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性腫瘤中醫診療指南
- 林洪生
- 3413字
- 2019-12-27 18:50:25
第八節 口干
一、概述
口干是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唾液分泌量減少而引起,但也有唾液分泌正常而自覺口干者。
正常人唾液分泌量在1.0~1.5L/d,其中大涎腺(包括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分泌的唾液量占90%以上,一側頜下腺大約產生200~300ml的唾液量。放射治療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應用常規照射時腮腺、頜下腺等大涎腺常受到較高劑量的照射,引起涎腺分泌功能減退,其中口干是患者常見的后遺癥。放射治療引起唾液量減少,一方面是由于直接損傷了涎腺細胞,另一方面是因間接引起唾液腺組織基質纖維化及其營養血管的閉鎖。
二、病因病機
(一)西醫
1.涎腺疾患 腫瘤或其他原因造成涎腺破壞或萎縮均可引起口干。
2.鼻咽癌或頭、頸、胸部放射治療后腮腺、唾液腺萎縮,唾液分泌減少。口干的發生和嚴重程度與大涎腺受照射的體積和劑量相關。
3.情緒、精神因素的影響,有些精神衰弱患者常自覺口干。
4.營養障礙 核黃素缺乏可出現口干、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陰囊炎等癥狀,有的還可出現咽干、鼻腔干燥、咽下困難等。
5.其他 系統疾病引起,如糖尿病、脫水、高熱或使用阿托品類藥物后等引起。
(二)中醫
中醫認為,口干有虛實之分。虛證以津液不足之傷陰為主,實證主要為內火上炎、邪實化燥。
三、診斷評估
(一)診斷
參考RTOG/EORTC [1]晚期放射反應分級標準,口腔干燥評價標準:①正常(G1):與放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②輕度口干(G2):患者主觀癥狀有口干,進干食時不一定要湯水;③中度口干(G3):進食時必須用湯水送服,否則無法進干食;④重度口干(G4):晚上需要醒來喝水或稍長時間說話即感口干不適。
(二)口干評估
口干的程度及分級:正常、輕度、中度和重度4個等級。
四、辨證分型
1.肺胃陰傷
口干咽燥,發音嘶啞,話多時尤甚,干咳少痰,舌燥乏津,鼻燥結痂易衄,嗅覺欠敏,進食喜稀惡干,胃中嘈雜灼熱,或見雙目干澀而癢,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2.肝腎陰虛
雙目干澀,畏光怕風,視物昏花,淚少灼熱,眼瞼瘙癢,口干口苦,頭暈目眩,皮膚干燥,手足心熱,胸脅隱痛,飲食減少,毛發干枯易脫,大便偏干,舌紅少津無苔,脈象細弱。
3.脾腎陰虛
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口干口裂,口渴飲少,肌膚干燥,鼻干易衄,或見牙干齒衄,雙眼干澀,飲食減少,進食干噎,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大便秘結或見便溏,小便短少,舌質黯紅少津,脈沉細略數。
4.脾胃氣虛
口干咽燥,無唾少津,口渴不欲多飲,眼鼻干澀,視物模糊,無淚無涕,飲食減少,吞咽食物時需要水助,食后胃脘脹滿不適,倦怠乏力,大便溏稀或干如羊屎,舌體胖大或有齒痕,苔白,脈遲緩。
五、西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至今治療口干尚無完全有效的方法,放射性口干是治療最棘手的一類,減輕口干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或盡量減少涎腺放射范圍和劑量。
應停止抽煙、飲酒及避免服用引起口干的藥物如阿托品等,并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減少口腔內激發感染的可能。所以,口干癥狀以對癥治療為主。
(二)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上應用改善口干的藥物主要有3類,即膽堿能類藥物、細胞保護劑和唾液替代品。
(1)膽堿能類藥物:
以毛果蕓香堿(催涎劑)(即匹魯卡品)研究最多。毛果蕓香堿是一種擬副交感神經藥物,主要作用于毒蕈堿M受體,刺激腺體分泌,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及汗液分泌增加 [2]。毛果蕓香堿既可以促進正常人的唾液分泌,也可以促進唾液腺功能受損者的唾液分泌。目前,匹魯卡品用于治療放射治療后口干,有效率在40%~50%。用法:5mg,每日3次。
茴三硫(膽維他)可選擇性作用于唾液腺的分泌細胞,增加M受體數量;用法:25mg,每日3次。角鯊烯環氧化酶抑制劑是膽堿能受體激動劑,可以促進外分泌腺的分泌;用法:30mg,每日3次。舒雅樂的主要成分是環戊硫酮,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并能促進涎腺蛋白的合成、分泌,以及幫助清除腺體內自由基;用法:25mg,每日3次。
檸檬酸:對唾液腺有非特殊的機械刺激和味覺刺激作用,可選擇Optimoist TM噴劑或咀嚼口香糖。
(2)細胞保護劑:
阿咪福汀(氨磷汀,WR-2721)作為一種放射保護劑,已應用于臨床試驗。它是一種有機磷酸鹽,可以減輕癌癥患者因放化療導致的口干;用法:500mg/m 2,靜脈注射。阿咪福汀進入人體后,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組織細胞膜上的堿性磷酸酶作用下,脫磷酸而形成硫醇(WR-1065),是起細胞保護作用的活性物質。臨床試驗表明,阿咪福汀在體內很快被轉化為其代謝物 [3]
(3)唾液替代品:
唾液替代治療是指使用人工唾液,可分為羧甲基纖維素鈉型和黏蛋白型兩種,其主要成分是離子、山梨醇或木糖醇(甜味劑和表面活性物質)、黏性潤滑物質(羧甲基纖維素鈉或黏蛋白)。配方:甘油4份,單糖漿1份,檸檬酊10ml加水至2L。
