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線性文化遺產的識別

探討中我們認為線性文化遺產在概念上努力地兼顧著空間、時間和文化因素,各個遺產節點整體的文化功能和價值總和,以及延續至今對線性區域范圍內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所產生的持續影響力。所以在線性文化遺產的判別標準上應該作出適當的調整。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三條規定:本公約之締約國均可自行確定和劃分本國領土內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定義(中國為締約國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款第三條.轉引彭躍輝編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法律文件選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3月.也就是說線性文化遺產的判別不一定受限于符合公約嚴格規定的遺產線路標準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附錄3“針對各類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指南”這樣描述遺產線路:1)基于運動動力學、交流的概念、空間和時間上的連續性;2)涉及到一個整體線路的位置比它的組成要素的總和更有價值和通過什么獲得其文化意義;3)國家間或地區間交流和對話的集萃;4)應是多維的具有不同方面的發展多于它的最初目標其中可能包括宗教、商業、行政管理或其他方面.轉引彭躍輝編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法律文件選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3月.這種寬容使中國國土上凡承載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人口的遷移和流動、貨物的持續交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在時間和空間有一定的連續性,尺度上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的呈線狀或鏈狀形態的文化遺產均有了劃定在線性文化遺產范疇之內的可能。因此,我們可否在單霽翔對線性文化遺產的生存特征解釋基礎上,制定較為靈活的動態識別標準,以適合于中、小型及一些特殊的線性文化遺產。當然,即便是對某一線性遺產作出了適當的調整,判別時依然要堅持四個基本準則:線路劃時代的重要意義、遺產在可考的時間范疇內具有的歷史文化積淀、遺產線路的文化體量、線路承載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也就是說,對于線性文化遺產的識別,可以首先針對最普遍的遺產線路,制定一個統一的、基本的判別標準,然后再根據遺產線路的具體情況,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適當調整。但對于文化線路的判別則有所不同,因為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文化線路憲章》已經提供了統一參考標準,故判別時應嚴格按照其中條款進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黄陵县| 宜城市| 山东| 宁波市| 大庆市| 廊坊市| 瓦房店市| 盘锦市| 和田市| 洪江市| 新泰市| 原平市| 德江县| 红原县| 绥棱县| 新龙县| 临沭县| 修文县| 云和县| 河南省| 玛曲县| 高青县| 灵石县| 武鸣县| 都兰县| 富平县| 叶城县| 孟连| 含山县| 陆良县| 阿瓦提县| 长治县| 枣阳市| 叙永县| 甘谷县| 东方市| 吐鲁番市| 民丰县| 玉林市|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