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證久延血分重癥案
[病者]
鄒云翔之侄,年二十六歲。
[病證]
身熱不揚,午后加劇,頭暈耳聾,體重節痛,胸悶腹熱,不渴不饑,入夜譫語,反復顛倒,小便黃赤,大便溏臭。
[舌]
舌質紅糙,苔白膩。
[脈]
軟細滑數。
[診斷]
系濕溫久延血分重癥。
[治法]
宜化濕,泄熱,清血,透邪。
[處方]
宜生犀飲合解疫丹加減:犀角(已禁用,以水牛角代)、蒼術、黃連、大腹皮、杏仁、白豆蔻、連翹、茵陳、滑石、木通、石菖蒲、佩蘭。
[效果]
連服三劑已愈強半,再用原方加減調理半月方安。
[按]
此證系濕溫久延入血之重癥,濕熱之邪侵入營血,多可出現熱傷營陰與熱陷心包兩大類型之證候,治宜在清營熱、養營陰的基礎上,應用化濕、宣中、利尿、透邪等藥物,排除營血之熱外達的障礙,使已入營血之熱迅速轉出氣分而解。可見透熱轉氣用藥原無定法,但總以調暢氣機為目的,令三焦通暢,則邪氣自能透轉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