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認知與運動發展
1. 感知覺發展
感知覺發展是指運用感官體驗的能力,包括味覺、觸覺、嗅覺、視覺、聽覺、感覺、運動/行動等。感官的知覺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進行信息處理并傳導出去,形成反饋。感覺、運動、認知能力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
嬰兒感知覺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①條件反射:嬰兒在出生時即有的條件反射包括: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巴賓斯基反射、莫羅反射、走步反射等。出生后逐漸建立降落傘反射、Landau反射等條件反射,這些新的條件反射是原始條件反射的整合;②新生兒通過感官來傳遞信息:嬰兒剛出生時視覺系統發育并不成熟,他們只能看清30cm以內的物體,對于黑、白及顏色鮮明的物體較敏感。他們可以區分媽媽與其他人的聲音和味道,喜歡被搖或抱著晃動。在出生后的8個月內,嬰兒的視覺和感知能力不斷增強,對感官刺激的整合能力也在增強。到5~6個月時,大多數嬰兒會尋找聲音的來源,比如娃娃掉地的聲音。對所看到的事物有反應,例如嬰兒會移向渴望的人或物。
家長可以通過聽悅耳的音樂、給嬰兒帶響聲的玩具,用鮮艷的玩具吸引嬰兒等方法增加適度的聽覺、視覺和觸覺刺激,為兒童提供不同的感官體驗,促進嬰兒感知覺的發育。
2. 粗大運動能力
粗大運動能力是指通過肌肉間協調和肌張力維持姿勢穩定性及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能力。嬰兒運動發展遵循從整體到分化、從身體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的規律。嬰兒對大肌肉控制能力初級建立,肌肉的協調能力逐漸增強。他們嘗試著控制頭部、抬下巴、抬頭、同時抬起頭和肩、用肘部支撐自己、保持頭部的直立位置。4個月能夠翻身,6個月左右能夠獨坐,8個月左右開始爬。他們漸漸學會了鼓掌、敲東西,脫衣服時還會把手舉起來配合。
為促進嬰兒大運動能力的發展,家長要為兒童提供安全的活動場所,鼓勵他們多運動。通過俯臥、豎抱練習、被動操等,鍛煉嬰兒頭頸部的運動和控制能力。盡量減少嬰兒使用學步車、搖椅的時間,在密切監護下多讓他們練習爬。
3. 精細運動
精細運動體現在手眼或者感知覺的協調能力。精細動作的發育也遵循一定的規律:①先用手掌尺側握物,然后用橈側,再用手指;②先一把抓,再拇示指對捏;③先能握物,后能主動放松。新生兒時兩手緊握拳頭,2個月時逐漸松開,3個月握持反射消失才能有意識的取物。他們會盯著物體看,伸胳膊去夠物體,反復的抓起放下物體。5個月左右的嬰兒能把物體放進嘴里,6~7個月能夠將物體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
寶寶伸手夠物
家長可在嬰兒已有發育的基礎上促進嬰兒精細運動的發展,給嬰兒提供不同質地的玩具和物品,將物體放在能夠夠得著的地方或者放在一臂之遙的位置,和嬰兒玩拍手、撕紙等游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班玛县| 苍溪县| 桃园县| 岚皋县| 三原县| 新化县| 齐齐哈尔市| 桃江县| 桐城市| 太湖县| 普安县| 大悟县| 南丹县| 嘉黎县| 巩义市| 西乌| 赣州市| 美姑县| 忻州市| 青岛市| 定日县| 清水河县| 建湖县| 肥城市| 大理市| 徐汇区| 司法| 临泉县| 陆川县| 中方县| 徐水县| 泗水县| 镇江市| 涡阳县| 嘉荫县| 清流县| 法库县| 介休市| 睢宁县|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