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技術驅動金融服務業變革
- (印)保勞格·阿爾瓊瓦德卡爾
- 1956字
- 2019-12-20 11:44:43
第1章 ‖金融服務業的演進
金融服務業伴隨著人類文明而誕生。在人類文明的初始階段,社會已然形成,并建立在互信、透明和互助的原則上。幫助他人和其他團體,或是出于好意,或是想要獲得回報。人類文明在產生之初,“易貨貿易”就十分普遍,也就是人們會通過交換物品來支付提供服務的報酬。服務的形式包括幫助、恩惠或者協助。這里的幫助是指幫助他人渡過難關、在特定領域提供專業知識、協助舉辦活動、照料彼此的孩子等諸如此類的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易貨貿易逐漸演變成為發放貸款、信貸和保險。貸款或信貸通常是當人們有資金需求時向其提供資金(貨幣)。保險通常是一種事先商定的義務,即當一個人的人身或財產安全受到損害時,保險公司將承擔相應的賠償。
金融服務行業自文明之初就以“履行支付承諾”為基本理念,支付的形式表現為相互約束的金融工具。這些情況下的支付機制都是以支付硬幣、金飾品或者割讓土地來兌現的。直到公元前300年,第一種形式的“貨幣”以木片的形式出現。在貨幣發行初期,只有王室才有權將這些貨幣分發給他們的擁護者、勞動者、協助者和軍事將領,作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的報酬。然后,人們可以使用這些王室的貨幣來換取其他服務。
直到19世紀和20世紀,也就是工業革命很久之后,金融服務這一術語才在美國流行起來。這一術語通常指代的是銀行業、資本市場和保險業。這個詞的流行也可以歸因于1999年頒布的《格拉姆-利奇-布利利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該法案允許銀行、保險和資本市場行業不同的金融服務公司自由合并。
最初的金融服務旨在提供與貨幣交易有關的服務,并且大多數情況下是在人與人之間或公司與個人之間進行交易。后來,隨著多種中介機構的介入,系統變得更加復雜,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發展也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金融衍生品的本質是基本金融工具的組合。隨后,人們開始使用這些衍生工具賺取利潤,也就是所謂的衍生品交易或共同基金投資。最終,這些交易被統稱為財富管理或投資銀行業務。
這時就出現了投資者,他們可以理性地運用這些復雜的金融工具進行投資并從中獲利。越來越多的民眾為了獲得類似的利潤而投資于這些金融工具,并希望他們的資金能夠成倍增長。金融工具很快就出現在金融服務的不同領域,包括貸款、稅收、股票、儲蓄、信貸和保險。每一種衍生工具都有多個投資者將他們的資金投資于同一標的資產。因此,在金融投資活動中,識別標的資產(underlying asset)的實際實體很快成了一種挑戰。
在18~19世紀,多數國家創建的中央銀行充當最后貸款人。也就是說,一旦其他銀行出現擠兌,中央銀行將會主動提供幫助。這些中央銀行由國家的中央政府贊助,充當了最后貸款人的角色,逐漸從商業銀行演變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在1930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由于索賠的復雜程度高、規模大,即使是美聯儲也不能承兌大量索賠。這導致人們對金融系統的信心驟減,這時引入了監管方,扮演金融監管的角色,從而監管整個交易過程。盡管如此,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美國的銀行體系還是沒能阻止大型銀行的倒閉,進而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2008年,大約距1930年金融危機80年后,金融業再次瀕臨崩潰,緊隨其后的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經濟衰退。2008年,大型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 FI)由于資金不足和高杠桿率而拖欠資金導致違約。這一現象很快便波及作為投資鏈一部分的實體企業,引發了一波巨大的違約潮,造成大量銀行、中央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機構集體破產。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許多金融初創企業(start-up),它們改變了傳統金融行業的經營方式。這些初創企業大部分是金融服務企業,并且試圖利用技術變革傳統金融服務模式。“金融科技”一詞應運而生,指向的正是這類公司。這類金融科技公司從改變金融服務業務的細分市場開始,很快便擴展到金融業務的多個領域,進而顛覆了整個行業。
金融科技的出現,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對金融服務業感興趣的風險投資者的影響。風險投資者會根據初創企業提出的想法或擬開發的產品概念進行投資,并在初創企業形成和建立的不同階段繼續投資。投資通常是通過交換初創公司的股權來實現的。當公司被收購、合并、上市或者決定收購其他實體時,投資者便會退出。無論投資和退出的模式如何,風險投資者都引領了技術初創企業的文化。截至20世紀末之前,風險投資大多集中于技術型的初創企業,例如谷歌(Google)和蘋果(Apple)等公司。進入21世紀后,風投開始關注商業領域,如交通、零售和酒店行業。因此,像亞馬遜、優步和愛彼迎這樣的獨角獸公司迅猛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后風投轉向投資于金融服務領域的初創企業。截至2010年,已有500多億美元投資于2500多家公司和23家以上的獨角獸公司,可以說金融科技的時代已經到來。
本書大部分內容討論了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產生的顛覆性變革以及整個行業是如何被技術影響的。然后,探討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整體生態系統以及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最后,本書總結了作者對金融科技未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