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伏風久瀉案

[病者]
赤江魯姓婦,年四十二歲。
[病證]
因客住衡陽,不服水土,于夏月患泄瀉,醫用理中胃苓之類,時止時發,秋后返家,癯弱非常,仍然泄瀉,稍止即腹脹如孕,且畏風咳嗽,目如草滋。
[舌]
苔潤白。
[脈]
兩手浮弦。
[診斷]
此系伏風作瀉,徒用參術無益。
[治法]
宜先祛伏風,然后調理。
[處方]
麻茸(麻黃絨)、桂尖(桂枝尖)、芥穗(荊芥穗)、北細辛、淮山、炙甘草、晚蠶砂、木通、廣陳皮、法半夏、茯苓、前子(車前子)。
[效果]
連服二劑,汗出周身(患瀉之時雖盛夏亦未曾出汗),遂發出許多皮膚疹子,奇癢異常,泄瀉即止,易方以久瀉之故、脾腎兩虧,用參苓白術散合四神丸加減,丸服以善其后。
[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此即伏邪學說之起源。伏邪為病,其治當先去伏邪,再作調理。本案即伏風作瀉,劉老治以麻黃絨、桂枝、荊芥、細辛等辛溫解表祛風,并佐廣陳皮、法半夏、茯苓健脾祛濕,晚蠶砂、木通、車前子燥濕祛風,既利小便以實大便,又給邪以出路,使邪從肌表及小便祛之。劉老以脾胃名家,而其核心精神,乃《易》之“唯變所適”,吾觀此案,體會更深,后之學脾胃派者,當注意及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菏泽市| 乐陵市| 临江市| 射洪县| 迭部县| 武夷山市| 林西县| 平塘县| 万安县| 信宜市| 齐河县| 南投县| 灵武市| 清河县| 南城县| 当雄县| 福贡县| 合作市| 彭山县| 宝兴县| 永济市| 张北县| 大埔县| 阿巴嘎旗| 乌拉特后旗| 阜康市| 吉水县| 册亨县| 昌黎县| 深水埗区| 来宾市| 河北区| 渝中区| 陵川县| 张家港市| 垦利县| 丰顺县| 蓬安县| 南充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