2.手術治療
無論哪一類藥物只能改善放射治療后口干的癥狀,降低口干的程度,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口干的發生。遷移頜下腺的方法在臨床上具有可行性,是預防放射治療所致口干的一種新技術。但是手術有一定的并發癥,如黏液囊腫、慢性潰瘍及感染等
3.放射治療技術的改進
由于發生在頭頸部的原發腫瘤及其淋巴引流與大涎腺組織緊密相連,大部分涎腺組織在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時受到較高劑量的照射。在涎腺中以腮腺體積最大,故臨床保護的重點是腮腺。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充分包括腫瘤范圍條件下利用照射野擋鉛技術,減少腮腺的受照劑量。
六、中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口干辨證多屬熱證、燥證,亦有因陽氣虧虛,氣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于口而至,治療上以滋養津液為主,對于辨證津液失于輸布則加健脾益氣之品。
(二)辨證論治
1.肺胃陰傷
臨床表現:口干咽燥,發音嘶啞,話多時尤甚,干咳少痰,舌燥乏津,鼻燥結痂易衄,嗅覺欠敏,進食喜稀惡干,胃中嘈雜灼熱,或見雙目干澀而癢,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治法:滋肺益胃,生津潤肺。
方劑: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藥物組成:生地、麥冬、甘草、玄參、貝母、丹皮、薄荷、白芍。
2.肝腎陰虛
臨床表現:雙目干澀,畏光怕風,視物昏花,淚少灼熱,眼瞼瘙癢,口干口苦,頭暈目眩,皮膚干燥,手足心熱,胸脅隱痛,飲食減少,毛發干枯易脫,大便偏干,舌紅少津無苔,脈象細弱。
治法:滋養肝腎,養陰潤燥。
方劑:杞菊地黃丸(《醫宗金鑒》)。
藥物組成:知母、黃柏、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丹皮、茯苓。
3.脾腎陰虛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口干口裂,口渴飲少,肌膚干燥,鼻干易衄,或見牙干齒衄,雙眼干澀,飲食減少,進食干噎,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大便秘結或見便溏,小便短少,舌質黯紅少津,脈沉細略數。
治法:補脾滋腎,益氣養陰。
方劑:益胃湯(《溫病條辨》)。
藥物組成:沙參、麥冬、生地、玉竹、冰糖。
4.脾胃氣虛
臨床表現:口干咽燥,無唾少津,口渴不欲多飲,眼鼻干澀,視物模糊,無淚無涕,飲食減少,吞咽食物時需要水助,食后胃脘脹滿不適,倦怠乏力,大便溏稀或干如羊屎,舌體胖大或有齒痕,苔白,脈遲緩。
治法:健脾和胃,益氣布津。
方劑: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藥物組成:黨參、黃芪、炒白術、炙甘草、柴胡、升麻。
(三)常用中成藥及驗方
1.雙葉湯
荷葉、竹葉各6g,共煮湯代茶飲。
2.雙皮湯
西瓜皮、冬瓜皮各10g,共煮湯代茶飲。
3.檸檬紅糖飲
檸檬切片,取3~5片與紅糖適量,開水沖服。
4.鮮果汁
可選用新鮮山楂、西瓜、甘蔗、梨、荸薺、藕等榨汁飲服,或飲服酸梅湯等飲料。
5.參茶
石斛、西洋參各3g,開水沖泡,代茶飲,可滋陰生津。
(四)針灸治療
取穴:合谷、曲池、頰車、外關、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承漿、陰陵泉等穴位。亦可配合按摩合谷、大陵、內關、外關、頰車、陽溪、陽谷等穴位。
功效: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具有調節免疫功能(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作用;還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和微循環的作用。
七、護理
(一)基本原則
患者的口唇、舌象及口腔黏膜情況。
患者對口干健康知識的了解情況。
(二)護理方法
1.分析患者口干的原因,結合病情予患者講解口干的原因及治療口干的重要性。
2.根據原因不同,給予治療口干的措施。
(1)脫水原因:協助患者飲水,遵醫囑予補液治療。
(2)遵醫囑協助患者正確服用藥物治療。
3.注意指導患者使用護唇用品,防止口唇皸裂。
4.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
5.遵醫囑給患者治療口干的藥物,予講解藥物注意事項。
6.觀察患者口干緩解情況,及時記錄。
7.病人教育
(1)引起口干的原因、口干引發的并發癥如口腔黏膜炎、口唇皸裂等。
(2)口干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陳衍智)
參考文獻
[1] Cox JD,Stetz J,Pajak TF.Toxicity criteria of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5,31(5):1341-1346.
[2] Greenspan D,Daniels TE.Effectiveness of pilocarpine in postradiation xerostomia[J].Cancer,1987,59(6):1123-1125.
[3] Shaw LM,Turrisi AT,Glover DJ,et al.Human pharmacokinetics of WR-2721[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86,12(8):150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