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備急千金要方校釋
  • (唐)孫思邈著 李景榮等校釋
  • 2292字
  • 2019-12-10 19:10:44

偏風第四方十二首 針灸法五首

防風湯
主偏風,甄權處療安平公方。
防風 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術 各一兩 羌活 葛根 附子《 外臺作人參 杏仁 各二兩 麻黃 四兩 生姜 五兩 石膏 薏苡仁 桂心 各三兩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一劑覺好,更進一劑,即一度針,九劑九針,即瘥,灸亦得。針風池一穴,肩髃一穴,曲池一穴,支溝一穴,五樞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凡針七穴即瘥。
仁壽宮 備身 患腳,奉敕針環跳、陽陵泉、巨虛下廉、陽輔,即起行。大理趙卿患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行上窌一穴,環跳一穴,陽陵泉一穴,巨虛下廉一穴,即得跪。庫狄欽患偏風,不得挽弓,針肩髃一穴,即得挽弓,甄權所行。
② 仁壽宮 宮殿名。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建,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改名為九成宮。故址在今陜西麟游縣境。
③ 備身 官名。隋有左右領、左右府大將軍及將軍,掌侍衛左右,供御兵仗。領千牛備身十二人,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刀箭;備身十六人,掌宿衛侍從。
治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方 杏仁去雙仁及皮尖三斗洗,入臼搗二斗令碎,研如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嘗看香滑即熟,未及此為不熟,惟熟為妙,停極冷,然后納好曲一斗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酘 也。次一炊復取杏仁三升研,取一斗二升汁煎取六升,第二酘也;次一炊準第二酘取杏仁汁多少為第三酘也。若疑米不足,別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斟酌炊米酘之。若猶不足,更研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酘之,以熟為限。一石米杏仁三斗,所以節次研杏仁者,恐并煎汁醋故也。若冬日任意并煎,準計三斗杏仁取汁一石六斗,煎取八斗四升漬曲,以分之酘 ,酒熟封四七日,開澄取清,然后壓糟,糟可干末,和酒服之,大驗秘方。
又方 蜱麻子 脂一升,酒一斗,銅缽盛著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
① 蜱麻子 明本、道藏本、《外臺秘要》卷十四?風猥退方并作“萆麻子”。
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 灸百會,次灸本神,次灸承漿,次灸風府,次灸肩髃,次灸心俞,次灸手五 ,次灸手髓孔 ,次灸手少陽,次灸足五 ,次灸足髓孔 ,次灸足陽明,各五百壯。
② 手髓孔 穴名。位于手腕部背側尺側緣,尺骨小頭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左右計二穴。亦即陽谷穴。
③ 足髓孔 穴名。位于足外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左右共二穴。亦即昆侖穴。
治大風半身不遂方
蠶沙兩石熟蒸,作直袋三枚 各受七斗,熱盛一袋著患處,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數數換,百不禁,瘥止。須羊肚釀粳米蔥白姜椒豉等混煮,熱吃,日食一枚,十日止,千金不傳。
④ 作直袋三枚 《醫心方》卷三?治半風方“直”作“練”。
又方 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即止。
治四肢緩弱,身體疼痛不遂,婦人產后中柔風 及氣滿, 葛根湯
① 柔風 病證名。因產后氣血虛損,風邪乘襲而致,癥見四肢不收,不得俯仰等。詳參《諸病源候論》卷一?柔風候及卷四十三?產后中柔風候等。
葛根 干地黃 芍藥 桂心 羌活 各三兩 麻黃 甘草 各二兩 生姜 六兩
上八味 咀,以清酒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五合,日三。
麻子湯
治大風,周身四肢攣急,風行在皮膚,身勞強 ,服之不虛人,又主精神蒙昧者方。
② 身勞強 謂周身乏倦而肢節拘急強直。按“勞”,疲憊,乏倦。《周易?兌卦》:“說以先民,民忘其勞。”“強”,本指尸體僵硬。《廣韻?漾韻》:“強,尸勁硬也。”此謂肢節拘急強直。
秋麻子 三升凈擇,水漬一宿 防風 桂心 生姜 石膏 用綿裹 橘皮 各二兩 麻黃 三兩 竹葉 一握 蔥白 一握 香豉 一合
上十味 咀,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極熟,漉去滓,取九升別煮麻黃兩沸,掠去抹,納諸藥汁中煮取三升,去滓,空腹分三服,服訖當微汗,汗出以粉涂身。極重者不過三兩劑,輕者一兩劑瘥。有人患大風賊風刺風 ,加獨活三兩,比小續命湯準當六七劑。
③ 刺風 病證名。因素體虛弱,腠理疏松,風邪侵入而致,癥見肌膚疼痛,如錐刀所刺,游走不定等。詳參《諸病源候論》卷一?刺風候。
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 仲景三黃湯
麻黃 三十銖 黃芪 十二銖 黃芩 十八銖 獨活 一兩 細辛 十二銖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中熱,加大黃半兩;脹滿,加枳實六銖;氣逆,加人參十八銖;心悸,加牡蠣十八銖;渴,加栝樓十八銖;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此方秘不傳。
白斂薏苡湯
治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白斂 薏苡仁 芍藥 桂心 牛膝 酸棗仁 干姜 甘草 各一升 附子 三枚
上九味 咀,以淳酒二斗漬一宿,微火煎三沸,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服五合。 《千金翼》有車前子
治腰背痛, 獨活寄生湯 夫腰背痛者,皆由 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所得也,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
① 由 原作“猶”,據元本、道藏本、四庫本改。按“猶”,通“由”。《說文通訓定聲?孚部》:“猶,假借為由。”
獨活 三兩 寄生 《古今錄驗》用續斷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風 芎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干地黃 各二兩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身勿冷也。喜虛下利者,除干地黃服湯,取蒴藋葉火燎,厚安席上,及熱眠上,冷復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莖熬,臥之佳。其余薄熨不及蒴藋蒸也,諸處風濕亦用此法。新產竟便患腹痛不得轉動,及腰腳攣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湯,除風消血也。 《肘后》有附子一枚大者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
菊花酒
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無色,噓吸少氣,去風冷,補不足方。
菊花 杜仲 各一斤 附子 黃芪 干姜 桂心 當歸 石斛 各四兩 紫石英 蓯蓉 各五兩 萆薢 獨活 鐘乳 各八兩 茯苓 三兩 防風 四兩
上十五味 咀,以酒七斗漬五日,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 《千金翼》不用干姜
杜仲酒
主腰腳疼痛不遂,風虛方。
杜仲 八兩 石南 二兩 羌活 四兩 大附子 五枚
上四味 咀,以酒一斗漬三宿,服二合,日再,偏宜冷病婦人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祥云县| 墨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高台县| 新蔡县| 资讯 | 彭山县| 临汾市| 尉氏县| 耒阳市| 临沧市| 霍城县| 渭南市| 玛纳斯县| 马鞍山市| 铅山县| 太康县| 威海市| 长垣县| 广河县| 新和县| 财经| 山丹县| 增城市| 准格尔旗| 宜君县| 麦盖提县| 德保县| 乌拉特前旗| 曲沃县| 城固县| 格尔木市| 凤冈县| 涟水县| 巧家县| 古田县| 南乐县| 阿坝县| 清水县| 德安县|