨煉之后,現在開始冒出來了,而且創業很有技術含量,比如個推、滴滴、泛城等一批技術型企業完成了多輪融資,已經有五家企業上市。這幫學生真正走上創新驅動的路子,是因為他們在國外讀了研究生或者在國內讀了碩士、博士再創業的。
資料來源:魏江.浙大管院魏江批判當下“高校創業教育運動化”.(2016-09-19)[2018-04-18].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6-09/9458759.html.
確實,2014年以后,教育部對創業教育明顯更加重視了,無論是對“創業基礎”課程落實的要求,還是舉辦一年一度“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以及組織一系列創新創業榮譽評比,如評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薄叭珖鴦撔聞摌I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
2016年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開設創新創業必修課、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到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打出了一套涉及高校課程、考核、管理、師資建設等的改革“組合拳”。
在政府的積極倡導下,全國2000余所高校都開始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開設創業課程、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建設眾創空間、培育創業團隊等,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
那么,高校創業教育真的被運動化了嗎?
教育思考:為什么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好看不好用”
“你認為什么是創業?什么是創業教育?”面向全校學生招收創業訓練營學員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創業學院曾在向1.5萬名學生發放的調查問卷中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在回收的1.2萬多份問卷中,80%的學生回答,“創業就是做生意,創業教育就是讓老師教我怎么賺錢”。
“事實上,創業教育不是讓學生一出校門就創業、就當老板,而是培養一種企業家精神?!敝心县斀浾ù髮W創業學院副院長鄧漢慧說。學生存在普遍誤解的原因,是不少高校的創業教育“走形式”“運動化”。“不少高校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但師資又跟不上,所以很多都是輔導員和行政線上的老師在代為上創業課,教學質量很難保證?!?/p>
在2015年7月15日全國創新創業教育高端論壇上,中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楊芳指出,有些學校存在創業教育“用力過猛”的現象:一種是將創業課程設定為全校學生的必修課,但教授的課程卻是“創業管理”,“學生還不知道創業是怎么回事就先教管理了”;另一種,是將一部分學生拉出來專門成立創業班,培養“未來企業家”。
德迅投資董事總經理邱淳認為:“創業教育所發揮的功能應該是讓學生從客觀角度了解創業是什么,而不是從主觀角度的價值觀上鼓勵學生創業,引導學生都去創業?!?/p>
資料來源:教育思考:為什么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好看不好用”.(2015-08-13)[2018-04-18].http://education.news.cn/2015-08/13/c_128123071.htm.
“這并不是單純地鼓勵發起一場大學生創業的運動,而是指向高校育人核心?!鼻迦A大學副校長楊斌強調,《意見》體現的都是“向學”導向,“如其中非常關注學術創新、科研攻堅、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等問題,有助于形成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與行動自覺。也只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有可能培養出高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p>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簡單教學生開公司、辦企業,而是將其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备呓趟舅鹃L張大良如此解讀《意見》。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劉貴芹則指出,一系列舉措將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撬動高等教育整體變革的突破口。
但無論如何,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迅速升溫,愈演愈烈的當下,以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延生、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魏江等為代表,提出的“高校創業教育不要運動化”的批評,適逢其時,有利于高校創業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
給創業教育的三瓢“冷水”
在“擁抱‘創’時代教育發展新十年互聯網+智慧教育暨2015第五屆教育新道校企對接會”上,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延生給方興未艾的創業熱潑了三瓢“冷水”,并建議從三個層次冷思考創業教育。
第一,要避免創業教育運動化。
郭延生以目前最流行的創業空間為例,這個誕生于美國的創業模式在中國發揚光大,不少政府和企業用一個新名詞、新概念,模仿了這種模式。但是,人們卻沒有想明白:區域經濟是什么?學生是什么范疇的主體?什么領域創業更容易成功?
郭延生舉例,在波士頓和華盛頓之間,創業最多的公司與醫藥有關;在休斯敦附近,很多創業公司與航天有關;而在硅谷,創業公司與IT有關。
“如果我們全都一窩蜂模仿,最后沒有特色?!彼f。
第二,學生創業需要引導。
目前,政府、學校、企業都在做創業大賽,創業大賽可謂是風起云涌。但是,創業大賽之后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如何?
一個共識是: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創業。前幾天郭延生碰到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這名學生告訴他自己畢業后要去創業。郭延生問,為什么?這名學生說,我是麻省理工畢業的,如果不創業而去就業,豈不是很沒面子?
“這是麻省理工的創業文化和創業基因。”郭延生說。但是對學校而言,不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都接受創業訓練并嘗試創業實踐。
“創業教育絕對不是創業課程教學,因為創業教學只能激發創業動機,卻沒有辦法幫他創業成功。這是兩個概念。”他說。
第三,別讓創新被冷落。
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小眾創業,萬眾創新才是創業根基。
“不是創業才能創新,聚焦教育的創新才能助力創業發展?!彼J為。
在創時代,不能光說不練,光響應沒行動。郭延生建議,在三個層面聚焦“創”的著力點:激發創新思維,讓所有學生都有創新意識、創新想法、顛覆的意愿;提高創業成功率;營造創新創業文化。
資料來源:原春琳.給創業教育的三瓢“冷水”.中國青年報,2015-0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